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2)
- 2023(10391)
- 2022(8795)
- 2021(7924)
- 2020(6755)
- 2019(15222)
- 2018(14919)
- 2017(28981)
- 2016(15294)
- 2015(17285)
- 2014(16853)
- 2013(16885)
- 2012(15920)
- 2011(14569)
- 2010(14706)
- 2009(13570)
- 2008(13496)
- 2007(12011)
- 2006(10797)
- 2005(9755)
- 学科
- 济(64549)
- 经济(64475)
- 业(44504)
- 管理(44085)
- 企(34072)
- 企业(34072)
- 方法(30691)
- 数学(27086)
- 数学方法(26889)
- 贸(26726)
- 贸易(26717)
- 易(26081)
- 中国(19204)
- 农(18153)
- 财(17600)
- 技术(15714)
- 出(14960)
- 学(13117)
- 业经(13106)
- 制(13007)
- 银(12084)
- 银行(12032)
- 融(12002)
- 金融(12001)
- 农业(11787)
- 行(11614)
- 口(10569)
- 出口(10545)
- 出口贸易(10545)
- 环境(10235)
- 机构
- 大学(238075)
- 学院(235174)
- 济(105772)
- 经济(104051)
- 管理(87358)
- 研究(83561)
- 理学(76053)
- 理学院(75210)
- 管理学(74061)
- 管理学院(73654)
- 中国(62192)
- 科学(50565)
- 京(49587)
- 财(47841)
- 农(45088)
- 所(43491)
- 研究所(39787)
- 财经(38859)
- 业大(37885)
- 农业(36304)
- 中心(36270)
- 经(35551)
- 经济学(34241)
- 江(33317)
- 经济学院(31634)
- 北京(31055)
- 院(29785)
- 财经大学(29135)
- 范(28630)
- 师范(28219)
- 基金
- 项目(157346)
- 科学(122953)
- 基金(116579)
- 研究(109264)
- 家(104739)
- 国家(103968)
- 科学基金(86567)
- 社会(72335)
- 社会科(69007)
- 社会科学(68991)
- 基金项目(61651)
- 省(59026)
- 自然(56068)
- 自然科(54829)
- 自然科学(54805)
- 自然科学基金(53845)
- 划(51303)
- 教育(49480)
- 资助(47331)
- 编号(41177)
- 部(36154)
- 重点(35948)
- 发(33941)
- 创(33530)
- 成果(32616)
- 创新(31601)
- 国家社会(31540)
- 科研(30694)
- 教育部(30614)
- 计划(29774)
- 期刊
- 济(108004)
- 经济(108004)
- 研究(69736)
- 学报(42779)
- 中国(39716)
- 农(39342)
- 科学(37331)
- 财(33277)
- 大学(31478)
- 管理(30533)
- 学学(30116)
- 农业(27115)
- 融(22684)
- 金融(22684)
- 贸(21278)
- 国际(20043)
- 经济研究(19899)
- 财经(19101)
- 技术(18855)
- 教育(18302)
- 业经(17142)
- 问题(16591)
- 经(16431)
- 业(14784)
- 技术经济(12902)
- 商业(12379)
- 世界(12223)
- 科技(11986)
- 版(11184)
- 理论(10980)
共检索到34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众
文章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85—2007年数据,通过改进的LP模型,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仅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投入对我国的TFP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出口贸易通过专业水平、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渠道对我国TFP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技术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圆 陈亚丽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在实证部分利用环境技术专利数据构建国际和国内环保技术知识存量对中国经验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了国际前沿环保技术存在对中国的溢出与转移,并且帮助了工业废水和CO2的减排,而国际贸易正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路径,这体现出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的实现途径,同时国内的相关技术存量促进了对溢出技术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还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重视同样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起到了积...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 环境技术知识存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文章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各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增加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中西部地区由于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产生影响,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应该实施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基于比较优势。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溢出 人力资本 创新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舜佳 李霞
传统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研究忽略了对外贸易知识溢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嵌入知识溢出变量,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属性将其在空间维度扩展成非线性结构,检验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环境技术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及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二分性。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辖域内、外经济增长同时构成倒U型关系,但人均收入水平还未逾越能激发清洁生产技术自主创新的"拐点";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的环境技术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辖域内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生产规模效应大于非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为负;非物化型知识跨区域溢出在辖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引致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外贸易环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王群伟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能够促进一国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已被诸多学者所证实。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中国各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检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孔伟杰
国际贸易和FDI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正处于对外贸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的阶段,FDI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敏感度更高。国内R&D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外溢和扩散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推力。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然偏低,执法力度薄弱,削弱了我国对国外FDI技术溢出的吸收水平,影响了外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国际贸易使国外R&D的外部性扩展到国内,于是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突破单一国家的限制,国际贸易成为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由Coeand Helpman开创的通过构造"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以国际R&D溢出分析框架研究贸易的技术溢出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层面,学者们从计量方法、国外R&D测算、溢出渠道、溢出条件几个方面拓展了CH模型;中观层面,国内外行业内、行业间的R&D溢出得到区分和比较,行业的技术特征对溢出效果的影响得到关注;微观层面,研究的结论相当多元,难于得出进出口贸易提高企业生产率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从价值生产角度出发,构建了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检验国外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内研发支出能够减小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单位美元包含的劳动时间差距,改善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间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状态,而且改善程度大于通过进口方式吸收国外技术溢出获得的技术进步;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也可以缩小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然而其系数不显著;通过出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值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反而增大。加入人力资本后,这3个变量系数符号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利益分配失衡 R&D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徐磊
本文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了北美等八大区域工业制品部门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大区域均能通过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Jaumotte(1999)和Connolly(2003)等文献结论不同,俄罗斯、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对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产出及GDP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有较大冲击,并会加大我国的贸易逆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GTAP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保庆 黄繁华
本文从国际贸易结构与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扩展了Coe和Helpman模型,并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了APEC17个成员的生产率增长,得出了以下结论:(1)高R&D投入显著促进了其生产率的增长,低R&D投入未能显著促进其生产率的增长;(2)货物贸易R&D溢出渠道未能促进本国生产率的提高,而服务贸易R&D溢出渠道则促进了本国生产率的提高;(3)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效应不利于生产率的增长;(4)知识产权保护与本国R&D的协同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其与货物贸易R&D溢出的协同效应未能显著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与服务贸易R&D溢出的协同效应总体而言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发展中经济体不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平,朱钟棣
Using the Method of Panel Analysis,the Article Estimate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the Result Shows Both the Export' Positive Threshold Effect And the Import' Negative Threshold Effect Exist,And Market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re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Chines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Have the Limited Use on Improving the Technology.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 籍丹宁 刘黎明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危机。文章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研究中,通过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企业对其进行反向技术模仿,为资源型城市获取技术进步赢得后发优势。通过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进而提高资源型城市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资源型城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辉煌
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数据,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三种不同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国内行业的R&D支出未能产生有效的激励效应,而贸易开放和R&D支出对TFP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贸易开放对国内行业所形成的国际竞争没能对TFP增长率产生积极作用;技术溢出是贸易开放影响TFP增长的唯一渠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洪庆
本文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与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是我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