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7)
2023(19392)
2022(16164)
2021(14867)
2020(12324)
2019(28027)
2018(27298)
2017(53108)
2016(27729)
2015(30989)
2014(30714)
2013(30420)
2012(27956)
2011(25180)
2010(25454)
2009(24052)
2008(22874)
2007(20203)
2006(17943)
2005(16797)
作者
(76932)
(64387)
(63921)
(60741)
(41016)
(30590)
(29114)
(24832)
(24509)
(22740)
(22026)
(21631)
(20464)
(20373)
(20065)
(20051)
(18919)
(18536)
(18480)
(18197)
(16108)
(15423)
(15387)
(14972)
(14602)
(14482)
(14193)
(13823)
(12858)
(12475)
学科
(132880)
经济(132725)
管理(83849)
(80997)
(66185)
企业(66185)
方法(50860)
数学(44641)
数学方法(44155)
中国(39427)
(34501)
(32632)
(31548)
金融(31545)
地方(31502)
(30082)
银行(30059)
(28992)
(28985)
业经(28677)
(23256)
贸易(23236)
(22523)
农业(22316)
(21687)
(21342)
财务(21277)
财务管理(21235)
企业财务(20268)
(19655)
机构
学院(393831)
大学(393079)
(180744)
经济(177369)
管理(152405)
研究(135446)
理学(129875)
理学院(128536)
管理学(126568)
管理学院(125824)
中国(110945)
(86682)
(81757)
科学(74252)
财经(67773)
(65925)
中心(63969)
(61616)
(59078)
研究所(58798)
经济学(57962)
(56712)
经济学院(51936)
北京(51863)
财经大学(50566)
业大(50365)
(48987)
(48812)
师范(48519)
(47045)
基金
项目(255116)
科学(204167)
研究(190634)
基金(188925)
(162083)
国家(160763)
科学基金(140405)
社会(126726)
社会科(120550)
社会科学(120525)
基金项目(98742)
(97842)
教育(87266)
自然(87085)
自然科(85149)
自然科学(85132)
自然科学基金(83637)
(81630)
资助(77377)
编号(75479)
成果(61360)
(58504)
(57944)
重点(57308)
(53874)
国家社会(53803)
课题(52328)
(51417)
教育部(51214)
创新(50479)
期刊
(205788)
经济(205788)
研究(126793)
中国(81879)
(68136)
管理(60009)
(55338)
金融(55338)
(52219)
学报(51576)
科学(51032)
大学(41781)
学学(39679)
教育(37452)
技术(35323)
财经(35281)
农业(34551)
经济研究(34460)
业经(31412)
(30458)
问题(26455)
(22406)
国际(21336)
技术经济(20508)
世界(19911)
统计(19206)
理论(19189)
商业(18235)
(17942)
现代(17680)
共检索到61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本文基于64个经济体1999—2017年的季度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IV-GMM)方法,从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发展视角研究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激增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资本流动中断、外逃和撤回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显著减弱了四种资本异常流动情形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金融市场发展显著降低了激增、中断和撤回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强化了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随着汇率制度弹性和金融发展程度变化,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资本外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结论对于各国防范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内经济金融稳定,以及稳步有序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由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财政投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芳  卢璐  卢逸扬  
2007年以来,中国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次数和规模明显增加,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利用全球149个经济体1992—201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进行一系列分析后发现:突然中断会造成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但对不同汇率制度经济体的影响却不一致;在发生突然中断时,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下的经济体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小;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汇率制度弹性较小的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通常较低,价格稳定有利于出口,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恢复。这一发现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生资本流动突然中断危机时重新回到盯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仕陈  文学舟  代宝珍  
通过考察1982~2013年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总体上有助于经济增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入会阻碍经济增长,资本流出会推动经济增长,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况正好相反,且国际资本流动会加剧经济波动;不同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和分量的经济增长效应会随汇率制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我国必须同时对国际资本流动总量及其分量进行监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佟家栋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基于金融环境约束的开放经济体跨期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面临不同名义冲击下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浮动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吸收能力依赖于该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条件,因此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退出和转轨决策应当着眼于克服金融约束的关键性门槛。本文的跨国经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静文  彭桅  周志梁  
笔者利用Lane等新构建的各国资产负债数据库,从金融发展和制度质量两个层面对当前国际资本的"逆流"现象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入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制度质量的提高可以极大地促进三类资本的流入;在制度质量的变量中,政府效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最为直接。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邵汉华  LIU Yaobin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视角,使用2001—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在不同地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只有地区发展水平跨越一定的门槛值之后,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完善,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适度的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发展过度时,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增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彦翰  吴笛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不断引入海外投资的同时,国内资产流向海外市场的趋势也逐年上升,且规模在不断扩大。由于国际市场范围大,涉及面极为广泛。因此,我国的海外资产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海外资产管理模式及方法,成为目前海外投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经济学科出版社出版,盛雯雯所著《金融发展视角下的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敏  蓝发钦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度、金融体系完善程度、金融效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从金融发展视角思考两者金融开放效应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东道国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部门能更好利用外来资本、充分吸收流入资本溢出效应、降低开放后经济增长波动及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而其金融体系不发达又将降低开放后金融系统抗风险的能力,本国金融业落后与资本外流、流入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隐患也有重要关联,另外金融监管不力会导致金融开放后银行和货币危机的高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望  
本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而异,当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最终产品部门雇佣的人力资本数量越多,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不可再生资源存量的增多有助于进一步放大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可再生资源存量有助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龙威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之,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门限值以上时,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并不显著。此外,收入增长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依存关系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当收入增长高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当注意控制金融发展的速度,同时注重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蓝乐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测度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从效率的内涵出发,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增长的效率,选取汇率制度弹性作为汇率制度变量,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经几次改革后在长短期内对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浮动汇率制度是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将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