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459)
- 2022(10257)
- 2021(9519)
- 2020(8132)
- 2019(18942)
- 2018(18781)
- 2017(37175)
- 2016(19724)
- 2015(22455)
- 2014(22343)
- 2013(22248)
- 2012(20574)
- 2011(18615)
- 2010(18416)
- 2009(16796)
- 2008(16312)
- 2007(14045)
- 2006(12257)
- 2005(10636)
- 学科
- 济(84303)
- 经济(84214)
- 管理(56121)
- 业(54500)
- 企(45926)
- 企业(45926)
- 方法(43479)
- 数学(37498)
- 数学方法(37164)
- 贸(24805)
- 贸易(24794)
- 易(24034)
- 财(20045)
- 农(19997)
- 中国(19953)
- 业经(17723)
- 地方(16897)
- 学(15819)
- 理论(13862)
- 制(13373)
- 和(13210)
- 农业(13118)
- 融(13110)
- 金融(13109)
- 务(12768)
- 财务(12709)
- 财务管理(12684)
- 技术(12643)
- 银(12073)
- 环境(12069)
- 机构
- 大学(284876)
- 学院(281889)
- 济(119575)
- 经济(117264)
- 管理(116118)
- 理学(101525)
- 理学院(100501)
- 管理学(98989)
- 管理学院(98494)
- 研究(93088)
- 中国(68375)
- 京(59830)
- 科学(54665)
- 财(52285)
- 所(45459)
- 财经(43126)
- 中心(41759)
- 研究所(41390)
- 农(40464)
- 业大(40301)
- 经(39381)
- 江(38435)
- 北京(37807)
- 经济学(35882)
- 范(35632)
- 师范(35364)
- 院(34330)
- 经济学院(32735)
- 财经大学(32354)
- 农业(31824)
- 基金
- 项目(195255)
- 科学(153781)
- 研究(144467)
- 基金(143125)
- 家(123348)
- 国家(122398)
- 科学基金(105888)
- 社会(91211)
- 社会科(86684)
- 社会科学(86663)
- 基金项目(76277)
- 省(74316)
- 自然(68728)
- 自然科(67129)
- 自然科学(67116)
- 自然科学基金(65923)
- 教育(65800)
- 划(62576)
- 资助(60106)
- 编号(58786)
- 成果(47438)
- 部(44073)
- 重点(43020)
- 发(40909)
- 创(40433)
- 课题(39516)
- 教育部(38322)
- 人文(37732)
- 创新(37643)
- 科研(37444)
- 期刊
- 济(123122)
- 经济(123122)
- 研究(84167)
- 中国(45643)
- 管理(41454)
- 学报(41191)
- 科学(37883)
- 财(36536)
- 农(35235)
- 大学(31665)
- 学学(29721)
- 教育(28361)
- 农业(25153)
- 融(24189)
- 金融(24189)
- 技术(23120)
- 经济研究(21019)
- 财经(20367)
- 业经(19542)
- 贸(19169)
- 国际(17607)
- 经(17268)
- 问题(17207)
- 理论(15413)
- 图书(14682)
- 实践(14227)
- 践(14227)
- 技术经济(13779)
- 商业(13587)
- 业(13311)
共检索到404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少谦
本文综述国际贸易显性竞争优势指数研究成果,提出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并以我国1986-2005年(SITC)分类数据为例,拓展显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EViews4进行时间序列的回归,说明解释变量显著性和序列相关程度,将指数扩展分析提升到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基本结论和相应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成钢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收支项目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更是作为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两种重要的方式,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寒冰 尚玉芳
1990年初,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米歇尔·波特写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一书,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高度重视,并受到很高评价。此书在学术界被认为足以取代大卫·李嘉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系课题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费娇艳
本文首先评估和比较世界服务贸易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然后分析了这几个国家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自我发展探究。本文主要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各国服贸竞争力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增长显著,但却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两大竞争力指数上都与服务贸易强国存在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为了提升中国服贸出口竞争力,应该完善管理体制、拓宽国家市场、有效整合资源、开拓新贸易模式并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
关键词:
中国 服务贸易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展鹏
文章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位居第一,其次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进口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仍位居第一,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位居第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份额比较小。通过构建贸易竞争指数和Michaely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平均的竞争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洪银兴(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要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就是如何认识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吉昌
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把比较优势归因于成本差异、要素禀赋差异、经济规模差异、产品生命周期等。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诸多特点,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而人力资本相比其他要素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要想赢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加上较低的汇率和出口退税是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现在的劳动力成本水平比较低,因此即使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世界上还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出口优势,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工资上升的速度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仍然可以控制住;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劳动力成本在出口和贸易顺差中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价格竞争力 贸易顺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少谦
本文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福建省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和持久性,其未来发展的行业方向是提升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继续关注杂项制品类产业发展,减缓该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速度;二是加强工业基础建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提升按原料分类制成品类和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三是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提升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通过6位数HS微观贸易数据,计算了中美两国对世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二元边际"对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二元边际"对中美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增长均有拉动作用,但对美国竞争优势的贡献要高于中国;其中,源于产品种类创新或新产品创造的"广度边际",是美国出口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但不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琳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产业分布与动态变迁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出口绩效的不变弹性函数来分析技术创新对出口绩效改善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与贸易竞争优势基本吻合,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与出口绩效显著正相关。与纺织、食品、家具等传统出口部门相比,汽车、化工等出口需求缺乏弹性的产业部门中较高的研发支出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改善与新产品的创造,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改善了贸易条件与出口绩效。尽管如此,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并未显著提高,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垂直产业内贸易仍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形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宜
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这个争论的焦点入手,首先归纳了比较优势范畴内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尚待整合,进而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及来源两个层次进行对比,论证了竞争优势论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完善的观点,从而初步确立其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伟
国家竞争优势论是对以往贸易理论的整合与完善 ,但国家竞争优势论也存在不足———低估了政府作用。只有以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政府等五大关键因素互相作用的新国家竞争优势论 ,才能作为当今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新国家竞争优势论 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睿 张爱瑜
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现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在2000—2020年的贸易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在东盟市场的竞争性强于互补性,但近年来互补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规模扩大、区域贸易协定、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资净流入增加对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无论是总体效率还是不同类别产品效率,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东盟贸易效率变动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中国与东盟长期保持的高贸易效率水平以及空间均衡性显著增强了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竞争新优势”,应进一步降低贸易非效率因素影响、持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与东盟各国合作深度广度、加强与东盟其他贸易伙伴国合作。
关键词:
东盟 效率测度 跨国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