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2)
- 2023(8218)
- 2022(7093)
- 2021(6462)
- 2020(5412)
- 2019(12499)
- 2018(12304)
- 2017(24530)
- 2016(12814)
- 2015(15043)
- 2014(15209)
- 2013(15355)
- 2012(15188)
- 2011(14194)
- 2010(14712)
- 2009(14343)
- 2008(14131)
- 2007(13182)
- 2006(12309)
- 2005(11607)
- 学科
- 济(80940)
- 经济(80867)
- 管理(34559)
- 业(31037)
- 方法(28302)
- 数学(24862)
- 数学方法(24648)
- 企(23102)
- 企业(23102)
- 贸(22931)
- 贸易(22916)
- 易(22206)
- 中国(20497)
- 地方(18499)
- 农(16582)
- 制(14633)
- 融(13881)
- 金融(13881)
- 财(13736)
- 业经(13361)
- 银(12955)
- 银行(12947)
- 学(12889)
- 地方经济(12650)
- 行(12593)
- 体(10262)
- 农业(10188)
- 关系(10017)
- 出(9436)
- 环境(9286)
- 机构
- 大学(210717)
- 学院(208418)
- 济(106047)
- 经济(104130)
- 研究(76320)
- 管理(73964)
- 中国(61736)
- 理学(61519)
- 理学院(60850)
- 管理学(60022)
- 管理学院(59635)
- 财(49279)
- 京(44385)
- 科学(39056)
- 所(38688)
- 财经(38584)
- 经济学(35412)
- 经(34811)
- 研究所(33890)
- 中心(33339)
- 经济学院(31795)
- 江(31269)
- 北京(29274)
- 财经大学(28346)
- 农(27215)
- 院(26558)
- 范(26085)
- 师范(25901)
- 州(25128)
- 贸(24030)
- 基金
- 项目(116162)
- 科学(90607)
- 研究(88976)
- 基金(85081)
- 家(72054)
- 国家(71498)
- 科学基金(59917)
- 社会(59149)
- 社会科(56233)
- 社会科学(56218)
- 基金项目(43004)
- 省(41848)
- 教育(40108)
- 资助(36779)
- 编号(35830)
- 划(35283)
- 自然(34162)
- 自然科(33346)
- 自然科学(33336)
- 自然科学基金(32728)
- 成果(31264)
- 部(27554)
- 发(26745)
- 重点(25876)
- 国家社会(25259)
- 课题(24898)
- 教育部(24379)
- 性(23900)
- 人文(23464)
- 社科(23147)
- 期刊
- 济(129910)
- 经济(129910)
- 研究(75183)
- 中国(40009)
- 财(35272)
- 管理(30213)
- 融(28322)
- 金融(28322)
- 学报(26180)
- 农(25746)
- 科学(24814)
- 经济研究(23234)
- 大学(21067)
- 贸(21055)
- 财经(20962)
- 国际(20199)
- 学学(19864)
- 问题(18432)
- 业经(18320)
- 经(18290)
- 教育(18009)
- 技术(17245)
- 农业(17183)
- 世界(13307)
- 技术经济(12323)
- 商业(11866)
- 统计(11503)
- 理论(11348)
- 经济问题(10498)
- 经济管理(10078)
共检索到34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学文 朱京安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是外国对华贸易救济措施中的重大问题,已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尽管已有八十多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则至今仍未承认。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总体界定,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标准。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企业的各类测试方法其标准愈发严格,方式更加隐蔽。在"后过渡期",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非不再重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双反"调查以及美欧的立法变化已经预示着非市场经济规则可能借反补贴措施死灰复燃,中国应更加谨慎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瑛 吴楠
"非市场经济"及随之而来的替代国方法给中国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带来重大困难。WTO的多边贸易协定并未界定"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只是规定了使用替代国方法的前提,而中国的入世特别承诺又放宽了替代国方法的适用。在WTO框架外,自贸协定不失为一种突围之法,在中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中,也不乏排除适用替代国方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例。在未来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协议签订中,可以通过规则设置排除替代国方法的使用进而促进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正式承认。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 替代国 自贸协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洲 马广奇
在全球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在2016年底之前已经被调查过21次,是全球被调查最多的国家,并且10次进行全球反补贴调查。近几年,经济方面学者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的一些情况,激烈地讨论中国在欧美国家中占据的经济地位,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被列入全球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名单中,是因为中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影响中国商品出口销量。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调查数据显示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经济地位是否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中国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关键词:
WTO 非市场经济地位 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京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高额惩罚性关税,重新挑起国际贸易争端,严重损害了中国出口商和美国相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这种贸易保护行为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云凤 韩岳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超常增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超常,与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脱节。通常对外贸易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率2—3个百分点,高于劳动生产率4—5个百分点,而我国对外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李帅帅
美国在反倾销实践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对华反倾销中使用"替代国"成本计算方法。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这种替代国做法会对反倾销税率和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由于难以将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因素单独剥离出来,目前仍然缺乏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到底对中国遭受反倾销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有多大影响的量化分析。因此,文章尝试以对华反倾销最多且一直使用替代国做法的美国为例,筛选出在同一案例中同时涉及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案例,通过比较中国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同一出口产品被征收不同反倾销税率的情况以及这些反倾销税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从而尽可能准确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因素如何导致中国企业在美国反倾销中遭受歧视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出口,以此直观衡量其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孟晓宏 郭海儒
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已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本文分析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东亚为主且偏向于劳动密集型的外国投资使得我国成为东亚跨国公司的出口平台,增加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冲突的可能。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其国际背景,又有着国内政策取向的原因,因此调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摩擦 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新奎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智慧出版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套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田国强教授主编的《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共14本。丛书的撰写者都是近10年来留学北美的中国经济学家。他们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把现代西方经济学各学科分支的理论体系向国内读者作了系统的介绍。应该承认,现代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实证经济学,其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种规律的理论归纳、表述和分析有其严密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因此,这套丛书定名为《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是名符其实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潘晓明
国家间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会使国家间的政策互不合作比合作时付出更大的成本。无论模型分析还是博弈论都证明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共同繁荣的理性选择。然而,特朗普总统的贸易保护主义追求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美国竞争优势的最大限度优化,冲击了现有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使国际经济治理陷入困境。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出现危机,国际贸易治理面临协调困难;二战后确立的国际贸易基本原则正在受到挑战,而新的规则尚未明确,加剧了各国贸易政策的摩擦和利益分化。与此同时,各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意愿降低,世界经济面临协调不力的风险。国际经济治理困境是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各种摩擦的累积和发酵的结果,更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各国力量博弈的表现。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经济治理 多边贸易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燕宁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出口企业。文章以此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WTO上诉机构对中美双反案和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的两份裁决的研究,认为这两份裁决分别从不同侧面表明,身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和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企业在贸易救济案件实践中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即使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在未来的贸易救济领域仍然可能遭遇到严峻挑战。中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梅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已成功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在国际反倾销中,何为市场经济国家与非市场经济国家,并无一个统一的客观标准。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基于经济和政治利益,根本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常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实行不公平,不合理的贸易待遇和不平等的反倾销规则。这在过去,已经使我国对外贸易遭受了很大损失,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还会进一步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晨鹭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丰富。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对此,为了进一步突破诸如农村金融供需关系不平衡、金融产品和服务过于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监管、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等诸多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解决上述具体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市场 成长困境 解决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芳 邹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制约。本文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研究对象,参照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反倾销 非市场经济 替代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