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4)
- 2023(15260)
- 2022(12927)
- 2021(12109)
- 2020(9959)
- 2019(23129)
- 2018(22465)
- 2017(42615)
- 2016(22425)
- 2015(25450)
- 2014(25021)
- 2013(24645)
- 2012(23060)
- 2011(20943)
- 2010(20961)
- 2009(18958)
- 2008(18426)
- 2007(15687)
- 2006(13783)
- 2005(12568)
- 学科
- 济(104078)
- 经济(103966)
- 管理(58927)
- 业(58579)
- 企(46463)
- 企业(46463)
- 方法(43912)
- 数学(38179)
- 数学方法(37769)
- 中国(31835)
- 贸(26883)
- 贸易(26864)
- 农(26702)
- 易(26087)
- 地方(24282)
- 财(22141)
- 业经(21913)
- 学(18792)
- 农业(17879)
- 融(17602)
- 金融(17601)
- 制(17121)
- 银(16608)
- 银行(16583)
- 行(16133)
- 环境(15490)
- 和(14984)
- 理论(14766)
- 发(14601)
- 技术(14508)
- 机构
- 大学(321007)
- 学院(318641)
- 济(144805)
- 经济(142381)
- 管理(121650)
- 研究(115077)
- 理学(104834)
- 理学院(103616)
- 管理学(102017)
- 管理学院(101421)
- 中国(88243)
- 京(68213)
- 科学(65897)
- 财(63743)
- 所(56509)
- 中心(51565)
- 研究所(51379)
- 财经(50957)
- 农(49060)
- 经(46740)
- 经济学(45986)
- 江(45090)
- 北京(43512)
- 业大(43068)
- 范(42597)
- 师范(42198)
- 院(41615)
- 经济学院(41412)
- 财经大学(38225)
- 农业(38209)
- 基金
- 项目(213578)
- 科学(170852)
- 基金(158795)
- 研究(157885)
- 家(138772)
- 国家(137356)
- 科学基金(118113)
- 社会(103898)
- 社会科(98750)
- 社会科学(98727)
- 基金项目(82779)
- 省(80004)
- 自然(74262)
- 自然科(72598)
- 自然科学(72579)
- 教育(72097)
- 自然科学基金(71317)
- 划(68545)
- 资助(64794)
- 编号(61621)
- 发(50496)
- 成果(49897)
- 部(48871)
- 重点(48562)
- 创(44970)
- 国家社会(44524)
- 课题(42955)
- 教育部(42624)
- 创新(42115)
- 科研(41026)
- 期刊
- 济(157846)
- 经济(157846)
- 研究(99287)
- 中国(63939)
- 管理(46863)
- 财(46788)
- 学报(46267)
- 科学(45565)
- 农(45236)
- 大学(36361)
- 学学(34181)
- 教育(33673)
- 农业(31501)
- 融(31283)
- 金融(31283)
- 技术(27555)
- 经济研究(26995)
- 财经(25450)
- 业经(24766)
- 贸(23398)
- 经(22122)
- 国际(22099)
- 问题(21899)
- 世界(18545)
- 业(17851)
- 技术经济(15447)
- 商业(14741)
- 统计(14583)
- 科技(13768)
- 理论(13696)
共检索到485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卫华
从生产条件到贸易条件,比较优势理论都不适宜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关系。决定两类国家之间分工格局和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差距。在由此决定的分工和贸易关系中,存在着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惯性。我国必须通过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缩小国内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加大教育和科技投资等方能使自己摆脱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技术实力 先发优势 后发劣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的综述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虽然可能会使其贸易条件恶化或受损,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当前国际贸易存在着两种趋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不管是哪一种趋势都体现了各国的国家利益,但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而且必须要从动态上考虑。本质上,发展中国家应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创造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剑平
环境要素的流动性决定了国际间环境问题与贸易的有机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由来已久,只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环境问题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日益突出,也成为当今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自由贸易的发展影响着生态环境,人们为保护环境而制定的政策、法规又会影响贸易的发展。当然,贸易不是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而是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尚未增加环境成本所产生的市场失灵是环境恶化的致因。但是,在以往的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北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卫平 程大为
三、贸易壁垒新特点和影响分析 今天世界经济的重要特点除了高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之外,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就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中,逆经济全球化进程而动的。 (一)全球化中贸易壁垒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经济中要素、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珏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自己的保护主义所寻求的借口和托词。它虽然在产业适用性和国家适用性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该政策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的良好佐证。我国应该在市场培育、制度建设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强化,以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卫平 程大为
乌拉圭回合后,发达国家在降低常规关税的同时,却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实施贸易壁垒。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部门壁垒和贸易保护措施的使用。本文在介绍发达国家现有贸易壁垒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达国家得以实施贸易壁垒的实力基础,并对发达国家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了具体分析。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在政策制度框架内和从实际操作角度进行反壁垒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贸易壁垒 发展中国家 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优德
当前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它们之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相对增强 ;(2 )磋商协调是发达国家贸易关系的主旋律 ;(3 )区域贸易合作发展活跃 ;(4)贸易摩擦烽烟四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刘建洲
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两者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试图解释发达国家间日益增长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研究表明,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内贸易同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新贸易理论与其政策分析对发展中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和制定贸易政策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唐志鹏
利用Eora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测算全球189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进出口情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流动趋势与行业特征。研究发现:1)发达国家(地区)是全球主要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进口地,而发展中国家(地区)则是主要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地,2000—2015年发展中国家(地区)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量不断增长,2015年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全球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总量的95%左右。2)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法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的隐含碳净出口比重在50%至90%以上。3)从行业上看,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发达国家(地区)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均主要集中于电、煤气和水,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产品,运输业,采矿和采石,电气机械等行业,主要行业的中间产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流动多数高于最终产品。发展中国家(地区)替发达国家(地区)承担着全球主要的碳排放生产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隐含碳流出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发展刻不容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唐志鹏
利用Eora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测算全球189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隐含碳进出口情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地区)增加值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流动趋势与行业特征。研究发现:1)发达国家(地区)是全球主要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进口地,而发展中国家(地区)则是主要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地,2000—2015年发展中国家(地区)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量不断增长,2015年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全球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总量的95%左右。2)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法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的隐含碳净出口比重在50%至90%以上。3)从行业上看,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发达国家(地区)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均主要集中于电、煤气和水,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产品,运输业,采矿和采石,电气机械等行业,主要行业的中间产品增加值贸易隐含碳净流动多数高于最终产品。发展中国家(地区)替发达国家(地区)承担着全球主要的碳排放生产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隐含碳流出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发展刻不容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在理论上有明显的反映。各种用科技发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变化的理论应时而生。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关于人力技能重要性的论点、基辛的人力技能理论、肯林的人力资本理论、基辛和格鲁伯等人的研究开发要素说、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等就是这方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1991年4月,亚里山得洛(瑞士国际研究生院)及谢斯波里(意大利保科纳大学)受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委托撰写和发表的“国际贸易技术差距理论”小册子,主要讲北(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南(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及其对贸易和技术转让的影响。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而,尤其使我们感到兴趣。所以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贸易与环境的论争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有关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影响却很少去论及。谈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时,通常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环境意识差、环境标准低、环保设备落后等。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固然有由于贫困引起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但是长期以来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传统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南
本文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本出发点,介绍了新国际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特别突出了它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意义,指出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并有可能结合自身条件和具体的市场结构特点,通过实施一定的“战略贸易政策”,发挥各种类型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加速其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整体经济的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灿华 朱志伟
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内部就业结构存在刚性约束和发达国家间博奕所形成的囚徒困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应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并建立一个类似“发展中国家贸易部长会议”的常设机构来协调各个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形成合力以改变这种状况。
关键词:
刚性 均衡 禀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东华
新自由主义思潮虽然源于古典自由主义,但将其推向极端化,要求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或约束尽可能少的自由,从而为监管不力、有毒金融衍生品泛滥等各种错误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为祸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整个世界。因此,应该客观辩证地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改革之路,坚决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和渗透。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金融危机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