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7)
2023(12742)
2022(10440)
2021(9338)
2020(7670)
2019(17446)
2018(16951)
2017(32809)
2016(17638)
2015(19642)
2014(19360)
2013(19471)
2012(18218)
2011(16343)
2010(16833)
2009(15624)
2008(15769)
2007(14315)
2006(12913)
2005(12203)
作者
(51509)
(42904)
(42761)
(40166)
(27575)
(20576)
(19397)
(16594)
(16198)
(15417)
(14561)
(14330)
(14033)
(13584)
(13467)
(13093)
(12664)
(12452)
(12415)
(12197)
(10819)
(10665)
(10473)
(9911)
(9753)
(9683)
(9632)
(9551)
(8620)
(8512)
学科
(88339)
经济(88242)
(82259)
(74332)
企业(74332)
管理(64757)
方法(32915)
业经(30619)
(27994)
(26384)
中国(24494)
数学(24339)
数学方法(24191)
地方(21019)
农业(20792)
(19849)
财务(19832)
财务管理(19815)
企业财务(18808)
技术(18801)
(16897)
(15507)
(15494)
贸易(15494)
(15231)
理论(15146)
(15024)
(14570)
(14503)
金融(14503)
机构
学院(261963)
大学(254274)
(117196)
经济(115135)
管理(104128)
研究(88912)
理学(88258)
理学院(87331)
管理学(86338)
管理学院(85824)
中国(71372)
(54295)
(54015)
科学(50414)
(46328)
(45047)
财经(42022)
(41432)
研究所(40213)
中心(40088)
(38074)
业大(36878)
农业(36123)
经济学(35238)
北京(34619)
(32947)
(31891)
经济学院(31814)
师范(31576)
(31393)
基金
项目(163691)
科学(131477)
研究(123142)
基金(119242)
(102529)
国家(101495)
科学基金(88791)
社会(81011)
社会科(76980)
社会科学(76962)
(65759)
基金项目(62721)
教育(55374)
自然(55040)
自然科(53824)
自然科学(53813)
(53662)
自然科学基金(52954)
编号(49217)
资助(48127)
(41032)
成果(38897)
(37915)
(37751)
重点(36710)
(36052)
课题(34449)
创新(34363)
发展(33712)
国家社会(33703)
期刊
(140054)
经济(140054)
研究(81137)
中国(56064)
管理(44578)
(44165)
(44158)
科学(35456)
学报(34265)
农业(30684)
(29189)
金融(29189)
大学(27261)
教育(26554)
学学(25904)
技术(25491)
业经(25308)
经济研究(21818)
财经(21389)
(18885)
(18604)
问题(18174)
技术经济(16280)
(15272)
国际(14907)
世界(14764)
现代(13744)
商业(13545)
经济管理(12474)
财会(12159)
共检索到413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奉先  贾丽丹  
在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者、生产者和银行在内的三部门模型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利用199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发生会显著降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发挥着中介作用且被融资约束所调节,即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中有49.3%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来实现,这其中受到融资约束调节的中介作用高达84.7%。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有效监管、预警和对冲“突然停止”冲击,完善政府补贴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创新,激励企业积极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对实现“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稳健提升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菲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开放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运用25个新兴市场国家197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突然停止"的投资效应以及货币政策对投资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突然停止"会带来投资下降,使经济的长期增长失去动力;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显著缓解"突然停止"对投资带来的冲击,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德凤  李静  彭飞  骆正清  
文章基于2005-2007年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考察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与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相比,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要高出16.5%左右,显著低于66.0%的OLS估计结果;在增加了更多的匹配变量之后,分年份、分行业、分所有制、分地区的检验结果也都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进一步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GPS)分析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只有适度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1%-7%之间)才能对企业TFP产生最大的促进作用,投入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弱化这一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明志  王晓晖  
在外部经济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质量成为比经济增长速度更加重要的观测指标,而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研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研发和财务结构资源关系有重要意义。财务柔性作为不完全市场下企业融资的重要储备资源,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越发受到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低负债和高现金持有以保持财务柔性。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财务柔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柔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财务柔性的增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先升后降。同时,研发投入在财务柔性与全要素生产率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财务柔性会增强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正向影响,但当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时,财务柔性会削弱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因此,在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时要对不同融资状况的企业分别考虑,对于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增加其财务资源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对于不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需要降低其财务柔性储备,以减轻财务柔性对于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反向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姗  傅元海  黄国宾  
利用2003—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估算并分解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TFP),考察研发补贴对企业整体TFP及构成TFP的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四个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没有显著促进整体TFP增长;从TFP的内在结构看,研发补贴显著促进前沿技术进步,显著抑制配置效率提升,没有显著影响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一步按企业所有权性质、融资约束、行业特征、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分组分析,发现研发补贴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受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非高技术行业企业、处于激烈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前沿技术进步;显著降低受融资约束程度较低企业、非高技术行业企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企业的配置效率。论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研发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春明   张丽云  
探索引领中国经济增长与质量变革的新动力,关键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以2018年1月1日起所有负面清单之外行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为外生政策冲击(财税[2018]99号文件),运用双重差分法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通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提升。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艾华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60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中始终存在且存在差异,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研发投入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存在差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艳娟  彭丽丽  
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绿色金融发展、绿色研发投入以及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对高技术企业比较明显。绿色金融发展有利于激发企业绿色研发投入的动力,且对高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更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绿色研发投入推进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绿色研发投入在促进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传导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存志  彭幼霞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脆弱的国内金融体系会波及国际资本市场,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发生剧烈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运用面板Probit模型考察1976-2012年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一国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金融脆弱性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具有显著的负影响;金融开放会放大一国的金融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奉先  贾丽丹  
文章基于1985~2018年间68个国家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面板Logit模型研究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主权信用评级调整能够显著影响经济体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当主权信用评级上调时,"突然停止"的发生概率下降;反之亦然。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在主权信用评级调整对"突然停止"的作用过程中,一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介程度可达24.8%。异质性分析表明,主权信用评级上调、中等主权信用风险经济体和主权信用评级在BBB级以上的投资级经济体、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更大。各个经济体应密切关注信用评级变动冲击,尤其是评级下调带来的"次生灾害",进而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增长,防冲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权熙  田存志  
国际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开放早期面临的重要障碍。本文运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1976~2006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对宏观经济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突然停止"或银行危机都不必然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如果银行部门不发生系统性的危机,"突然停止"对产出没有显著影响;给定国际资本流动不出现大幅的逆转,银行危机对产出的影响也不显著;"突然停止"和银行危机的叠加则对产出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经济增长率显著下滑。研究结论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构建一个稳固的银行体系对于一国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奉先  
通常认为外汇储备具有抵御外部冲击、平滑居民消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循此逻辑,文章构建了三部门模型模拟了货币当局面临资本流动"突然停止"时,出于平滑消费目的的最优储备持有行为。研究发现:中国静态最优外汇储备量约占GDP的19.26%;中国实际储备与最优储备的差额自2010年起稳定在1.8万亿美元;最优外汇储备量与"突然停止"发生概率及其导致的产出损失、短期外债规模、居民存款规模及危机时的资产置换比率、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与银行备付金比率、国际风险溢价程度负相关;从危机应急的角度看,提高银行备付金比率、控制居民存款置换外币比例能有效节约外汇储备,但从长远来看控制国内短期外债规模、确保银行稳健运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英钦   田伟健  
文章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研发国际化视角,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雇佣海归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海归高管人数的增加,企业更倾向于开展研发国际化战略,这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较小以及可以获取政府补助的企业雇佣海归高管对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韩峰  张国峰  
本文采用2015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从企业研发角度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相较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对于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其次,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研发增加,并且相较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对于中国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更大;最后,互联网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研发,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相比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更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从而更能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倩倩  李琪琦  
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力。选取2015—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盈利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研发投入较高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发挥更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优化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