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2)
2023(2300)
2022(2079)
2021(1883)
2020(1573)
2019(3983)
2018(3951)
2017(8157)
2016(4029)
2015(4923)
2014(4963)
2013(5061)
2012(4893)
2011(4600)
2010(4647)
2009(4313)
2008(4393)
2007(3673)
2006(3384)
2005(3177)
作者
(11180)
(9319)
(9233)
(8906)
(6123)
(4506)
(4467)
(3660)
(3494)
(3278)
(3114)
(3095)
(3058)
(2997)
(2977)
(2877)
(2836)
(2804)
(2729)
(2604)
(2484)
(2336)
(2198)
(2164)
(2150)
(2127)
(2096)
(1986)
(1803)
(1801)
学科
(20437)
经济(20424)
(18266)
贸易(18258)
(17794)
方法(10875)
数学(9413)
数学方法(9370)
(8220)
管理(8163)
(6647)
企业(6647)
(6493)
关系(6321)
出口(5734)
出口贸易(5734)
(5734)
国际(5518)
(5191)
金融(5191)
中国(4057)
(3899)
银行(3899)
(3809)
(3781)
世界(3778)
(3659)
概况(3613)
贸易关系(3534)
进出(3526)
机构
大学(63466)
学院(62743)
(36242)
经济(35779)
研究(23099)
管理(21800)
中国(19644)
理学(18264)
理学院(18131)
管理学(17975)
管理学院(17877)
(15678)
财经(12651)
(12418)
经济学(12388)
(11603)
(11522)
经济学院(11419)
(11288)
中心(10188)
研究所(9915)
科学(9736)
国际(9717)
财经大学(9535)
(9328)
金融(9225)
(8259)
(8144)
北京(8063)
(7499)
基金
项目(35845)
研究(27877)
科学(27678)
基金(26805)
(22479)
国家(22358)
科学基金(18513)
社会(18510)
社会科(17875)
社会科学(17873)
基金项目(13237)
教育(12908)
资助(12745)
(11859)
编号(11041)
自然(10488)
(10368)
自然科(10265)
自然科学(10264)
自然科学基金(10091)
成果(9524)
(9395)
教育部(8580)
中国(8507)
社科(8255)
人文(8167)
重点(8160)
(8114)
国家社会(8015)
(7717)
期刊
(36324)
经济(36324)
研究(23464)
国际(14167)
(13472)
(12660)
金融(12660)
(10594)
中国(8611)
经济研究(7948)
管理(7827)
(6853)
贸易(6853)
问题(6745)
世界(6276)
学报(6252)
财经(6248)
国际贸易(5929)
科学(5615)
(5469)
(5423)
大学(5367)
学学(5121)
经贸(5067)
业经(4998)
商业(4390)
技术(4236)
世界经济(3808)
农业(3770)
教育(3625)
共检索到10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佐罡  谭海鸣  何志强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必须正视国际计价结算货币的路径依赖,认识到人民币国际计价结算和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一个长期进程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逐步扩大。下一步,加强人民币在我国对外经济交易中的计价职能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进出口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已经达到11%左右,但是相当一部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是以外币计价的。实现人民币国际计价,需要我们遵循规律,找准着力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金明  
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决定因素的研究,多基于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理论,着眼于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基础,以厂商预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局部均衡或一般均衡分析法展开论证。既有文献认为,贸易双方影响市场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健康完善程度是影响计价货币选择的主要因素。但这些研究在理论假设、研究视野、实证检验及覆盖面等方面仍有缺憾,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中国的情况缺乏深入探讨,亟须后续研究重点突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涛  魏金明  
在既有的基于微观视角的包含两币的局部均衡模型中引入交易货币,发现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的决定因素依次为:卖方市场结构、出口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国所占目标市场份额、其他出口商的计价策略和汇率的稳定性。在同质性商品的国际贸易中,计价货币的非同质性会导致货币垄断计价。其中,进口方货币的垄断计价地位较为稳定,出口方货币垄断计价情况很少出现,交易货币的垄断计价地位需要自身汇率的稳定和出口国较大的市场份额来维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恩锋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即为该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国货币被他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接受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手段、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化的货币呈现多元化发展,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欧元诞生之后马克和法郎被欧元取代)等多种货币都在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国际货币呈现战国时代,货币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鹞飞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支持系统,合适的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提出了国际货币体系滞后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滞后发展的深层原因。文章还分析归纳了当前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几种设想,说明了国际货币体系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兹晖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传统理论的预测不同,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预期中的货币贬值对进出口只有短期影响,而意外的大幅度货币贬值会产生持久性冲击。通过应用引力方程对世界五十二个主要经济体1980~1998年间双边贸易额分析,我们发现,实证结果为理论预测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汪洁  乔生  
国际货币壁垒不论对施予国还是对实施国都造成巨大的影响,实施国中的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施予国主要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影响体现在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经济层面,贸易类别主要涉及国际货物贸易。本文初步探讨了这种影响在实施国及不同的发达国家、不同的新兴经济体的不同表现形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松  刁莉  
当合约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时,较多的是关注合约行为宏观层面的影响。合约行为对国际贸易微观层面影响的研究则具有一定新意。当国际贸易发生在共同货币区内的进出口双方之间时,因使用单一货币且运杂费较低,合约行为和国内交易行为没有显著差异。如果考虑运杂费和其他汇率因素后,会因为向第三方分配剩余以及汇率波动引起出口方对进口方类型评价的变化导致合约的最优质量水平产生变化。运杂费恶化了合约条款而汇率波动的影响则不确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忠洲  
从传统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入手,对有关国际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货币的交易成本、产品的需求弹性、预期利润、讨价还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是国际贸易中企业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而通货膨胀高低、货币供给波动大小和汇率波动程度是宏观影响因素。在微观企业计价货币选择的决策中融入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以及微观企业时间序列数据的挖掘是未来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  李博囡  
鉴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以及中间品贸易的增多,本文以日本为例,通过建立三国贸易模型研究计价货币和中间品贸易对汇率传递的作用机制。本文利用日本2010—2018年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日元计价比例越高,汇率传递水平越高;中间品进口额增加,汇率传递水平降低,出口量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也降低。此外,日本出口量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略小于对出口价格的反应程度。同时,美元计价比例提高后,日本出口产品的目的国家价格和出口量的变动程度均有所增加。目前,通过区域内国际分工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是日本出口商应对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在全球价值链区域化、本土化重构的趋势下,不仅亚洲区域贸易规则需要进行更高水平的调整,而且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将大幅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忠洲  徐淑堂  
本文在全面回顾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贸易国利差变量拓展了Goldberg和Tille(2005)模型,并实证分析了1984~2009年日元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出口商倾向于选择利率高、预期将升值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日美利差的扩大不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琼  张悠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和结算职能的影响和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金融市场特别是离岸市场的发展及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据此笔者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尝试对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定价、促进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职能深化及加强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严建苗  骆航鲁  
建设欧洲单一货币欧元(Euro)是欧洲跨国家、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演进,要求加强欧洲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欧洲统一货币。欧元于明年1月1日如期启动将对整个国际贸易以及中欧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璐璐  王承云  
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岩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考察了货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为: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知,一国的贸易收支是其货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原因,但汇率的变动却不能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变;另外,马歇尔—勒纳条件也不成立。由此可以得出:面对国际间的贸易收支的失衡,货币的升值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扭转失衡的根本途径在于本国内减小过度消费以及增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此,要解决由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我国应积极寻求与贸易国的经济对话,通过提升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妥善解决贸易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