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13)
- 2023(19376)
- 2022(16948)
- 2021(15631)
- 2020(13538)
- 2019(31027)
- 2018(30669)
- 2017(58673)
- 2016(32162)
- 2015(36296)
- 2014(36097)
- 2013(35564)
- 2012(32676)
- 2011(29511)
- 2010(29296)
- 2009(26923)
- 2008(26568)
- 2007(23529)
- 2006(20189)
- 2005(17624)
- 学科
- 济(124773)
- 经济(124624)
- 管理(89579)
- 业(86290)
- 企(71115)
- 企业(71115)
- 方法(60753)
- 数学(52732)
- 数学方法(52051)
- 财(34362)
- 农(33690)
- 中国(31660)
- 贸(30091)
- 贸易(30077)
- 学(29388)
- 易(29210)
- 业经(27134)
- 地方(24448)
- 农业(22500)
- 制(21746)
- 务(20842)
- 财务(20762)
- 财务管理(20716)
- 理论(20513)
- 环境(20175)
- 和(19603)
- 企业财务(19491)
- 技术(19313)
- 融(18972)
- 金融(18968)
- 机构
- 大学(459780)
- 学院(456751)
- 济(180282)
- 经济(176470)
- 管理(176238)
- 研究(155442)
- 理学(153575)
- 理学院(151782)
- 管理学(148697)
- 管理学院(147918)
- 中国(113335)
- 科学(100880)
- 京(97520)
- 农(84689)
- 财(80631)
- 所(80141)
- 业大(75463)
- 研究所(73835)
- 中心(70427)
- 农业(67285)
- 江(65620)
- 财经(65236)
- 北京(60925)
- 经(59380)
- 范(58985)
- 师范(58240)
- 院(56286)
- 经济学(53958)
- 州(53049)
- 技术(49192)
- 基金
- 项目(318340)
- 科学(246905)
- 基金(229925)
- 研究(222810)
- 家(204713)
- 国家(202890)
- 科学基金(171601)
- 社会(138226)
- 社会科(130959)
- 社会科学(130919)
- 省(124928)
- 基金项目(122150)
- 自然(115673)
- 自然科(113005)
- 自然科学(112967)
- 自然科学基金(110920)
- 划(106091)
- 教育(102444)
- 资助(95536)
- 编号(89630)
- 成果(71882)
- 重点(71811)
- 部(68919)
- 发(67236)
- 创(65628)
- 科研(62416)
- 课题(61751)
- 创新(61350)
- 计划(60979)
- 大学(58556)
- 期刊
- 济(188505)
- 经济(188505)
- 研究(125848)
- 学报(84313)
- 中国(81262)
- 农(75649)
- 科学(72260)
- 大学(62085)
- 管理(61819)
- 财(61426)
- 学学(58814)
- 农业(51911)
- 教育(45082)
- 技术(37915)
- 融(35466)
- 金融(35466)
- 业经(31022)
- 经济研究(30989)
- 财经(30784)
- 业(27737)
- 经(26356)
- 问题(25612)
- 贸(24428)
- 版(23814)
- 图书(23066)
- 科技(22899)
- 业大(22067)
- 国际(21931)
- 技术经济(21379)
- 统计(21010)
共检索到654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刘巧玲 刘勇
描述污染排放与经济收入之间关系的EKC曲线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现有研究多分析国内生产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较少探讨不同国家之间通过国际贸易而产生的隐性污染转移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视角出发,依据"谁消费、谁负责"的基本理念,重新构建了基于消费的各国污染排放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与传统的基于生产的污染-收入关系进行比较。基于29个代表性国家SO2排放与收入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70-2000年间,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转出污染,促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到达,其中发达国家由基于生产的7 775美元右移至基于消费的11 060美元,新兴工业化国家则由5 7...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污染-收入关系 EKC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巧玲 王奇 刘勇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贸易成为影响各国环境污染变化的重要因素,将其纳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是环境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联立方程模型,从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污染治理和国际贸易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相互作用机理,并以美国、中国SO2排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对经济产出有影响,且对美国和中国分别为正作用和负作用。经济增长增加了两国国内污染排放,且中国增加的相对更多。而污染治理均减少了国内污染排放,美、中的污染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277和-0.417。国际贸易对美国起到污染减排作用,对中国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SO2与CO2排放路径的不同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分析,证明了中国整体上的确存在SO2与CO2倒U型的EKC曲线.将SO2与CO2的EKC曲线分别分解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之后,得出如下结论:SO2与CO2的EKC曲线如果想经历最平缓、最短的拐点路径取决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力量的较量与博弈。
关键词:
EKC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淑敏 窦筱艳 韩丽媛
以全国及八大经济区域工业SO_2为研究对象,运用LMDI模型将SO_2排放强度变化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产污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995—2012年,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全国工业SO_2排放增加的最重要原因,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工业SO_2减排的关键因素。影响区域性工业SO_2排放强度变化的因素并不一致,东南沿海经济带显著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工业SO_2排放持续增加;东北地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工业SO_2排放呈下降趋势;中西部经济区显著因素为能源强度效应,但正向累积效应大于负向累积效应,工业SO_2排放显示为小幅增长。建议按照不同区域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区域性发展的减排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有鑫
国际贸易的开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加入环境要素的国际贸易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30个省区的贸易、排放等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发达国家通过出口非环境密集型商品、进口环境密集型商品将排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排放跨境转移;2008年我国净出口内涵排放量为11.875亿吨,占国内总排放量的14.84%,我国通过国际贸易成为CO2净出口国;"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成立,一省平均对外依存度高于20%就有极大可能沦为"污染避难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CO2排放 “污染避难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康艳青
基于200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索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均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自回归效应,区域中西部省份具有高的人均SO_2排放,东南沿海省份具有低的人均SO_2排放。经济增长与SO_2排放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而验证了中国SO_2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此外,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增加能够促进SO_2排放的增加,能源强度降低、城镇化能有效降低SO_2排放。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将全球66个国家划分为32个发达国家和34个发展中国家,并通过对其分解,分别计算出了32个发达国家与34个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指数,运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的特征。不论是否引入其它相关变量,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强度,而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估计系数却并不显著,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具有不确定性。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滢 刘庆 王敏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地方政府在政绩最大化的目标函数下制定环境政策。污染企业则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环境政策进行生产决策。理论模型的推导表明,在官员晋升考核体制下,产业结构(第二产业GDP占比)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强度存在U型影响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3-2011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对模型的结论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当第二产业GDP占比低于(高于)55%时,第二产业比重越大,则环境政策强度越小(越大)。最后,通过对文献中常用的环境政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发现选取不同的环境政策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说明研究中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在2030年碳达峰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能否及时脱钩,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Tapio脱钩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并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差异影响脱钩状态的收敛情况。结果表明:递增的环境规制有助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倒逼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实现的;环境规制对脱钩状态的影响既与自身规制强度有关,也受到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需综合权衡规制强度和绿色科技投入强度,以实现最有利于脱钩的影响作用;环境规制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的脱钩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环境规制政策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来制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卢现祥
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是否会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干净型"产品,并从中国进口污染密集型产品,从而使中国成为"污染产业天堂"呢?国际贸易等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工业行业的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呢?本文采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净出口消费指数等方法,运用中国20个工业行业与G7和OECD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这些问题。本文得到几个结论:(1)在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生产的CO2所占比例逐步减少;(2)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并不仅仅是污染产业,同时也向中国转移了"干净"产业;(3)国际贸易能够减少工业行业的CO2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出的CO2排放量。因此,中国并没有通过国际贸易成为发达国家的"...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污染产业转移 CO2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铂
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贸易额与中国工人实际工资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根据S-S定理等相关贸易理论分析的结果。总体来说,国际贸易有利于中国工人工资的提高,后者的变化对前者有较高的弹性。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提高中国工人工资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贸易 工资 工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本文认为,倒U型曲线的原因与一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完善程度、剩余劳动力充裕状况等因素有关。重视内部原因、认清现实差异是缓解外部失衡的有效出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佳
在全球外部失衡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发现人均收入究竟是如何影响贸易平衡的。本文利用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世界138个国家进行整体和分组回归,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人均收入对贸易平衡的作用,并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和混合估计、引入OPEC石油输出国虚拟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在考察期间,人均收入对一国贸易平衡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人均收入(横轴)和贸易平衡(纵轴)呈现倒U型曲线。这一结论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收支阶段假说,也有异于"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贸易余额减少"的较流行观点。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树金 尹似雪
国际贸易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规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可能促使一国降低环境质量标准。本文建立分析污染产品贸易影响环境规制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0年4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结合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对所有国家样本和发展中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会引起环境规制"向底线赛跑",而污染产品进口则会使环境成本转移到出口国,提高一国的环境规制水平;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贸易反而促进其提高环境规制标准。激励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污染产品出口,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能源富集区贸易隐含碳及隐含SO_2排放转移——以山西省为例
工业发展、环境管制与空气污染——以制造业SO_2排放为例
最低工资会影响空气污染吗?——来自中国企业SO_2排放的证据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的因果链分解及内外部成因研究——来自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SO_2排放数据
数字贸易发展会降低雾霾污染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相对收入与污染物排放——基于我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研究
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和SO_2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以江苏为例
论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中国作为东道国的面板数据分析
经济周期、国家形象与贸易摩擦——基于国际贸易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碳泄漏与制造业CO_2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