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4)
- 2023(11896)
- 2022(10381)
- 2021(9665)
- 2020(8585)
- 2019(19877)
- 2018(19739)
- 2017(38365)
- 2016(20553)
- 2015(23476)
- 2014(23586)
- 2013(23010)
- 2012(21270)
- 2011(18920)
- 2010(19007)
- 2009(17685)
- 2008(17518)
- 2007(15601)
- 2006(13196)
- 2005(11733)
- 学科
- 济(83707)
- 经济(83607)
- 管理(61350)
- 业(56461)
- 企(46919)
- 企业(46919)
- 方法(42400)
- 数学(37203)
- 数学方法(36723)
- 财(25338)
- 贸(24412)
- 贸易(24400)
- 易(23695)
- 农(22130)
- 中国(20451)
- 业经(16935)
- 地方(16510)
- 制(15769)
- 学(15741)
- 务(15220)
- 财务(15172)
- 财务管理(15132)
- 农业(14170)
- 企业财务(14026)
- 融(13328)
- 金融(13325)
- 理论(13268)
- 银(13185)
- 银行(13159)
- 和(12722)
- 机构
- 大学(289973)
- 学院(288977)
- 济(123182)
- 经济(120735)
- 管理(114636)
- 理学(98927)
- 理学院(97963)
- 管理学(96377)
- 管理学院(95832)
- 研究(91849)
- 中国(70501)
- 京(59108)
- 财(57961)
- 科学(53594)
- 财经(45920)
- 中心(44889)
- 所(44696)
- 农(44530)
- 江(43377)
- 经(41598)
- 业大(40986)
- 研究所(40350)
- 经济学(38123)
- 北京(36491)
- 范(36230)
- 师范(35882)
- 农业(35057)
- 经济学院(34748)
- 州(34395)
- 财经大学(34050)
- 基金
- 项目(192705)
- 科学(151915)
- 研究(141891)
- 基金(141057)
- 家(121468)
- 国家(120516)
- 科学基金(104306)
- 社会(90453)
- 社会科(85961)
- 社会科学(85939)
- 省(74817)
- 基金项目(74539)
- 自然(67203)
- 教育(66232)
- 自然科(65690)
- 自然科学(65671)
- 自然科学基金(64475)
- 划(62906)
- 资助(58316)
- 编号(58124)
- 成果(47147)
- 部(43860)
- 重点(43187)
- 发(40856)
- 创(40322)
- 课题(39074)
- 教育部(38176)
- 科研(37781)
- 创新(37732)
- 国家社会(37565)
- 期刊
- 济(129063)
- 经济(129063)
- 研究(82439)
- 中国(50752)
- 财(47328)
- 学报(41413)
- 管理(40059)
- 农(38939)
- 科学(37577)
- 大学(32106)
- 学学(30128)
- 教育(28092)
- 融(26538)
- 金融(26538)
- 农业(26205)
- 技术(25870)
- 财经(22144)
- 经济研究(21469)
- 业经(21205)
- 贸(19889)
- 经(19030)
- 问题(18524)
- 国际(17927)
- 统计(14392)
- 技术经济(14317)
- 业(14246)
- 商业(14017)
- 理论(13980)
- 图书(13939)
- 财会(13821)
共检索到42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青龙 伍世安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新进展表明: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在内的"全成本"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在以"国际贸易的全成本"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中,一国政府应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理性与长期理性的相容和统一为目标,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本手段,同时扮演"守夜者""规制者""调节者""守望者"等四大角色,从而谋求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全成本 比较优势 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张为付
针对"全成本塑造比较优势"之命题,夏先良(2011)认为这是对国际比较优势规律的误解。事实上,国际贸易活动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流通环节,不仅影响价值实现,而且参与价值创造。经济学中的成本是使用或耗费资源要素的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最高代价。从内涵看,"全成本"是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全成本"是以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既是一种机会成本,也是一种国际(必要)成本,从"全成本"视角来分析比较优势和国际价值,可发现它们是统一的。为了实现贸易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在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充分将交易外部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利华
阐述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内涵以及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活动竞争与盈利的影响,剖析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中运输、仓储、清关、汇兑风险等成本的若干控制关键点,给出优化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物流成本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丙志
一部国际贸易学说史,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的思想史.本文以国际贸易与政府行为为主线,对西方有关经济贸易理论进行了总体考察分析,以便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各种经济贸易理论,并以政府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经济贸易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齐欣 孙凤洋
文章利用包含225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1995—2016年货物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了世贸组织成员方加入政府采购协定(GPA)对贸易的影响。文章认为,加入GPA对WTO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GPA是WTO框架下的诸边协定之一,目标是促进各成员方深度开放,扩大国际贸易。实证结果表明加入WTO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加入GPA会进一步强化WTO的贸易促进作用。从贸易边际分析来看,加入WTO会扩展成员方贸易广度,而加入GPA则会同时增加成员方贸易广度和贸易深度。从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加入GPA促进贸易的影响来看,加入GPA对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贸易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同时,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也是有条件的,贸易双方同时加入GPA可以促进贸易发展,但是仅单边加入GPA的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从内涵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代际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表明,国际贸易的动因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本质是比较成本优势,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的"硬核"在于"比较之比较",其...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的全成本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青龙
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的最新进展表明,比较优势理论的要素基础需要进一步广义化。一个国家要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除了考虑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制度、生态环境等要素也不可或缺。基于广义要素的成本可定义为"全成本",它是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的动态开放系统。"全成本"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全成本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罗丙志
战后经济思想中主张政府干预与限制政府干预的争论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国际贸易中的政府行为思想也表现出同样的状况。本文主要对战后对现实中的政府行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几种主张政府干预国际贸易活动的经济思想略作归纳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力波 汤维祺
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关于自由贸易的争议也变得空前激烈。国际贸易是否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领域颇具争议的问题之一,而在当下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合理性的探究尽管触及了经济增长问题,但在贸易静态收益理论的框架下,国际贸易究竟是否会促进一国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各个国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究竟偏向于出口部门还是进口部门,也取决于各种贸易政策对各个部门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现有针对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和分析总结,明确指出了目前各种看似矛盾的实证证据背后的理论和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振华 杨晓明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贸易被指责为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之一,甚至连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也受到质疑。本文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国际贸易,而是由于环境成本没有内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失灵。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实现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而环境成本内在化又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些重要影响。
关键词:
环境成本内在化 国际绿色贸易 成本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烈
大国力量的消长与国际贸易政策走势的历史考察任烈(财政部税政司)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以来,掀起了向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GATT体制靠拢,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强大浪潮。尤其是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临近复关之际,呼声更是高涨。与此同时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晓凤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在形成整体性演进中,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及高利润产业,呈现了动态上同构的加速趋势。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风起云涌。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青龙
成本是使用或耗费各类资源要素而引起的代价或价值牺牲。形成成本的资源要素具有本质上的有用性、数量上的稀缺性、归属上的产权性和计量上的价值性。导致成本发生的经济资源不仅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管理等传统要素,而且包括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新兴要素,成本的承担主体可能有企业、政府、社会乃至后人,其他支付方式包括货币或非货币支付、直接或间接支付、自己(本国)或他人(他国)支付等。从本质上说,国际贸易是产权的跨国(或地区)转移,它会通过种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各国的生产、消费、经济社会制度、资源要素流动、生态环境乃至今人和后人的生活水平,其间发生的成本包括了由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构成的...
关键词:
成本 要素 国际贸易 全成本 比较优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樊晓云
通过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贸易成本及国际贸易成本内容的分析,指出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并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物流网络四个方面阐述了其促进机制。最后提出了发展国际物流、降低国际贸易成本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