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9)
- 2023(15438)
- 2022(13341)
- 2021(12509)
- 2020(10358)
- 2019(24269)
- 2018(24147)
- 2017(46170)
- 2016(24840)
- 2015(28119)
- 2014(28104)
- 2013(27778)
- 2012(25690)
- 2011(23114)
- 2010(23199)
- 2009(21187)
- 2008(20614)
- 2007(17790)
- 2006(15707)
- 2005(13726)
- 学科
- 济(105458)
- 经济(105346)
- 管理(72118)
- 业(66665)
- 企(55545)
- 企业(55545)
- 方法(50211)
- 数学(43195)
- 数学方法(42595)
- 贸(28674)
- 贸易(28656)
- 易(27837)
- 中国(27688)
- 农(25904)
- 财(23635)
- 地方(22420)
- 业经(22156)
- 学(22110)
- 技术(19485)
- 理论(19279)
- 农业(17571)
- 和(17011)
- 环境(16787)
- 制(15682)
- 出(15424)
- 融(14592)
- 金融(14589)
- 划(13970)
- 务(13675)
- 银(13634)
- 机构
- 大学(358815)
- 学院(355548)
- 济(145630)
- 经济(142460)
- 管理(142398)
- 理学(124142)
- 理学院(122759)
- 管理学(120437)
- 管理学院(119802)
- 研究(118682)
- 中国(86720)
- 京(76880)
- 科学(73383)
- 财(63117)
- 所(58701)
- 研究所(53715)
- 农(53391)
- 中心(53076)
- 业大(52207)
- 财经(51435)
- 江(50118)
- 北京(48350)
- 范(47801)
- 师范(47435)
- 经(46853)
- 经济学(44157)
- 院(43732)
- 农业(41933)
- 州(41626)
- 经济学院(40097)
- 基金
- 项目(246792)
- 科学(194243)
- 研究(180074)
- 基金(179474)
- 家(155980)
- 国家(154766)
- 科学基金(133424)
- 社会(113913)
- 社会科(108155)
- 社会科学(108128)
- 基金项目(95198)
- 省(95191)
- 自然(86921)
- 自然科(84863)
- 自然科学(84848)
- 自然科学基金(83271)
- 教育(82484)
- 划(80032)
- 资助(74468)
- 编号(73420)
- 成果(58558)
- 重点(54911)
- 部(54540)
- 发(52417)
- 创(51172)
- 课题(50027)
- 创新(47703)
- 国家社会(47046)
- 教育部(46937)
- 科研(46619)
- 期刊
- 济(152725)
- 经济(152725)
- 研究(103954)
- 中国(64641)
- 学报(54364)
- 科学(50395)
- 管理(50373)
- 农(46789)
- 财(45612)
- 大学(40863)
- 教育(39256)
- 学学(38078)
- 农业(33324)
- 技术(32442)
- 融(26162)
- 金融(26162)
- 经济研究(25017)
- 业经(24027)
- 财经(23967)
- 问题(22699)
- 贸(22021)
- 图书(20838)
- 经(20551)
- 国际(19412)
- 技术经济(18501)
- 业(18057)
- 科技(17718)
- 资源(17577)
- 理论(16625)
- 统计(16041)
共检索到516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 籍丹宁 刘黎明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兴,又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危机。文章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策略研究中,通过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企业对其进行反向技术模仿,为资源型城市获取技术进步赢得后发优势。通过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进而提高资源型城市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资源型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圆 陈亚丽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在实证部分利用环境技术专利数据构建国际和国内环保技术知识存量对中国经验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了国际前沿环保技术存在对中国的溢出与转移,并且帮助了工业废水和CO2的减排,而国际贸易正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路径,这体现出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的实现途径,同时国内的相关技术存量促进了对溢出技术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还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重视同样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起到了积...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应 技术溢出 环境技术知识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舜佳 李霞
传统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研究忽略了对外贸易知识溢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嵌入知识溢出变量,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属性将其在空间维度扩展成非线性结构,检验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环境技术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及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二分性。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辖域内、外经济增长同时构成倒U型关系,但人均收入水平还未逾越能激发清洁生产技术自主创新的"拐点";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的环境技术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辖域内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生产规模效应大于非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为负;非物化型知识跨区域溢出在辖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引致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外贸易环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永杰 齐中英
通过构建中间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论证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同时,本文还利用我国资源型地区2000~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资源型地区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研究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效应对资源型地区技术进步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人力资本、贸易开放、能源产业投资额、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当跨越技术溢出的门槛值,资源型地区能够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实现本地区的技术进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众
文章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85—2007年数据,通过改进的LP模型,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仅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投入对我国的TFP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出口贸易通过专业水平、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渠道对我国TFP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技术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文章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各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增加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中西部地区由于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产生影响,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应该实施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基于比较优势。
关键词:
贸易结构 技术溢出 人力资本 创新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孔伟杰
国际贸易和FDI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正处于对外贸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的阶段,FDI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敏感度更高。国内R&D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外溢和扩散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推力。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然偏低,执法力度薄弱,削弱了我国对国外FDI技术溢出的吸收水平,影响了外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国际贸易使国外R&D的外部性扩展到国内,于是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突破单一国家的限制,国际贸易成为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由Coeand Helpman开创的通过构造"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以国际R&D溢出分析框架研究贸易的技术溢出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层面,学者们从计量方法、国外R&D测算、溢出渠道、溢出条件几个方面拓展了CH模型;中观层面,国内外行业内、行业间的R&D溢出得到区分和比较,行业的技术特征对溢出效果的影响得到关注;微观层面,研究的结论相当多元,难于得出进出口贸易提高企业生产率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今格
本文以两个国家、单部门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种类增加型创新与质量提高型创新两个角度,分别推导封闭经济、仅存在知识的跨国溢出和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三种情况下的创新增长率及消费指数的增长率,并将这三种情况下的增长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发生条件下的创新增长率和消费指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仅有跨国知识溢出时的增长率,最后是封闭经济的增长率。
关键词:
水平创新 垂直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从价值生产角度出发,构建了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检验国外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内研发支出能够减小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单位美元包含的劳动时间差距,改善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间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状态,而且改善程度大于通过进口方式吸收国外技术溢出获得的技术进步;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也可以缩小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然而其系数不显著;通过出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值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反而增大。加入人力资本后,这3个变量系数符号没有发生变化,...
关键词:
技术溢出 利益分配失衡 R&D 协整检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文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贸易为媒介的国际技术溢出问题在国外经济学界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从溢出渠道的论争和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因素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经验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然后进行了简要评论,并指出了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研发 国际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有 刘万岚
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的最新经验研究都是在Coe和Helpman(1995)计量模型(简称CH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CH模型的扩展涉及到:R&D溢出变量的不同设定形式;其它溢出渠道的引入;人力资本的具体作用。本文对国外关于进口贸易与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揭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保庆 黄繁华
本文从国际贸易结构与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扩展了Coe和Helpman模型,并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了APEC17个成员的生产率增长,得出了以下结论:(1)高R&D投入显著促进了其生产率的增长,低R&D投入未能显著促进其生产率的增长;(2)货物贸易R&D溢出渠道未能促进本国生产率的提高,而服务贸易R&D溢出渠道则促进了本国生产率的提高;(3)知识产权保护的直接效应不利于生产率的增长;(4)知识产权保护与本国R&D的协同效应显著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其与货物贸易R&D溢出的协同效应未能显著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与服务贸易R&D溢出的协同效应总体而言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发展中经济体不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平,朱钟棣
Using the Method of Panel Analysis,the Article Estimate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the Result Shows Both the Export' Positive Threshold Effect And the Import' Negative Threshold Effect Exist,And Market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re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Chines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Have the Limited Use on Improving the Technology.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