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5)
2023(20206)
2022(17169)
2021(16124)
2020(13484)
2019(30951)
2018(30640)
2017(59065)
2016(32028)
2015(35868)
2014(35473)
2013(35122)
2012(32246)
2011(29128)
2010(29480)
2009(27843)
2008(27340)
2007(24139)
2006(21897)
2005(19706)
作者
(89510)
(74524)
(74022)
(70671)
(47500)
(35395)
(33691)
(28986)
(28258)
(26819)
(25301)
(25086)
(23911)
(23583)
(23216)
(22661)
(21982)
(21720)
(21421)
(21345)
(18608)
(18366)
(17847)
(17092)
(16661)
(16661)
(16652)
(16578)
(15124)
(14673)
学科
(133148)
经济(132981)
(108530)
管理(98192)
(89076)
企业(89076)
方法(56695)
(50507)
数学(46189)
数学方法(45699)
(38767)
中国(37859)
业经(36808)
农业(33488)
(30852)
贸易(30837)
(30008)
(29336)
地方(25518)
(24522)
财务(24450)
财务管理(24415)
(23941)
企业财务(23054)
理论(22873)
(22718)
技术(22312)
(22254)
(22196)
银行(22156)
机构
学院(452301)
大学(449058)
(195279)
经济(191464)
管理(179341)
研究(155714)
理学(153458)
理学院(151911)
管理学(149710)
管理学院(148878)
中国(122235)
(95604)
(91025)
科学(90069)
(78786)
(77594)
财经(70979)
中心(70468)
研究所(69839)
(68073)
业大(65176)
(64668)
北京(60845)
农业(60431)
经济学(58417)
(58003)
师范(57579)
(55944)
(54211)
经济学院(52660)
基金
项目(295100)
科学(233547)
研究(222597)
基金(215013)
(185247)
国家(183583)
科学基金(158384)
社会(142770)
社会科(135131)
社会科学(135096)
(113769)
基金项目(112579)
教育(101239)
自然(99529)
自然科(97178)
自然科学(97157)
自然科学基金(95440)
(94682)
编号(91811)
资助(88365)
成果(75407)
(66607)
重点(65632)
(64156)
课题(62723)
(62295)
国家社会(59026)
创新(57723)
教育部(57652)
人文(56474)
期刊
(224282)
经济(224282)
研究(141824)
中国(90774)
(76384)
(70668)
管理(68204)
学报(64554)
科学(62211)
农业(51600)
大学(50423)
教育(50193)
(48011)
金融(48011)
学学(47451)
技术(39270)
业经(39206)
经济研究(35568)
财经(34865)
(30084)
问题(29856)
(27401)
(27275)
国际(24841)
技术经济(23364)
世界(23311)
现代(21283)
理论(20685)
(20613)
商业(20455)
共检索到695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赵天惠   林发勤   刘梦珣  
在面临国际贸易的外部风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下,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国际农业市场的深度融合,在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回顾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压力和减“黄”增“绿”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减“黄”增“绿”改革多方面的预期政策效果:通过补贴措施推进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并渐进式下调托市价格的政策组合,将在提升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的同时提高生产收益保障水平和预期经济福利,保障国际贸易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基于适应国际贸易规则并保障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考虑,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应继续推进渐进式的减“黄”增“绿”改革,在“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方向下向国际化、市场化、精准化的方向转变,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国内农业支持政策设计,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国强  
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于1994年4月15日由谈判各方签字,已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我国在1986年提出恢复我国在GATT的合法席位后,全面参加了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且目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农业发展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压力与动力同在,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就这些影响的积极意义而言,那就是中国农业将有可能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与引导下,引发在结构上、技术上、制度上的一场革命,由一个以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农业,改造成为建立在市场制度上的商品农业,进而成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现代化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蒲文彬  
中国入世已3年多,从农产品的贸易现状来看,贸易顺差进一步减少,直至 首次出现2004年的逆差,因而,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值得关注。而农产品竞争 力的强弱与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密切相关,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大力调整 和优化中国的国内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立新  
当前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国有资产持有者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矛盾。二是外贸企业普遍无实业基础。三是现代企业中契约劳动和受雇支薪制度与按资分配的矛盾。今后外贸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现有外贸企业的国有资产实行重组,企业按多元化利益主体结构,组建一批以资产为纽带,以金融为中介,以收购、兼并、联合为基本途径,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集科工贸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社和中小型的外贸企业组织机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伟茜  
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合作形式正飞速发展,双边合作、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新形式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国际环境,国际农产品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发达国家凭借其产业优势主导国际贸易组织的发展,致使中国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本文通过阐述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研究国际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艳英  郁志英  
以国际贸易框架为出发点,分析我国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未来发展我国物流经济提供有益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艳红  
从管理贸易政策分析、GATT/WTO贸易自由化视角和WTO贸易争端三个角度进行综述,指出国际贸易摩擦的变化既受WTO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各国经济贸易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国际贸易摩擦在国家间呈现不均衡分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林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形势,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公共产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必要的。在公共财政与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等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二是加强公共财政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与教育、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公共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汪颖博  朱小明  袁德胜  曹亮  
本文利用2001—2010年CEPIIBACI数据库、细化到HS-6位产品层面的WTO关税和CAFTA协定关税数据,基于企业异质性假设的理论框架,研究了CAFTA框架下中国的协定关税和非关税政策对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进口主要依靠集约边际增长,中国对外关税下降和CAFTA的建设均能提高中国进口贸易流量。更进一步,CAFTA政策对中国进口集约边际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协定关税的下降实现,而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则更多地是通过非关税政策的实施实现的。此外,相对中国多边最惠国关税的下降,扩展边际从CAFTA协定关税的等量下降中获得了更多的增长。这些结论为调整中国进口结构提供了有力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慧娟  梁珂珂  廖义军  
随着全球化发展形势的持续深入,国际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重点经济产业,跨境电商贸易比例开始日益提高。而我国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当地农业产品因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产品品质以及市场化优势在全球农产品市场中具有十分突出的竞争力。农产业发展对于贵州农村地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杨梅君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广义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探究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滞后性明显,估计结果稳健;农产品出口贸易水平和农产品进口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生产率均呈正向显著影响,且出口的影响系数小于进口的影响系数;南方和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北方省份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回归系数高于南方省份;为考察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影响进行分位数回归,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继康  马跃  
国际农业政策目前正经历着由传统农业保护向现代农业支持的历史性转轨。鉴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保护与农业支持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及主要区别 ,并论证了当前国际农业政策变迁的基本格局及其内在动因 ,以期为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永旺   高强   张寒  
“一带一路”倡议是改进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各共建国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公共产品。与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供给体系不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农业国际合作是一种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的“交往行动”模式。这种去自我中心化的模式避免了国际合作中产生制度撕裂与破坏性纠纷,但是也要求共建国在“交往行动”中不断对持续变化的世界进行创造性调适。因此,当前农业国际合作在农产品贸易、农业国际投资、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在农业国际合作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挑战。文章在系统总结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回顾梳理农业国际合作成效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