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4)
- 2023(7446)
- 2022(6635)
- 2021(6125)
- 2020(5646)
- 2019(13200)
- 2018(12919)
- 2017(26252)
- 2016(14303)
- 2015(16464)
- 2014(16664)
- 2013(16758)
- 2012(15998)
- 2011(14301)
- 2010(14425)
- 2009(13777)
- 2008(14395)
- 2007(13115)
- 2006(11451)
- 2005(10601)
- 学科
- 济(63442)
- 经济(63381)
- 业(44622)
- 管理(43312)
- 企(40097)
- 企业(40097)
- 方法(32815)
- 数学(29179)
- 数学方法(28963)
- 财(22242)
- 银(20105)
- 制(20103)
- 银行(19960)
- 行(18576)
- 务(16442)
- 财务(16425)
- 财务管理(16394)
- 企业财务(15733)
- 融(15077)
- 金融(15075)
- 中国(14284)
- 农(14216)
- 业经(13076)
- 贸(12175)
- 贸易(12167)
- 易(11850)
- 度(11240)
- 制度(11232)
- 学(10847)
- 业务(10313)
- 机构
- 大学(211092)
- 学院(207823)
- 济(91258)
- 经济(89377)
- 管理(80557)
- 研究(69123)
- 理学(68147)
- 理学院(67447)
- 管理学(66420)
- 管理学院(66020)
- 中国(62102)
- 财(46919)
- 京(44516)
- 科学(39541)
- 财经(36836)
- 农(36560)
- 所(35795)
- 中心(33592)
- 经(33412)
- 研究所(32053)
- 江(31601)
- 业大(29504)
- 农业(29163)
- 经济学(29157)
- 北京(28550)
- 财经大学(27723)
- 经济学院(26577)
- 银(25829)
- 州(25686)
- 银行(24760)
- 基金
- 项目(128147)
- 科学(100332)
- 基金(94583)
- 研究(92097)
- 家(81620)
- 国家(81000)
- 科学基金(69307)
- 社会(58410)
- 社会科(55504)
- 社会科学(55481)
- 基金项目(50021)
- 省(48329)
- 自然(45211)
- 自然科(44201)
- 自然科学(44187)
- 自然科学基金(43432)
- 教育(42925)
- 划(41192)
- 资助(40672)
- 编号(37050)
- 成果(31080)
- 部(29971)
- 重点(28933)
- 发(26194)
- 创(26110)
- 教育部(25887)
- 科研(25386)
- 大学(24994)
- 人文(24919)
- 课题(24792)
共检索到323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振东 林沛玉
本文以工行、中行、建行三家上市国有控股银行的股价为样本,研究在3年禁售期到期后国际战略投资者抛售所持中资银行股权情况下的股价稳定性。通过对2008年底以来集中发生外资减持时点当日以及前后10日股价变动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在2008年末和2009年初,初期的恐慌效应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明朗等因素,外资减持对中资银行的股价造成了较大冲击,尤其是遭受外资股东直接减持的上述三家银行。随着我国经济回暖复苏迹象逐步显现,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逐渐恢复,外资减持对中资银行的股价影响力越来越有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乔桂明 黄黎燕
文章基于我国13家商业银行2002-2009年面板数据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揭示了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组样本银行年度效率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明星"银行则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银行与对照组银行年度效率指数差值由负转正,说明外资参股比例较高的银行生产效率有明显提升;(3)对照组银行是我国的"明星"银行,其整体生产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股份制银行组,最后为国有银行组;(4)商业银行生产效率在外资参股磨合期内出现普遍下降,但磨合期结束后有明显提升;(5)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军 彭俊伟
本文在梳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实证分析框架,来解释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的主要亏损来源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贷款资产;目前的实证研究还没有充足的直接证据证明公允价值资产可以更好地预警危机,但是存在着间接的证据支持这个观点,需要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表现出顺周期性,实证的结果既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但总体来说,支持的证据更强。因此,金融机构未来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资产价值的及时披露以及对贷款拨备的计量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新
股利政策是公司管理层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决策。与英美国家相对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很不稳定。本文以2002~2005年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216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其现金股利越不稳定,股权越分散,现金股利越稳定。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现金股利稳定性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无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现金股利稳定性 代理理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大山 卢祖帝
VaR能够方便地度量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已成为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监管与防范市场风险的标准工具。VaR模型是否稳定是实际使用者所关注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ngle及合作者Manganelli于1999年最新提出的条件自回归VaR模型(简记CAViaR模型)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并采用Chow检验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国股市风险CAViaR建模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与B股指数及深圳成指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由于中国股市的结构性变化,Engle及Man-ganelli所力荐的四个参数CAViaR模型用于中国股市风险建模是相当不稳定的,不能很好地适合现实的中国股票市场。忽略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清杰
一、股东权利和股权稳定性股东权利是指股份公司所有者基于股东资格和在公司的法律地位,在公司存续期间可对公司进行利益请求的一组权利,如表决权、选举权、检查权,利润分配权,净资产权(即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股份处置权以及其他合法权利等。按股东权利行使目的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红霞 崔建华
本文采用67个国家1980——1999年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开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加入方式、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对一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不同的国家中,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由于可以更好地控制道德风险,存款保险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的中国,制度先行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并且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资,产集中于国有大银行、对国家信用高度依赖等问题,一个适宜的存款保险设计应该能在保护存款者利益和...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挤兑 道德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会芳
近几年国内股票市场频繁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股价崩盘风险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另外,机构投资者能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人们所预期的外部监管者角色,也是公司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2008-2016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影响机制,以及公司产权异质性对该效应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与崩盘风险呈负向关系;(2)机构持股稳定性影响崩盘风险的重要渠道在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盈余管理——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能通过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削弱其盈余管理行为;(3)机构持股的稳定性对于崩盘风险的负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方方 方霄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政 刘怡芳
研究股价不稳定的极端现象(暴涨暴跌)和内在原因(信息含量低)可以揭示股价稳定的内在规律。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很可能操纵公司层面信息,导致股价泡沫、股价崩盘以及降低股价信息含量,是影响股价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内部控制对管理层的信息操纵行为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抑制激进或平滑的盈余处理行为和提升信息披露可靠性来约束管理层对好消息的操纵,从而减少股价泡沫;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会计稳健性及信息披露及时性来减少管理层对坏消息的隐藏,从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可以通过抑制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来制约管理层的信息操纵行为,从而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稳定股价。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股价稳定 管理层信息操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凌亢 赵旭
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本文在分析 Gorton &Winton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的关系 ,认为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但银行体系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现阶段应把银行体系的效率放在首位 ,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系、促使银行并购、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银行福利 效率 稳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国生 谢锋 肖瑶
股价对"好"信息的提前反应,其实质是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泄漏消息)作用于股票市场的结果。治理结构的天然差异,导致了国有控股公司高管在行为决策上相对民营控股公司,更倾向于泄漏利"好"信息。论文选取国有、民营两类高送转公司样本,首先在CAPM模型滚动预测的基准收益率基础上,计算和比较两类样本的异常收益率和累积异常收益率;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累积异常收益率和产权结构之间的关系;再次,采用添加虚拟变量的面板CAPM模型,对比分析两类公司在信息公告日附近的股价趋势改变效应上的差异;最终验证了国有控股公司比民营控股公司更容易泄漏利"好"信息的结论。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高送转 信息提前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