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1)
- 2023(11889)
- 2022(10587)
- 2021(10009)
- 2020(8402)
- 2019(19282)
- 2018(19400)
- 2017(37349)
- 2016(20324)
- 2015(22908)
- 2014(22504)
- 2013(22030)
- 2012(20018)
- 2011(18002)
- 2010(17880)
- 2009(16483)
- 2008(15688)
- 2007(13279)
- 2006(11501)
- 2005(9791)
- 学科
- 济(75238)
- 经济(75149)
- 管理(53971)
- 业(50432)
- 企(42384)
- 企业(42384)
- 方法(36195)
- 数学(30602)
- 数学方法(30237)
- 贸(24030)
- 贸易(24019)
- 易(23330)
- 农(19543)
- 中国(18741)
- 财(18029)
- 学(16900)
- 业经(16718)
- 地方(15727)
- 理论(14043)
- 和(12874)
- 农业(12687)
- 制(12314)
- 环境(11966)
- 融(11779)
- 金融(11777)
- 技术(11741)
- 务(11432)
- 财务(11368)
- 财务管理(11350)
- 银(11079)
- 机构
- 大学(278935)
- 学院(278298)
- 管理(109713)
- 济(108733)
- 经济(106372)
- 理学(95622)
- 理学院(94595)
- 管理学(92846)
- 管理学院(92389)
- 研究(92379)
- 中国(66188)
- 京(58723)
- 科学(58269)
- 财(47211)
- 所(46349)
- 农(44180)
- 业大(43138)
- 研究所(42567)
- 中心(40982)
- 财经(38587)
- 江(38567)
- 范(36879)
- 北京(36822)
- 师范(36551)
- 经(35020)
- 农业(34946)
- 院(34132)
- 州(32215)
- 经济学(31591)
- 技术(30097)
- 基金
- 项目(194754)
- 科学(151025)
- 研究(143057)
- 基金(139073)
- 家(121167)
- 国家(120180)
- 科学基金(102247)
- 社会(87274)
- 社会科(82630)
- 社会科学(82610)
- 省(76662)
- 基金项目(74230)
- 自然(67174)
- 自然科(65555)
- 教育(65553)
- 自然科学(65539)
- 划(64316)
- 自然科学基金(64312)
- 编号(59800)
- 资助(57704)
- 成果(48236)
- 重点(43468)
- 部(42327)
- 发(41452)
- 课题(40766)
- 创(40640)
- 创新(37833)
- 科研(37561)
- 项目编号(37192)
- 大学(36490)
共检索到397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含春 丁以寿 宛晓春
本文对茶叶之路及丝绸之路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分别绘制出两路完整的线路图,并以此为基础,在国际贸易视野下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两路的共同点是启始及昌盛的"六要素"具有国际贸易优势;两路有联系,茶叶之路因茶叶功效、茶文化及其贸易方式的创新对历史上丝绸之路中断的激活及延续起了重大作用;两路在起缘、兴衰、标的物、起终点、覆盖区域、路线特点等多方面又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茶叶之路 丝绸之路 茶叶贸易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玉平 崔思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有清一代,茶叶是中国出口俄国的大宗商品之一种,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往来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清代,以茶叶贸易为核心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也成为此时期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清代中国与俄国等周边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时至今日,在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万里茶道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林凤明
电子提单是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产物,目前已在海上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我国海上物流将走上复兴之路,未来电子提单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然而,当前我国尚未构建完善的电子提单流通制度,亟待对已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提高电子提单流通的技术支持,加强电子提单流通的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电子提单流通制度的缺陷,从法律、机制、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电子提单流通制度完善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樊秀峰 程文先
在世界各国关税已大幅度削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贸易便利化来促进贸易双方的经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研究发现,当关税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时,贸易便利化的价值是不断提升的。在实证部分,我们引入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和其分指标,结果发现贸易便利化指标的系数较大,并且各个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作用和影响不同。本文的结尾部分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贸易便利化 东盟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艾赛提江·艾拜都拉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中亚五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洁 全毅
近年来,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的"贸易的非效率"等隐形贸易壁垒阻碍了贸易增长,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指标对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超过了GDP对出口的影响。最后,本文模拟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50%后,中国对沿线各国出口贸易增加额,结果进一步证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可以为中俄经贸合作交流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从基建合作、产业合作及多元政策出发,分析了“冰上丝绸之路”视角下中俄贸易路径的开拓策略。在开展经贸合作交流过程中,中俄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支点港口建设;以产业合作为核心,努力加强能源工业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以多元政策为保障,切实加强贸易的双边和多边结合,明确经贸合作交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贸易路径 开拓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宁 周晓唯 张夺
文章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都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高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国际贸易显著地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且国际贸易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强。技术创新明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宁 周晓唯 张夺
文章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效应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都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高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国际贸易显著地抑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且国际贸易对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强。技术创新明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外商直接投资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的惯性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洪俊杰 刘辉
虽然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贸易结构单一、贸易格局失衡、贸易互补性不强、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便利化水平低等,阻碍了双边贸易额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双方应当深化贸易合作,充分发掘贸易潜力,从制度层面加强合作,助力贸易畅通,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地区间的相互信任,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夯实基础。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宝 李剑 江晓霞
"互联互通"建设是促进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从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投资对贸易的创造效应三方面分析"互联互通"促进经贸发展的作用机理,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互通"对于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互通"的五个方面都能够显著提高贸易效率、促进双边贸易潜力的实现,但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因此,"互联互通"建设应当制定有国别有选择的差异化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致洁
近年来着重从经济这一本原涵义出发探讨丝绸之路,亦即丝绸之路贸易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关论著中颇多真知灼见,使笔者深受启发。然而其中不少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如古代丝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关系问题,丝路贸易的衰落受域外有关经济条件制约的问题,以及丝路贸易中贡赐贸易的评价问题等等。笔者对此略献管见,请学术界同仁赐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德洪 张彩丽
在阐述新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扩大中亚商品贸易、降低能源进口风险及提升中亚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意义,针对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通关便利化及调整贸易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颜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要创新发展思路,以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破解丝绸之路贸易断链困境,通过搭建"丝绸之路贸易跨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来解决跨境运输不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丝绸之路贸易跨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不仅为跨境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撮合服务的场所,让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好价格促成贸易以成交商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同时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跨境贸易合约担保的增信平台。
关键词:
综合服务平台 沿线国家 循环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新霞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中俄国际贸易 技术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