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6)
- 2023(15805)
- 2022(13579)
- 2021(12684)
- 2020(10622)
- 2019(24637)
- 2018(24300)
- 2017(47019)
- 2016(25284)
- 2015(28615)
- 2014(28464)
- 2013(28539)
- 2012(26712)
- 2011(24334)
- 2010(24244)
- 2009(22611)
- 2008(21897)
- 2007(19112)
- 2006(17116)
- 2005(15555)
- 学科
- 济(121025)
- 经济(120891)
- 管理(70546)
- 业(66571)
- 企(54233)
- 企业(54233)
- 方法(49902)
- 数学(43276)
- 数学方法(42874)
- 中国(31023)
- 农(27553)
- 财(26551)
- 学(25864)
- 地方(24999)
- 业经(23720)
- 贸(22440)
- 贸易(22428)
- 易(21765)
- 制(19669)
- 农业(18918)
- 融(18141)
- 金融(18140)
- 和(17520)
- 银(16997)
- 环境(16955)
- 银行(16933)
- 理论(16869)
- 行(16267)
- 务(15606)
- 财务(15544)
- 机构
- 大学(375496)
- 学院(368726)
- 济(162127)
- 经济(159031)
- 管理(141966)
- 研究(135860)
- 理学(122548)
- 理学院(121111)
- 管理学(119170)
- 管理学院(118521)
- 中国(101551)
- 科学(81738)
- 京(81165)
- 财(71824)
- 所(69556)
- 研究所(63527)
- 农(60857)
- 中心(58580)
- 财经(57694)
- 业大(54090)
- 经(52700)
- 北京(52237)
- 江(52227)
- 经济学(50718)
- 院(48946)
- 农业(47885)
- 范(47710)
- 师范(47217)
- 经济学院(45469)
- 财经大学(43073)
- 基金
- 项目(248264)
- 科学(194905)
- 基金(182731)
- 研究(178861)
- 家(160912)
- 国家(159656)
- 科学基金(135422)
- 社会(115053)
- 社会科(109062)
- 社会科学(109031)
- 基金项目(95810)
- 省(92689)
- 自然(87600)
- 自然科(85529)
- 自然科学(85505)
- 自然科学基金(84030)
- 教育(80527)
- 划(79569)
- 资助(76729)
- 编号(69914)
- 成果(57857)
- 部(56128)
- 重点(55862)
- 发(53644)
- 创(50803)
- 课题(48633)
- 国家社会(48486)
- 教育部(48036)
- 创新(47530)
- 科研(47523)
- 期刊
- 济(180232)
- 经济(180232)
- 研究(116568)
- 中国(69527)
- 学报(61014)
- 科学(56204)
- 农(54615)
- 管理(53451)
- 财(52808)
- 大学(45893)
- 学学(43284)
- 农业(38147)
- 教育(35901)
- 融(33242)
- 金融(33242)
- 经济研究(30476)
- 技术(29772)
- 财经(29371)
- 经(25300)
- 业经(25051)
- 问题(23467)
- 贸(21367)
- 业(20489)
- 国际(20385)
- 世界(19607)
- 技术经济(19150)
- 图书(17429)
- 理论(17233)
- 科技(16670)
- 现代(16267)
共检索到555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覃东海
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总量和结构上考查了国际资本流入对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同向变动,外国证券投资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在印度,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外国证券投资以及外债等其他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稳定的同向变动关系。外资在两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有明显区别,中国主要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刺激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印度主要是通过借外债和吸引外国证券投资,补充本国资金不足,增加本国的消费和投资,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金营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有效劳动投入模型和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模型的计量估计和检验 ,得到主要结论是 :印度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 ,对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印两国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均有较高的显著程度 ,中国该层次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印度 ;中国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印度则不显著。同时 ,各级教育水平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提高各自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具有积极作用。总之 ,对于所比较的两个国家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拉动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坤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卫锋
本文对国际资本流入、市场环境条件与经济增长三者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并在此理论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通过收集117个国家1970~2007年相关指标的数据来验证国际资本流入在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是否存在显著的市场环境门限条件。本文的数据支持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存在显著的市场环境门限条件,在此门限条件以上,国际资本流入与国内市场环境在经济增长作用上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入其所对应的门限条件是不一样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明珠
中国和印度在人口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但人口特征及变化趋势又有很多不同,这将对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同影响。文章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对中国和印度过去20年的人口与经济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同为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力利用效率的下降对两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度均为负。文章认为,为应对我国未来劳动力减少的挑战,在非充分就业率较高且产业升级要求迫切之时,应寻求降低非充分就业率,力求真正提升劳动力的利用率,并积极关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
关键词:
人口变化 劳动力 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远淼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经济增长 长期均衡 比较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济东 蔡来兴
国际资本流入对接受国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实际上,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在学术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并对争论所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经济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颖 罗瑞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外资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从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与外资增长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那么,外资的增长是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菲菲 崔金栋
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外国证券投资(FPI)、外债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序列间存在着典型的非线性关系,随后以中国1983~2012年的统计数据为例,通过构建我国国际资本流入—经济增长系统的VAR模型,对我国FDI、FPI外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四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展示了四个变量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阐述了国际资本流入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风险关系,揭示了两者的复杂作用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我国国际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东生 易加斌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对全球55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力资产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综合指数排名第38位,位于第三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包括教育性人力资本、健康性人力资本和流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健康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存量之间,以及教育性人力资本存量与健康性人力资本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理念、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投入、形成良好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研究和知识共享机制、重视劳动者的健康质量、构建顺畅的劳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1980—2004年总产出、出口总额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之间的关系。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上述三个变量之中的某两个变量,把三者联系起来的研究较少。笔者发现,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因果关系是:出口扩张和FD I流入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吸引了FD I流入,FD I流入又促进了出口扩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现有文献倾向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是因为国际资本的流入可以被视为是接受国的资本和技术的"净增加",它直接参与接受国的国内资本形成,二是因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资本的流入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两方面都没有得到中国现实数据的较好支持。对中国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作进一步的Malmquist指数分解可以发现,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而非来自于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平行发展仅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晔
本文在Romer(1990)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以加入能源因子和将技术因子与能源、劳动力相融合为特征,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通过检验中国和印度1965~2004年间的实证数据,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两国的能源及技术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中国表现为负,而在印度为正;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印度高于中国。短期中,能源与技术因素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而资本的短期波动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雪峰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中印的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印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且银行信贷、国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显著,而公司债券、股票市场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中印比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舒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绩究竟如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为多大?经济发展水平为多高?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进一步明确赶超的目标、树立信心、奋发努力、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有关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