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9)
- 2023(4672)
- 2022(4167)
- 2021(3737)
- 2020(3270)
- 2019(7794)
- 2018(7713)
- 2017(15448)
- 2016(7962)
- 2015(9231)
- 2014(9126)
- 2013(9116)
- 2012(8840)
- 2011(7966)
- 2010(8015)
- 2009(7475)
- 2008(7306)
- 2007(6573)
- 2006(6001)
- 2005(5652)
- 学科
- 济(36962)
- 经济(36918)
- 贸(19552)
- 贸易(19544)
- 易(19010)
- 管理(17530)
- 业(17479)
- 方法(17393)
- 数学(14778)
- 数学方法(14631)
- 企(13396)
- 企业(13396)
- 学(8548)
- 中国(8489)
- 地方(8243)
- 农(7914)
- 出(7913)
- 财(7400)
- 关系(7329)
- 融(7079)
- 金融(7078)
- 业经(6632)
- 口(6286)
- 出口(6279)
- 出口贸易(6279)
- 理论(5822)
- 国际(5796)
- 制(5619)
- 银(5506)
- 银行(5477)
- 机构
- 大学(122165)
- 学院(118718)
- 济(56268)
- 经济(55363)
- 研究(47058)
- 管理(41294)
- 理学(35147)
- 理学院(34741)
- 中国(34271)
- 管理学(34119)
- 管理学院(33926)
- 科学(27702)
- 京(26447)
- 所(24835)
- 财(23763)
- 研究所(22599)
- 农(22508)
- 中心(20157)
- 财经(18819)
- 经济学(18430)
- 农业(18178)
- 业大(18101)
- 江(17831)
- 院(17221)
- 经(17157)
- 北京(16875)
- 经济学院(16854)
- 贸(14922)
- 范(14743)
- 师范(14496)
- 基金
- 项目(77107)
- 科学(59553)
- 基金(56845)
- 研究(53310)
- 家(51584)
- 国家(51280)
- 科学基金(41878)
- 社会(34170)
- 社会科(32495)
- 社会科学(32488)
- 基金项目(28915)
- 省(28103)
- 自然(27561)
- 自然科(26957)
- 自然科学(26947)
- 自然科学基金(26487)
- 资助(25012)
- 划(24844)
- 教育(24133)
- 编号(20109)
- 重点(18053)
- 部(17827)
- 发(17289)
- 成果(17159)
- 创(15793)
- 科研(15303)
- 教育部(15045)
- 创新(14895)
- 国家社会(14843)
- 计划(14717)
共检索到188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文雷 蔡宏波 吴宗柠 樊瑛
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将生产和贸易结合起来,定量刻画了各国国内增加值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同时,复杂网络方法的提出使得从全局角度研究全球贸易问题成为可能。本文构建了增加值贸易网络,发现其具有小世界属性和高集聚系数、负匹配系数等特征。通过节点中心度指标测度,本文对国家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进行了定量审视。最后,本文对国际贸易现状及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福耀 孟珊珊 冯阔
近年来,数字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本文结合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WIOD数据和USPTO数据库的国际专利数据,将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解构为国内增加值网络和国外增加值网络,分析了不同增加值网络的结构特征,检验了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对国际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中的PageRank中心度攀升趋势明显,但对比美国尚有差距;(2)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显著促进了国际创新活动,且其创新促进效应因行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3)研发要素跨境流动、贸易规模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是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影响国际创新活动的重要渠道。同时,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创新促进效应仅体现在制度环境水平高的国家。本研究为中国充分利用贸易网络枢纽地位优势,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慧慧 徐昊 王强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高端,充分释放自身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增加值贸易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鲁晨曦
国际贸易利益是衡量一国是否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参考价值指标之一。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增加值贸易依然是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较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而言,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测算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真实获利情况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显得更具实际意义。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文献中关于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的演进过程,归纳和评述了测算增加值贸易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林产品贸易利益研究存在的缺失,进而对中国林产品贸易获利情况重新进行审视,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新的定位。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贸易利益 林产品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本文首先构建包含三国情形的贸易网络理论模型,考察贸易成本及第三国效应对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然后采用2003~2018年全球增加值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各国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少数高、多数低”非匀质分布以及“动态演化、升降并存”格局,其中德国、中国和美国扮演核心国角色;双边贸易成本降低会促进一国贸易网络地位攀升,第三国间贸易成本提升会通过贸易转移形成促进作用,两者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均存在明显异质性;随着贸易网络地位向高分位点转变,第三国间贸易成本的影响会逐渐由贸易转移转为贸易创造。进一步将贸易成本分解后发现,贸易便利化的边际贡献强于贸易自由化,其中电子商务和制度环境便利化贡献较强。本文既厘清了贸易成本与贸易网络地位间的作用机制,也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中国迈向贸易强国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比美国低,但是分工地位攀升速度高于美国;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美国相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正向经济效应小于美国,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分工地位 增加值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比美国低,但是分工地位攀升速度高于美国;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美国相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正向经济效应小于美国,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分工地位 增加值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焕 常润岭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取得了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国家和经济体参与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形成越来越多的跨国价值链。通常情况下,价值链包括以下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分销和到达最终消费者。这些活动可以在同一公司或不同的公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枫 刘瑞翔
文章采用假设抽取的方法厘清了双边增加值贸易统计的三种主流指标,并结合生产侧与消费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核算指标,对现有增加值贸易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了补充。通过对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进行重新测算、比较和分解,发现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消费性功能大于生产性功能。单纯计算消费侧的贸易差额高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单纯计算生产侧的贸易差额又低估了中美贸易顺差,只有将生产侧与消费侧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生产侧的比重在上升,而消费侧的比重在下降。在行业层面,中国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更多的是包含在工业制成品中为美国的消费环节而非最终生产环节所吸收;在制造业内部,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消费侧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较为缓慢,技术密集型部门基于消费侧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在服务业部门,中美增加值贸易一直为逆差,但是在2013年和2014年,中美在最终品服务贸易环节的增加值贸易为顺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葛纯宝 于津平 刘亚攀
本文基于UNCTAD-Eora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SNA法和QAP法考察2003—2018年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联系日趋紧密、融合度逐渐加深,已形成以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和印度为中心的“多极化”分布格局和联结疏密差异明显但结构相对稳定的五大社团凝聚子群;各国的网络地位分布并非匀质,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居于“桥梁”和枢纽地位;各国地理相邻、共同语言、直接投资关系和产业结构差异可解释36%的贸易网络演变,这四者的积极作用具有阶段性的差异。据此,我国应从全局考量各国利益及关切,发挥中心联结作用,以投资促进贸易,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包容性融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UIBE GVC ADBMRIO2021数据库数据,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2007—2019年全球高端制造业国内增加值贸易网络,并对其格局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如下:一是网络的密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互惠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德、意、法等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二是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国内增加值迅猛增加;德国是该网络中的“领头羊”。三是该网络由北美社团、亚太社团和欧洲社团组成,并在社团演变中形成两个稳定结构:美加墨组成的“雁阵”结构和美中日组成的“三角”结构。四是GDP加和网、地理距离矩阵、共同语言矩阵、陆地相邻矩阵会影响该网络的发展,且人口数量差值矩阵和共同语言矩阵对细分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建勋 陈亚楠
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文章构建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探究了其整体结构及动态演化趋势,并实证检验了网络特征对全球价值链(GVC)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球贸易网络聚集度逐渐增强,制造业及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重心逐渐向东亚转移。(2)贸易网络特征能够显著提升GVC分工水平。具体来看,网络出度中心度对GVC分工的提升效应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和发展中国家更强,主要对前向参与GVC分工产生影响;而网络入度中心度的提升效应在高技术制造业和发达国家更强,主要对后向参与GVC分工产生影响;网络联系强度在发达国家作用更强;网络异质性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发展中国家更明显;金融危机爆发显著削弱了网络联系强度对GVC分工的提升效应。(3)贸易网络特征主要通过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三个渠道来促进GVC分工水平提升。文章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葛纯宝 袁小金 于津平 李娜
本文基于UNCTAD-Eora增加值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了2003—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空间溢出对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国家增加值贸易网络联系趋于紧密,已形成以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俄罗斯为核心且结构稳定的“多极化”分布格局;沿线各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呈现少数高、多数低的非匀质分布,相对地位变动具有阶段性特征。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既会直接促进本国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也会通过空间溢出促成邻近国家贸易便利化,从而间接更强积极影响本国网络地位。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直接与间接效应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段呈现明显异质性,其中相比于高网络地位国家,低网络地位国家贸易便利化直接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制度环境与海关环境便利化的直接与间接促进作用强于物理基础设施、商业规制和电子商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大中 魏如青 郑乐凯
本文采用KWW方法并基于2016版WIOD数据测算出中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增加值,以此为基础重新估算了2000-2014年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时期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总体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渐拉大;按要素密集度进行分类测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则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复杂度 贸易增加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大中 魏如青 郑乐凯
本文采用KWW方法并基于2016版WIOD数据测算出中国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增加值,以此为基础重新估算了2000-2014年中国及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时期内,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总体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渐拉大;按要素密集度进行分类测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则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巴西和印度。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复杂度 贸易增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制裁是否破坏了增加值贸易网络——基于全球制裁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
制造业服务化与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
“一带一路”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贸易合作的中心效应:网络地位与国内增加值出口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的演化分析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核算及网络特征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本地增加值率的WIOD测算及国际比较
贸易增加值口径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及国际比较
国际生产网络视角下的增加值贸易结构分析与主导因素识别——以中美双边贸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