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0)
2023(14875)
2022(12866)
2021(11981)
2020(10036)
2019(22896)
2018(22448)
2017(43661)
2016(23207)
2015(26058)
2014(25385)
2013(24984)
2012(22663)
2011(20286)
2010(20141)
2009(18943)
2008(17467)
2007(15064)
2006(13256)
2005(11646)
作者
(64148)
(53132)
(52742)
(50057)
(33748)
(25374)
(24091)
(20832)
(20143)
(18680)
(18026)
(17605)
(16730)
(16536)
(16253)
(16190)
(15714)
(15628)
(15210)
(15069)
(13004)
(12991)
(12743)
(12080)
(12059)
(11828)
(11717)
(11647)
(10583)
(10274)
学科
(88100)
经济(88000)
管理(65967)
(64405)
(54675)
企业(54675)
方法(41709)
数学(36050)
数学方法(35664)
中国(28941)
(28927)
金融(28925)
(26376)
银行(26337)
(25901)
(25396)
(22891)
业经(20371)
地方(18806)
(18769)
(18435)
贸易(18421)
(18034)
(17962)
(17660)
财务(17591)
财务管理(17567)
企业财务(16742)
理论(16466)
农业(15669)
机构
大学(317012)
学院(316442)
(127876)
管理(125999)
经济(125119)
理学(109545)
理学院(108423)
管理学(106551)
管理学院(106022)
研究(103176)
中国(83349)
(65715)
科学(62367)
(59946)
(50500)
中心(48906)
财经(48554)
(47631)
研究所(46236)
业大(45590)
(44203)
(43822)
北京(41424)
(40195)
师范(39830)
经济学(39335)
(37491)
农业(37315)
(36822)
财经大学(36551)
基金
项目(219207)
科学(172428)
研究(161719)
基金(159671)
(138177)
国家(137026)
科学基金(118360)
社会(101925)
社会科(96769)
社会科学(96747)
(85202)
基金项目(84899)
自然(76686)
自然科(74930)
自然科学(74913)
教育(74139)
自然科学基金(73559)
(71466)
编号(66476)
资助(66027)
成果(53304)
重点(48813)
(48292)
(46485)
(46186)
课题(44982)
创新(43002)
科研(42051)
教育部(41971)
项目编号(41800)
期刊
(133807)
经济(133807)
研究(94530)
中国(56486)
学报(48402)
(44909)
管理(44664)
科学(44258)
(42867)
(42330)
金融(42330)
大学(36720)
学学(34641)
教育(33435)
农业(29466)
技术(25517)
财经(23285)
经济研究(22733)
业经(21870)
(19828)
问题(17141)
理论(16771)
图书(15828)
实践(15448)
(15448)
(14974)
(14840)
科技(14623)
国际(14533)
技术经济(14211)
共检索到460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明   曹春玉  
文章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外部加息带来国际资本外流冲击时,结合中国经济结构及运行特征,在管理浮动汇率中加入汇率逆周期因子,研究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宏观审慎政策配合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基于外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逆周期因子的汇率稳定效果优于其他政策,在管理浮动汇率中引入逆周期因子,能够更好地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在实施逆周期准备金率时,管理浮动汇率中加入逆周期因子能够抑制汇率过度贬值的顺周期行为,平滑汇率波动,同时辅以再贷款利率的调节,有助于平滑国内债务波动;在管理浮动汇率下加入逆周期因子,能够降低社会福利损失。文章提出,货币当局应构建完善的动态汇率逆周期调节机制,注重其与汇率浮动管理、准备金政策和再贷款利率等宏观政策的配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林   何剑  
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重要调控方式,调控效果和如何协调配合是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在运用TVP-FAVAR模型测算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CF带通滤波法和转折点法识别金融稳定周期,结合TVAR模型和TVP-VAR模型重点考察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经历了五轮周期性波动,呈现出风险“快聚集、慢消融”的特征;第二,在金融稳定恶化阶段,宏观政策可以有效平抑金融风险,在金融向好阶段,宏观政策也能够防止金融过热,两个阶段均能体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意图;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同向性,2017年以后宏观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周期调控偏好且调控效应逐年增强。据此,本文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现实方案,并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铖  梁婉群  马永谈  
本文基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1981Q1-2018Q2的季度样本数据,在使用HP滤波法测度金融周期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周期划分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动态演变的金融稳定效应及驱动成因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变动的"顺周期效应"并不显著,"异步"演化时金融不稳定却频繁发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织演变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其演化机制和驱动成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既要关注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同步"时的顺周期效应,还应高度重视"异步"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应对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金明  肖苏艺  
随着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探究开放经济中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92个来自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各个层面的变量,基于TVP-SFAVAR模型提取共同因子,测度经济和金融波动现状,并刻画汇率波动对经济和金融波动的时变影响特征。研究发现:汇率上升的正向冲击即人民币贬值在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基本面,而长期中起到抑制作用;正向冲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短期中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NARDL模型,深入分析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双向冲击对经济与金融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冲击对经济和金融稳定具有非对称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大且在长期中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宁  余孟阳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周期已经形成。全球金融周期会改变各国资本流动情况,进而影响主要资产价格,这一作用机制在中国市场得到了印证。文章进行VAR分析,结果表明:以股票市场价格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为代表的中国资产价格对于全球金融周期存在较为敏感的负向反应。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涛  
本文在美国特朗普经济政策刺激和美联储加息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以现阶段我国短期资本外流为研究视角,实证研究资本外流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资本流出对金融体系冲击力度不同。FOI会降低我国GDP增长率和M2;FOS会造成人民币贬值,但不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强烈负向冲击;FOO会冲击RSSE和汇率。所以,短期资本外流对我国金融体系冲击有限,政府须谨慎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通过大数据制定资本流动风险预警体系;不断加强汇率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适当提高短期国际资本进出成本,使其规模合理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少甫  孟雪珂  
消费升级对于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FM提取不可观测因子度量金融周期和供给冲击,利用QUAIDS模型和ILLS估计考察金融周期和供给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主要阻碍在于供给端,发展性消费呈顺周期变化,但正向供给冲击力度并未达到促使城镇居民增加发展性消费;各类消费品价格和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房屋依然主要是作为投资品,对发展性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应实施结构性金融周期调控政策和结构性价格调控政策等措施推动城镇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刘洋  
本文基于RTV-DFM合成的FCI分析中国金融状况,通过趋势周期分解试图揭示其趋势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状况的历史趋势及非对称特征且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金融景气周期循环,且处在第三次循环的泡沫破灭阶段并深陷于此,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性短期波动与FCI趋势变化背道而驰,随机性趋势成分与FCI保持一致,且随机冲击的驱动效应更为强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全面复苏,以及耶伦笃定年内加息的表态,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很可能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当下乃至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周期的冲击,大类资产首当其冲。本质而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以及美元走强将对大类资产价格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彦林  陈守东  刘洋  
本文基于RTV-DFM合成的FCI分析中国金融状况,通过趋势周期分解试图揭示其趋势周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金融状况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金融状况的历史趋势及非对称特征且具有较好的预警功能,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的刺激政策存在滞后效应,没能及时、充分发挥其作用;中国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金融景气周期循环,且处在第三次循环的泡沫破灭阶段并深陷于此,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性短期波动与FCI趋势变化背道而驰,随机性趋势成分与FCI保持一致,且随机冲击的驱动效应更为强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张秀秀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能否发挥稳定现货市场功能,金融周期风险是否会改变国债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波动的影响,是投资者实施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构建市场稳定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信息传递机制和交易者行为两个维度探析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机理,分析金融周期风险对衍生工具稳定功能的影响,解析引入国债期货合约能否缓解金融周期波动对国债市场冲击,同时关注我国国债期货交易机制改进与现券波动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实现抑制现货市场波动的功能,金融周期风险会引发现货价格波动,国债期货市场能够降低金融周期的波动冲击;(2)改善现货市场深度和套保交易是国债期货市场发挥稳定功能的微观路径,国债期货市场增进国债预期交易量流动性、减弱非预期交易量干扰,金融周期低波动区间套保交易稳定作用受到抑制;(3)国债期货投机交易和波动溢出效应助长现货市场波动,正负期现基差对国债波动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沂  王铮  
笔者利用VEC模型,对1982年~2008年间中国资本流入与国内经济增长存在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同周期变动;国内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国内股票收益率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会产生较强冲击;国际资本流入的周期变动能引发人民币出现新一轮内外价值偏离,能延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能放大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甚至增强宏观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爱俭  石振宇  刘浩杰  
本文在构建资本流动、金融周期与货币政策内生联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探讨其动态演变关系。研究发现,三者间的联动或调控效应受经济金融形势、个体行为偏好以及政策制度改革等影响而存在时变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夕,资本账户开放和房股等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得资本流动与金融周期间的双向正反馈联动逐渐增强,而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改革和利率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关注则降低了该联动效应。货币政策对资本流动和金融周期的调控效应受外部金融冲击和内部基本面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的外溢效应和经济新常态下行压力的顺周期机制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负向冲击。本文为货币当局平抑跨境资本波动与调控金融周期平稳运行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萌  叶莉  
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表明,金融稳定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46个国家1985~2016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利用系统GMM模型估计金融衰退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的影响,发现金融衰退会降低政府执行逆周期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能力。随之采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不同金融波动程度下财政政策逆周期政策效果,发现金融波动对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金融波动越剧烈,财政政策逆周期效果越差。因此,财政政策在金融周期繁荣期应更加审慎,而在衰退期应更加积极;应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财政监督体系应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框架更好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