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5)
- 2023(14906)
- 2022(12512)
- 2021(11595)
- 2020(10007)
- 2019(22472)
- 2018(21745)
- 2017(42876)
- 2016(22605)
- 2015(24739)
- 2014(24402)
- 2013(23795)
- 2012(21585)
- 2011(19072)
- 2010(18609)
- 2009(16989)
- 2008(16415)
- 2007(13964)
- 2006(11612)
- 2005(10126)
- 学科
- 济(86025)
- 经济(85930)
- 业(65629)
- 管理(63187)
- 企(53044)
- 企业(53044)
- 方法(45298)
- 数学(40440)
- 数学方法(39988)
- 财(26036)
- 银(24362)
- 银行(24215)
- 中国(23690)
- 制(23296)
- 行(22769)
- 农(21541)
- 融(19458)
- 金融(19457)
- 贸(18607)
- 贸易(18595)
- 业经(18210)
- 易(18208)
- 务(17517)
- 财务(17484)
- 财务管理(17452)
- 学(16784)
- 企业财务(16703)
- 农业(14478)
- 地方(14170)
- 技术(13844)
- 机构
- 大学(310380)
- 学院(307841)
- 济(129306)
- 经济(126990)
- 管理(123037)
- 理学(107476)
- 理学院(106380)
- 管理学(104536)
- 管理学院(103977)
- 研究(98537)
- 中国(83358)
- 京(62445)
- 财(61439)
- 科学(60147)
- 农(55628)
- 财经(50212)
- 业大(48515)
- 所(48029)
- 中心(48005)
- 经(46083)
- 农业(44425)
- 研究所(44322)
- 江(43281)
- 经济学(41531)
- 财经大学(38280)
- 经济学院(37950)
- 北京(37930)
- 院(35648)
- 范(35370)
- 师范(34826)
- 基金
- 项目(220594)
- 科学(175018)
- 基金(165612)
- 研究(152955)
- 家(146589)
- 国家(145442)
- 科学基金(125793)
- 社会(101295)
- 社会科(96334)
- 社会科学(96311)
- 基金项目(88271)
- 省(84296)
- 自然(84200)
- 自然科(82400)
- 自然科学(82374)
- 自然科学基金(80938)
- 划(72146)
- 教育(70631)
- 资助(67538)
- 编号(57731)
- 重点(49887)
- 部(49601)
- 创(46771)
- 发(45615)
- 成果(44496)
- 科研(43928)
- 创新(43842)
- 国家社会(43334)
- 教育部(42940)
- 人文(41692)
- 期刊
- 济(124939)
- 经济(124939)
- 研究(87408)
- 学报(53027)
- 中国(51360)
- 农(47826)
- 财(47400)
- 科学(47223)
- 融(44601)
- 金融(44601)
- 管理(42385)
- 大学(40385)
- 学学(39044)
- 农业(30572)
- 财经(24839)
- 技术(23745)
- 教育(21667)
- 经济研究(21601)
- 经(21185)
- 业经(19692)
- 问题(17008)
- 业(16428)
- 版(15323)
- 国际(15278)
- 贸(15190)
- 理论(14793)
- 统计(14440)
- 科技(14196)
- 技术经济(13991)
- 商业(13805)
共检索到43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碧琼 吴美萱
国际资本流入对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别,把握其基本规律的基础工作是对银行异质性的主要变量进行复合分类,然后从复合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国际资本流入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结构性影响。笔者选取2011—2017年全球43个国家中的458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多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并在该模型中逐个加入资本金比率、银行规模和盈利性三个门槛变量,在依次获得每个变量门槛值的基础上进行三阶段嵌套内生性分组,据此研究不同复合异质性情景下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对国际资本流入的敏感性。实证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入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高资本金比率的银行,国际资本流入会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中等资本金比率的小型银行,国际资本流入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盈利性门槛效应,即提高盈利水平低的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低资本金比率的银行,国际资本流入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规模门槛效应,即提高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主要结论的政策意义是:在较高资本金比率情况下,资本流入风险监管的重点是盈利低的银行;在低资本金比率的情况下,资本流入风险监管的重点是大型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俊蓉 宫鹏浩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特殊性的现实背景,本文以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4~2013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市场约束、股权结构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约束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股权结构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较高的银行抵消市场约束影响的能力较强,银行风险偏好较大;外资持股比例的提高能显著增强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长期以来的隐性保险使国有银行的市场约束显著弱于非国有银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陈伟平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问题的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中元
为了考察银行监管、监管有效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选取85个国家和地区1998~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较强的银行监管增加了以Z值测量的银行信用风险;(2)较强的资本要求、业务限制监管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但监管权力的增强却会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3)由于银行监管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依赖该经济体的监管有效性水平,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4)按人均收入水平标准将各经济体划分为高收入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组别后,结果发现银行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银行监管与监管有效性之间
关键词:
银行监管 监管有效性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古波 温思美
利用2011~2017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结构性信贷需求对银行机构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微型企业的信贷需求越强,银行机构的风险承担水平越大;而大中型企业的信贷需求对银行风险水平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该结论在银行机构中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良好的银行业发展环境和较强的业务竞争能力是维系银行机构风险稳定的重要条件;且企业规模越大,银行机构越能从其信贷需求中获取更高的经济绩效。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优化其信贷考核制度,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进行单列考核;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主动介入,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提供一定的信贷辅助支持,以更好地激发国民经济活力。
关键词:
企业信贷需求 银行风险承担 结构性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智 何雅婷 曹国华
由于欧洲各个国家在宏观环境、银行业结构、利率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对银行风险行为、异质性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长期低利率搭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逐渐降低的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针对银行在央行的储备存款实施负利率政策。本文利用欧洲银行业的数据分析负利率、银行微观特征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欧元区银行的风险水平,而显著降低了瑞士银行的风险水平;从银行微观特征看,瑞典规模大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欧元区资本充足率高的、流动性水平低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而丹麦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水平高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上述结论证实了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但不同国家实施负利率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加强流动性监管非常重要。
关键词:
负利率 风险行为 银行异质性 流动性监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智 何雅婷 曹国华
由于欧洲各个国家在宏观环境、银行业结构、利率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别,对银行风险行为、异质性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长期低利率搭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逐渐降低的背景下,欧洲部分国家针对银行在央行的储备存款实施负利率政策。本文利用欧洲银行业的数据分析负利率、银行微观特征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负利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欧元区银行的风险水平,而显著降低了瑞士银行的风险水平;从银行微观特征看,瑞典规模大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欧元区资本充足率高的、流动性水平低的银行实施负利率更能降低自身的
关键词:
负利率 风险行为 银行异质性 流动性监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生福
基于我国62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间的微观数据,通过动态非平衡面板系统GMM方法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异质性特征。实证研究发现,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对一般性银行而言,在风险承担方面同时具有正向截距效应和负向斜率效应;自有资本比率较高和规模较大的银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较为审慎;热衷于表外业务的银行在面临宽松货币政策时会表现得更加冒进。构建将金融稳定目标纳入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促进货币当局与监管当局的沟通协调,对异质性银行实施动态化、差别化的审慎监管,有利于实现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晶 陶士贵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13-2016年的季度数据,利用无效率项非单调变化且存在异方差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样本银行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视角切入,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中国实施传统货币政策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及银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是存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银行风险承担对其利润效率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两者为倒U型关系,因此从提高银行利润效率的角度考虑,存在最优的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张依茹
宏观经济波动将改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而银行股权结构的不同将使两者之间的关联呈现差异。本文以我国45家商业银行2005-2010年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下拥有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风险水平负相关,正向(负向)的宏观经济冲击使得银行风险降低(提高);而银行所有权结构中国有股占比的上升会显著增强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敏感性,当经济处于上行(下行)周期时,国有股占比较高的银行的风险将大幅降低(提高)。
关键词:
宏观经济波动 股权结构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皓 张嘉明
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结构 银行风险承担 异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旺 黄家炜 汪澜
金融开放是加剧银行业风险还是分散风险,是颇具争议的研究课题。本文借助Gygli et al.(2018)的金融开放指标,应用1999—2016年98个国家的跨国数据,检验了金融开放和银行风险承担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关系。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金融开放显著地提高了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长期"促进效应";从短期关系来看,金融开放则存在一定"风险效应"①。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风险效应"与外资银行资产占比不存在关联,而与市场制度环境显著相关,即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弱化"风险效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文章支持"以开放促改革"的观点,强调完善市场制度环境的重要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佳萍 曹前进
实证结果显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道德风险效应大于金融稳定效应,促使银行更加冒险,从而承担更多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会增强银行风险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敏感性,促使银行更倾向于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不因规模而存在差异。因此,银行应建立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投资决策机制,并强化内部监督,加强资本约束,防范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郑宗杰
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并基于2013~2019年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不同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缓释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明显。(3)金融科技应用于不同信贷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和偏好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担保结构缓释风险承担,而其他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缓释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深度融合、优化信贷结构、缓释风险承担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信贷结构 风险承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庆 刘江慧
区别于现有研究中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方法,创新性地基于CAMEL评级体系构建了评价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出样本银行的风险承担得分。基于16家上市银行2008-2014年间的数据研究表明,银行股权结构越集中,银行风险水平越高,而股权制衡度则与银行风险承担显著负相关;高管薪酬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和监事会规模都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资产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和监事会会议次数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内部公司治理 银行 风险承担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