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8)
2023(8903)
2022(7332)
2021(6494)
2020(5045)
2019(11741)
2018(11421)
2017(21309)
2016(11086)
2015(12702)
2014(12931)
2013(12803)
2012(12538)
2011(11674)
2010(12250)
2009(11138)
2008(11100)
2007(9984)
2006(9212)
2005(8776)
作者
(34443)
(28812)
(28733)
(26936)
(18573)
(13817)
(12984)
(11222)
(10837)
(10340)
(9846)
(9527)
(9432)
(9389)
(9098)
(8954)
(8632)
(8424)
(8285)
(8210)
(7515)
(7146)
(7017)
(6680)
(6507)
(6409)
(6364)
(6358)
(5929)
(5751)
学科
(58796)
经济(58741)
(31778)
管理(30097)
(24502)
企业(24502)
(20754)
贸易(20740)
(20063)
地方(18831)
中国(18786)
方法(18011)
(15799)
技术(15052)
业经(14270)
数学(14038)
数学方法(13926)
(11864)
金融(11864)
农业(10935)
(10829)
(10416)
银行(10399)
(10353)
地方经济(10338)
(10251)
理论(9710)
环境(9122)
(8974)
(8864)
机构
学院(173794)
大学(171365)
(80081)
经济(78550)
研究(67169)
管理(61737)
理学(51429)
理学院(50820)
中国(50516)
管理学(50137)
管理学院(49813)
科学(38224)
(37937)
(34551)
(33853)
研究所(30987)
中心(29051)
(28024)
(27500)
财经(25983)
经济学(24993)
(24798)
北京(24744)
师范(24565)
(24304)
(23471)
业大(22822)
(22546)
经济学院(22479)
农业(21724)
基金
项目(106069)
科学(82991)
研究(81972)
基金(74186)
(64034)
国家(63466)
科学基金(53220)
社会(52258)
社会科(49753)
社会科学(49747)
(42365)
基金项目(38051)
教育(36713)
(34947)
编号(33492)
自然(30784)
资助(30281)
(30062)
自然科(30039)
自然科学(30033)
自然科学基金(29472)
成果(27870)
发展(24840)
重点(24745)
课题(24531)
(24417)
(23469)
(23192)
国家社会(21797)
创新(21746)
期刊
(97596)
经济(97596)
研究(58974)
中国(40375)
(27160)
管理(25189)
学报(23766)
(23536)
教育(23293)
科学(23232)
(19448)
金融(19448)
农业(19311)
大学(18434)
技术(17973)
学学(17176)
(16577)
经济研究(16516)
业经(16435)
国际(16409)
问题(13949)
财经(12784)
世界(11296)
(11244)
(10525)
技术经济(10265)
(9532)
论坛(9532)
商业(9461)
科技(9172)
共检索到28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郭界秀  
贸易理论的发展以技术差异分析为起点,立足于解释贸易和增长间现实联系,但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技术的忽略却导致贸易利益的解释偏于狭隘。笔者基于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的需要,分析了技术从被忽略到外生处理的原因和局限,探究了现实经济驱动下技术内生化的路径。笔者认为只有把技术与要素禀赋差异、规模经济结合起来,国际贸易理论才可能对贸易动因、贸易模式变动、动态贸易利益等问题做出全面客观的解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技术壁垒具有合理性与贸易保护的隐蔽性。因此,目前影响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使用比例和频率不断提高,而且有从贸易领域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展的趋势,以及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技术壁垒也呈水涨船高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的综述表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虽然可能会使其贸易条件恶化或受损,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当前国际贸易存在着两种趋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不管是哪一种趋势都体现了各国的国家利益,但这种利益不仅要从静态上估计,而且必须要从动态上考虑。本质上,发展中国家应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创造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铭  刘仲英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该体系拓展了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建构,以专业化与分工为基础,引进外生交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市场组织与层系等参数,可使得国际贸易在经济中的产生内生化,并由此形式化贸易的发展历程,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建立统一的基础,克服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框架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具有不同基础的理论困难,提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全新思路,对21世纪全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国际贸易的深刻影响在理论上有明显的反映。各种用科技发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和变化的理论应时而生。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关于人力技能重要性的论点、基辛的人力技能理论、肯林的人力资本理论、基辛和格鲁伯等人的研究开发要素说、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说、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等就是这方面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1991年4月,亚里山得洛(瑞士国际研究生院)及谢斯波里(意大利保科纳大学)受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委托撰写和发表的“国际贸易技术差距理论”小册子,主要讲北(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南(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及其对贸易和技术转让的影响。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而,尤其使我们感到兴趣。所以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建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领域,由于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要求会增加企业成本支出、影响市场竞争能力,更多的企业和政府日益关注源于环境保护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同时,随着国际贸易关税壁垒的不断削弱,借口保护环境阻碍贸易自由化的现象日趋普遍.环境保护要求作为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渐加强。本文试图从分析国际贸易与来自环境的挑战出发、剖析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问题的种种表现。并综述关贸总协定(GATT)为使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所做的努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冷崇总  
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地利用技术壁垒来限制商品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受技术壁垒的狙击,我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障碍,受限商品越来越多,出口商品市场萎缩,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被削弱。要突破技术壁垒障碍,必须高度关注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壁垒的研究,做到善谋对策,采取措施,主动出击,积极应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铮  
●《国际贸易技术条例及标准的运用》一文,着重对GATT中《技术贸易壁垒协议》对各缔约国在订立、采纳和实施技术条例和标准方面作出的原则性规定作了介绍,并就如何制定、完善我国技术条例和标准以及它在复关后如何为我国的外贸事业服务与应注意的问题,也作了论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白树强  
世贸组织(WTO)的诞生是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涉及整个世界贸易格局的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产生的经济理论基础及其对贸易政策的影响,以希冀加深对现行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解。一、关贸总协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凡  
萨缪尔森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美国原来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里的技术进步,会导致美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和福利的下降。但从现实数据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扩大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从长远看,中国基于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纵向对外贸易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而基于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横向贸易的地位将逐渐上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智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及其相关实证研究,是最近10余年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重要进展。本文介绍近五六年来该理论与相关实证研究中出现的三个新的发展方向:(1)与企业产品质量相结合,解释经典Melitz(2003)模型所不能解释的实证研究方面的一些发现;(2)与企业产品多样化相结合,研究企业贸易产品的范围、组合与转换、广度与深度,及其他相关问题;三是与企业内贸易相结合,研究企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及其与企业间贸易的区别。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裴长洪  
以“里昂惕夫反论”为契机,战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对战后西方理论界出现的已较为完善的、影响较大的产品技术周期理论、新产品生产的技术阶段论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国际分包理论,以及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等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正军  
本文对70年代以来在西方贸易理论界较为流行的新李嘉图主义理论及该理论对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对H—O—S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较为系统地介绍。认为它是一种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同时对其不足也作了一些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英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 ,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经典 ,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也一直将其作为确定本国进出口结构的原则。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于是战略贸易理论取而代之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为适应新形势 ,应将战略贸易理论作为确定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依据 ,把战略重心放在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上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钟乃仪  
企业活动的国际化在东亚日渐形成的国际分工体制中是个极其重要的关键因素,探索其为何要走向国际化,对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显然具有适时和现实的实践意义。在当前分工最活跃的东亚地区,这些理论的新发展正在被实践所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