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9)
- 2023(9939)
- 2022(8536)
- 2021(8110)
- 2020(6983)
- 2019(16095)
- 2018(15896)
- 2017(31520)
- 2016(17315)
- 2015(19330)
- 2014(19335)
- 2013(18832)
- 2012(17434)
- 2011(15749)
- 2010(16567)
- 2009(15103)
- 2008(15095)
- 2007(13374)
- 2006(11998)
- 2005(10788)
- 学科
- 济(66937)
- 经济(66863)
- 管理(48726)
- 业(48307)
- 企(39915)
- 企业(39915)
- 方法(32221)
- 数学(28379)
- 数学方法(27747)
- 财(18839)
- 农(18432)
- 中国(17761)
- 学(14461)
- 贸(14361)
- 贸易(14356)
- 易(14033)
- 制(13731)
- 业经(13651)
- 理论(12996)
- 融(12755)
- 金融(12754)
- 银(12580)
- 银行(12561)
- 策(12324)
- 行(12033)
- 农业(11853)
- 务(11761)
- 财务(11719)
- 财务管理(11699)
- 地方(11650)
- 机构
- 学院(244439)
- 大学(243160)
- 济(99750)
- 经济(97605)
- 管理(92735)
- 研究(84660)
- 理学(79781)
- 理学院(78870)
- 管理学(77071)
- 管理学院(76627)
- 中国(64663)
- 科学(51659)
- 京(51108)
- 财(48339)
- 所(43582)
- 农(41269)
- 研究所(39567)
- 中心(38387)
- 财经(37592)
- 江(37265)
- 业大(35451)
- 经(34210)
- 农业(32401)
- 北京(32336)
- 范(32005)
- 师范(31672)
- 院(30583)
- 经济学(30280)
- 州(29751)
- 财经大学(28042)
- 基金
- 项目(160554)
- 科学(126810)
- 基金(116844)
- 研究(115903)
- 家(102583)
- 国家(101767)
- 科学基金(86876)
- 社会(72170)
- 社会科(68470)
- 社会科学(68452)
- 省(62463)
- 基金项目(60161)
- 自然(57726)
- 自然科(56484)
- 自然科学(56467)
- 自然科学基金(55470)
- 教育(55394)
- 划(53674)
- 资助(50377)
- 编号(46667)
- 成果(39336)
- 重点(36779)
- 部(35969)
- 发(34049)
- 课题(33716)
- 创(33603)
- 创新(31313)
- 性(30970)
- 教育部(30791)
- 科研(30768)
共检索到36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一、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大都是在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下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开始重视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的研究。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模型及其政策建议,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兰特(S.Salant)和汉德森(D.Henderson)于1978年提出,被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于1979年发展后,由美国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卓琳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2000年以来国际投机性资本冲击中国的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实际利差、实际汇率变动、房地产收益差、储备资产/M2等因素都能对国际投机性资本在中国的规模造成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防范国际投机性资本冲击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投机性资本 跨国资本流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货币危机激发起各国学者和决策者们对投机性冲击的极大兴趣。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由前瞻性预期的运用促成的投机性冲击理论,对投机性冲击发生的原因、冲击的时间、数量等进行了颇受瞩目的分析,并允许经济学家将对固定汇率制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景新 刘炜
在当前特殊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必须密切关注国际游资的流动,防范国际游资发起投机性冲击。本文在界定国际游资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游资对一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探讨了国际游资发动投机性冲击的典型策略,总结了投机性冲击的特点,提出了我国防范国际游资发动投机性冲击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游资 投机性冲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这种发展至少无法简单地用实质经济增长因素来解释,尤其是大量基本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经济组织监控的“无国籍”私人资本熟练地运用各种最新的金融工具,凭借着高新技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移动,寻求获利机会,使国际金融的动荡成为常态,投机性冲击频繁发生,且冲击的潜在力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增加,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本文针对货币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对其冲击加剧和扩散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投机性冲击一般是通过吸附效应和“羊群效应”得以加剧,通过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得以扩散。
关键词:
投机性冲击 羊群效应 溢出效应 传染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军
论国际游资对货币目标区的投机冲击及政策建议□王军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风波迭起,继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1992年9月开始)以及墨西哥比索(1994年12月22日开始)遭受国际游资投机攻击后,从1997年下半年起东南亚国家货币泰铢(1...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彭博
本文分析了国际游资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认为它可扰乱一国正常的贸易、非贸易结算,甚至影响到外汇市场的正常运营;强调各国应加强对它的防范与管理;最后针对国际游资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国际游资,外汇,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芳 王维华
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为了对相对稳定、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进行实证判断,本文建立了宏观经济变量和准备金市场变量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通过识别假设把SVAR模型转化为包含政策变量和非政策变量新息(innovation)的关于政策变量的半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emi-SVAR)。通过准备金市场模型,界定了可观察残差项与结构扰动项之间的"黑箱",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进行识别。实证结果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相对稳定、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准备金总额,也可以说是基础货币,并不是超额准备金和货币市场利率。识别的政策冲击反映了货币政策调控事件对货币供求的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万志宏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政府声誉通过影响公众贬值预期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固定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声誉的这种决定作用。一是假设基本经济状况不变、无外部冲击 ,政府声誉对政府主动性贬值行为的影响 ;二是基本经济状况发生变动后 ,政府声誉对货币冲击“自我实现”的决定影响 ,进而分析政府声誉动态变化对固定汇率制度维持的影响。结论是 ,对于一个试图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政府来说 ,树立和保持一个强政府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政府声誉 固定汇率 投机性冲击 货币危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育宝
由投机性货币冲击所引发的固定汇率制崩溃给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为此,本文运用国内外关于货币危机中货币投机性冲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欧洲货币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投机冲击致胜的基本条件,进而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防范和化解人民币危机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投机性货币冲击 货币危机 固定汇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风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通过选取1996~2007年能够反映我国经济面临风险的12个指标,确定各自的权重,用KLR信号分析法实证论述近年来我国的风险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风险变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国际投机资本这一潜在的危险正在加重,因此,可以在利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国际投机资本 风险预警机制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凌云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 ,国际投机资本的规模在不断膨胀 ,并通过汇率、证券价格、房地产价格、货币政策四个渠道对各国实体经济产生冲击。从单方行动角度看 ,一国可以采取资本项目管制、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健全银行系统等措施来限制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从国际协作角度看 ,对高杠杆操作实施全球统一监管标准是较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国际投机资本 实体经济 国际协作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与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已实现充分接轨,当前石油定价机制调整的方向是使油价充分反映国内石油市场的供需变化;应尽快理顺我国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星
文章基于2002年2月至2016年5月的食品价格和CPI数据,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刻画我国食品价格对CPI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食品价格对CPI的冲击具有非线性性,即当食品价格变动小于门槛值-1.2157或大于门槛值1.1031时,当月食品价格对当月的CPI将产生更强的同向推动作用;CPI受到食品价格影响容易从低水平快速攀升;我国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惯性,通货膨胀具有自我强化的作用。研究结果的政策启示在于:政策制定者应关注食品价格对CPI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当CPI上涨过快时,更要果断采取措
关键词:
食品价格 CPI STR模型 非线性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