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3)
2023(9228)
2022(7983)
2021(7373)
2020(6645)
2019(15849)
2018(16057)
2017(31002)
2016(16814)
2015(19663)
2014(20001)
2013(19738)
2012(18285)
2011(16583)
2010(17123)
2009(16035)
2008(16030)
2007(14646)
2006(12505)
2005(11229)
作者
(50880)
(42445)
(42423)
(40464)
(26971)
(20548)
(19631)
(16835)
(15762)
(15293)
(14370)
(14268)
(13492)
(13479)
(13424)
(13197)
(13188)
(12644)
(12467)
(12211)
(10616)
(10527)
(10501)
(9756)
(9671)
(9592)
(9493)
(9464)
(8610)
(8467)
学科
(73876)
经济(73818)
管理(44031)
(42519)
方法(40806)
数学(36072)
数学方法(35367)
(34795)
企业(34795)
(22926)
贸易(22918)
(22246)
(17732)
中国(16356)
(16168)
(15387)
业经(13319)
地方(13250)
理论(13142)
(11517)
(11319)
(11240)
金融(11237)
农业(11196)
(10528)
银行(10502)
(9968)
(9930)
财务(9912)
财务管理(9879)
机构
学院(250441)
大学(250380)
(103735)
经济(101486)
管理(95334)
研究(82826)
理学(82221)
理学院(81285)
管理学(79361)
管理学院(78918)
中国(62903)
(53469)
科学(52050)
(44969)
(43062)
(42310)
研究所(39253)
中心(38474)
业大(38395)
(37165)
财经(36140)
北京(33923)
农业(33773)
(32572)
经济学(31819)
(31796)
师范(31474)
(29995)
(29822)
经济学院(28965)
基金
项目(162993)
科学(126175)
基金(116704)
研究(116122)
(102097)
国家(101362)
科学基金(85916)
社会(70464)
社会科(66981)
社会科学(66958)
(64002)
基金项目(60608)
自然(57287)
自然科(56000)
自然科学(55985)
教育(55100)
自然科学基金(54882)
(54170)
资助(51110)
编号(48329)
成果(39161)
重点(37098)
(36075)
(34374)
课题(33314)
(33236)
科研(31939)
创新(31159)
大学(30676)
教育部(30527)
期刊
(107657)
经济(107657)
研究(68874)
中国(45163)
学报(39510)
(36870)
科学(35141)
(34748)
管理(33284)
大学(29564)
学学(27859)
教育(26309)
农业(25283)
技术(24803)
(20647)
金融(20647)
经济研究(18506)
(17912)
统计(17238)
业经(17218)
财经(16863)
国际(16760)
问题(15380)
(15016)
(14666)
(14458)
决策(13958)
技术经济(13811)
商业(12519)
图书(12046)
共检索到365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树全  
文章基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核函数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RSCA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树全  
基于联合国 COMTRADE 数据库提供的 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和马尔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 RSCA 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红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慧娟  梁珂珂  廖义军  
随着全球化发展形势的持续深入,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重点经济产业,跨境电商贸易比例开始日益提高。而我国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当地农业产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产品品质以及市场化优势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具有十分突出的竞争力。农产业发展对于贵州农村地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思慧   谭畅   肖艳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和地位。首先,通过绘制贸易空间结构分析了中国向美国出口的ICT产品种类。其次,通过应用头尾断裂法和绘制希尔伯特曲线,对ICT产品分类的重要性进行了空间模式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稳定,产品贸易变化程度均匀,存在贸易增长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产品看,“重量≤10kg的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在中美ICT产品贸易中表现出极其重要和稳定的特征。通过位序-规模法发现,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典型的重尾分布特征,78%的尾部产品对于保持和巩固ICT产品贸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22%的头部产品在中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间网格分布看,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艳   刘思慧  
在全球进入数字技术驱动和引领的创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贸易实力的重要标志。以2003—2022年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空间模式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中美ICT产品贸易的特征和地位。首先,通过绘制贸易空间结构分析了中国向美国出口的ICT产品种类。其次,通过应用头尾断裂法和绘制希尔伯特曲线,对ICT产品分类的重要性进行了空间模式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中美ICT产品双边贸易结构稳定,产品贸易变化程度均匀,存在贸易增长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产品看,“重量≤10kg的便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在中美ICT产品贸易中表现出极其重要和稳定的特征。通过位序-规模法发现,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典型的重尾分布特征,78%的尾部产品对于保持和巩固ICT产品贸易结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22%的头部产品在中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空间网格分布看,中美ICT产品贸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晖  曾鹦  
着重分析了多种智能化管理模型的特点,并以扩展行为网络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国际贸易多式联运的智能化管理方案,为国际贸易的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祎  韩厦  
随着信息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给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我国加入WTO和政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小碧  
基于职业中间商在特定城市空间嵌入性生发与集聚的特征事实,本文重点关注模型化国际贸易模式演进对地区城市化的促进效应,揭示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及转换条件。研究发现,由专业化经济程度与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带来的职业中间商空间集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中介化与嵌入化发展,由此推动了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城市化、消极城市化和积极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当专业化经济程度低于一定的临界水平时,地区将处于与自给自足结构相适应的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存在专业化经济且大于临界水平,如果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小于临界值Zg*,那么职业中间商难以生发和集聚,地区将进入与直接型贸易模式相适应的"消极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专业化经济程度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晓凤  
传统要素驱动贸易模式存在着内生的摩擦因素,而技术驱动贸易模式展示了国际贸易的新型合作、超越了传统要素的限制、创造了新型贸易的双赢。因此,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方法就是要通过加速科学技术的扩散和建立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等途径实现贸易模式从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君斐  蒋紫文  
"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情境训练教学模式旨在将工作和学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工学结合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情境训练教学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课程教学运行机制,实现教学过程真实性、能力培养直接性和教学管理企业性。
[期刊] 物流技术(装备版)  [作者] 王成林  刘艳  王又军  陈薇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云技术对传统服务方式创造了新的机遇,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产业,在引入新技术、新理念的基础上可以提升自身的产业服务能力。这需要参与的企业转变自身的经营思路,创新业务模式,实现新的以信息流为牵引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对于复杂的国际贸易物流更需要提升供应链的协同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以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供应链中虽然强调的是信息共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静  黄心纯  
在国际商务类专业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基于此目的,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中,面对MOOCs对高职教育带来的冲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云资源等探索来达到目标,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新的教学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本文使用SITC(Ⅱ)四位数数据考察了中国1987年至2012年间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表明:2012年与1987年相比,中国总体对外贸易模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动态性是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且,其它(非农)初级产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最强,大宗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模式的动态性次之,高价值农产品对外贸易模式动态性最弱。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不具有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特征,动态和演进的对外贸易模式理论更适合解释和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