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0)
2023(11142)
2022(9804)
2021(9265)
2020(7759)
2019(18038)
2018(17833)
2017(35252)
2016(18871)
2015(21137)
2014(20993)
2013(20872)
2012(19105)
2011(17078)
2010(16877)
2009(15455)
2008(14957)
2007(12916)
2006(11142)
2005(9636)
作者
(53224)
(44226)
(43733)
(41762)
(28193)
(21165)
(19949)
(17383)
(16571)
(15631)
(15132)
(14541)
(13999)
(13638)
(13581)
(13471)
(13091)
(13068)
(12561)
(12540)
(10816)
(10641)
(10553)
(10070)
(9949)
(9766)
(9712)
(9645)
(8821)
(8593)
学科
(77143)
经济(77063)
管理(55994)
(54475)
(46047)
企业(46047)
方法(38288)
数学(33253)
数学方法(32928)
(21583)
中国(19044)
(18508)
业经(16303)
(15340)
(14626)
财务(14569)
财务管理(14553)
(14470)
贸易(14466)
地方(14447)
(14068)
企业财务(13941)
理论(13061)
农业(12801)
(12710)
金融(12709)
(12536)
技术(12229)
(12157)
环境(11660)
机构
大学(270195)
学院(266264)
管理(111083)
(109122)
经济(106887)
理学(97393)
理学院(96391)
管理学(94894)
管理学院(94420)
研究(86029)
中国(63043)
(56301)
科学(51781)
(49782)
(41943)
财经(40933)
研究所(38443)
中心(38408)
业大(38396)
(37850)
(37379)
(35589)
北京(35581)
(33961)
师范(33692)
经济学(32782)
(31403)
财经大学(30893)
经济学院(29864)
商学(29714)
基金
项目(187115)
科学(148079)
基金(137848)
研究(137556)
(119116)
国家(118154)
科学基金(102679)
社会(87311)
社会科(82892)
社会科学(82870)
基金项目(74008)
(71045)
自然(67163)
自然科(65641)
自然科学(65629)
自然科学基金(64446)
教育(62809)
(60216)
资助(56851)
编号(55851)
成果(44795)
(42000)
重点(40963)
(38965)
(38630)
课题(37240)
教育部(36593)
创新(36205)
人文(35954)
国家社会(35829)
期刊
(112599)
经济(112599)
研究(79014)
中国(42934)
学报(40165)
管理(39204)
科学(37330)
(36516)
(33230)
大学(30720)
学学(28901)
教育(27157)
农业(23754)
(23049)
金融(23049)
技术(21765)
财经(19577)
经济研究(18329)
业经(17261)
(16576)
问题(15074)
理论(13859)
图书(13761)
技术经济(13066)
(12948)
实践(12814)
(12814)
国际(12790)
科技(12741)
现代(12052)
共检索到37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开放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运用25个新兴市场国家197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突然停止"的投资效应以及货币政策对投资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突然停止"会带来投资下降,使经济的长期增长失去动力;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显著缓解"突然停止"对投资带来的冲击,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权熙  田存志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开放早期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运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1976~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对宏观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突然停止"或银行危机都不必然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如果银行部门不发生系统性的危机,"突然停止"对产出没有显著影响;给定国际资本流动不出现大幅的逆转,银行危机对产出的影响也不显著;"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的叠加则对产出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经济增长率显著下滑。研究结论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构建一个稳固的银行体系对于一国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贾丽丹  
文章基于1985~2018年间68个国家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研究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主权信用评级调整能够显著影响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当主权信用评级上调时,"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下降;反之亦然。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在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突然停止"的作用过程中,一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介程度可达24.8%。异质性分析表明,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中等主权信用风险经济体和主权信用评级在BBB级以上的投资级经济体、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更大。各个经济体应密切关注信用评级变动冲击,尤其是评级下调带来的"次生灾害",进而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增长,防冲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奉先  
通常认为外汇储备具有抵御外部冲击、平滑居民消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循此逻辑,文章构建了三部门模型模拟了货币当局面临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时,出于平滑消费目的的最优储备持有行为。研究发现:中国静态最优外汇储备量约占GDP的19.26%;中国实际储备与最优储备的差额自2010年起稳定在1.8万亿美元;最优外汇储备量与"突然停止"发生概率及其导致的产出损失、短期外债规模、居民存款规模及危机时的资产置换比率、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与银行备付金比率、国际风险溢价程度负相关;从危机应急的角度看,提高银行备付金比率、控制居民存款置换外币比例能有效节约外汇储备,但从长远来看控制国内短期外债规模、确保银行稳健运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奉先  贾丽丹  
在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者、生产者和银行在内的三部门模型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利用199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发生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发挥着中介作用且被融资约束所调节,即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中有49.3%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来实现,这其中受到融资约束调节的中介作用高达84.7%。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有效监管、预警和对冲“突然停止”冲击,完善政府补贴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创新,激励企业积极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对实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健提升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彭幼霞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会波及国际资本市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1976-2012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一国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具有显著的负影响;金融开放会放大一国的金融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关益众  刘莉亚  程天笑  
作为一种新的外部危机形式,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在新兴市场国家频繁发生,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构建"突然中断"的预警系统,对于完善已有的危机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突然中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预警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KLR信号法构建了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预警能力的考察。结果表明,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均具有良好的预警能力。与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体系相比,文章结果突出了国际金融市场指标和资本账户结构指标的重要作用,说明"突然中断"是一种与国际投资者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危机形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力  黄崇杰  
新兴市场国家发生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型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外投资者投资意愿显著下降,资本流入突然大量地减少,经常项目赤字显著逆转,国内生产和私人支出大量萎缩等特点。造成突然中断型危机的因素包括贸易开放程度、银行体系质量、金融市场不完全性、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的道德风险等。应对的政策措施包括有:实施最优财政与货币政策,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提高政府质量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小云  潘赛赛  王博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由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所引发的危机也自然成为各国理论界和政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界定及形成机制、经济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新动向三个方面对该领域前沿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对我国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和预防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提供经验和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封文华  
以全球64个主要经济体1980~2021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文章考察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他国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研究发现:(1)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会使“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提高2.9%~6.2%,这一结果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分类型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会使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显著提高,但不会对直接投资产生显著影响;(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低、金融发展水平低和汇率制度弹性低的经济体中,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对“突然停止”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4)机制分析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会通过加剧汇率贬值预期、促进全球金融风险上升来诱发“突然停止”;宏观审慎政策能有效缓冲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对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但不同类别的宏观审慎工具的抵御效果存在差异;(5)进一步分析表明,美联储货币政策对“突然停止”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这些发现为中国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冲击,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以有效防范资本异常流动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璇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开放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本文基于1980-2012年2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评估与识别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结果发现:GDP增长率、通胀率、经常账户、金融开放、国内外利差、货币错配及风险传染等因素显著影响突然中断的发生概率;近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风险较小,但存在重要风险来源,由此提出我国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璇  
一国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是信息不对称下国际和国内投资者改变跨境投资决策的结果。对总资本流动视角下的三种类型突然中断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投资者因国际市场或新兴市场的负面信息而大幅退出新兴市场,是流入驱动型突然中断的主要成因;新兴市场国投资者因本国经济的负面信息或国际市场的正面信息而大幅对外投资,是流出驱动型突然中断的主要成因;当国际投资者撤资和本国投资者跨境投资幅度相当时,则易形成混合型突然中断。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小义  易静为  
在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跨境资本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波动日趋频繁,一旦演变为"突然中断"将会严重冲击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研究了"突然中断"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净资本流入"突然中断"和总资本流出"突然外逃"的发生均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前者在汇率较高位时冲击效应大,后者在汇率低位时冲击效应大;而总资本流入"突然中断"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克菲  
本文运用19个新兴经济体1990-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新兴经济体产出水平的影响,并对比了影响资本流动"突然中断"产出效应各因素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流动"突然中断"会对一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一国较高的开放度、经常账户的盈余、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和较高的国内信贷规模有助于减少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负面效应。其中,经常账户余额、对外开放度和外汇储备与对外债务之比对减少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对产出的负面作用较为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钱文玉  
本文运用1996—2015年20个新兴市场国家总资本流动的季度数据,建立面板数据Probit模型分析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影响因素,发现:资本流入激增对突然中断有直接影响,前期资本流入的过度增加会增加后期突然中断发生的概率;国内经济增长率与突然中断负相关;汇率贬值程度以及传染效应与突然中断发生的概率正相关。这些结论带来的启示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应全面把握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警惕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并尽量削弱其对国内经济的打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