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4)
2023(9848)
2022(8470)
2021(7875)
2020(7065)
2019(16895)
2018(16962)
2017(32530)
2016(17876)
2015(20916)
2014(21133)
2013(21024)
2012(19334)
2011(17409)
2010(18131)
2009(17028)
2008(17215)
2007(15750)
2006(13691)
2005(12314)
作者
(52876)
(44080)
(44040)
(41856)
(28030)
(21059)
(20331)
(17450)
(16327)
(15922)
(14874)
(14800)
(14192)
(14019)
(13673)
(13644)
(13614)
(13067)
(12894)
(12710)
(11098)
(10974)
(10921)
(10099)
(10013)
(9973)
(9946)
(9811)
(9023)
(8781)
学科
(73795)
经济(73734)
管理(56685)
(50988)
(43822)
企业(43822)
方法(39271)
数学(34112)
数学方法(33501)
(22990)
贸易(22980)
(22306)
(20272)
(18038)
中国(17226)
业经(14959)
(14206)
理论(14031)
(13776)
地方(13477)
(13391)
财务(13332)
财务管理(13296)
企业财务(12373)
(12204)
(11934)
银行(11912)
(11393)
金融(11390)
农业(11321)
机构
学院(259529)
大学(259365)
(106340)
经济(103925)
管理(102171)
理学(86236)
理学院(85295)
研究(83813)
管理学(83587)
管理学院(83084)
中国(66023)
(55257)
科学(51276)
(49274)
(43264)
(42746)
(40217)
中心(39495)
研究所(39090)
业大(38534)
财经(38200)
北京(34998)
(34450)
农业(33915)
(32373)
(32276)
师范(32043)
经济学(31833)
(29961)
经济学院(28920)
基金
项目(164900)
科学(127543)
研究(119534)
基金(117286)
(101929)
国家(101146)
科学基金(85889)
社会(72359)
社会科(68663)
社会科学(68636)
(65190)
基金项目(61249)
教育(57060)
自然(56651)
自然科(55369)
自然科学(55357)
(54948)
自然科学基金(54302)
资助(50597)
编号(50274)
成果(41050)
重点(37389)
(36537)
(34882)
课题(34881)
(34224)
科研(32187)
创新(31963)
大学(31338)
教育部(31186)
期刊
(116193)
经济(116193)
研究(73145)
中国(51399)
(40582)
管理(39577)
学报(39104)
(37450)
科学(35515)
大学(29650)
教育(28683)
学学(27719)
技术(25883)
农业(25255)
(24080)
金融(24080)
经济研究(18969)
业经(18534)
财经(18485)
(18241)
国际(17325)
(16525)
问题(16209)
(15888)
统计(14855)
技术经济(14105)
(13330)
商业(13153)
图书(12650)
(12342)
共检索到393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晖  曾鹦  
着重分析了多种智能化管理模型的特点,并以扩展行为网络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国际贸易多式联运的智能化管理方案,为国际贸易的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建忠  郑智昕  
在H-O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几何分析和代数证明,本文分别阐述了在小国情形和大国情形下,出口部门与进口部门的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一国的生产模式、贸易模式、要素报酬、要素密集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赞亮  张必松  
本文利用我国1983-2004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结果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双向因果关系,但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且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树全  
文章基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核函数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RSCA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韬  彭水军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韬  彭水军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本文把环境污染引入福利函数,动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通过国际间专业化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形成新的鞍点均衡路径。发展中国家开放条件下的EKC与传统的EKC性质相似,环境污染也是随着经济增长先增后减。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对开放条件下的EKC形状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EKC形状可以近似为倒U型,而发达国家的EKC形状是不确定的;国际贸易会加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但是会降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萍  
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的物流与国际贸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二者存在于商品交易与物流服务的天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量化格兰杰因果模型明确了物流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利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确定了物流业对国际贸易促进作用的大小,从而明确了当前我国高速发展的物流行业蕴含巨大潜力,并由二者的增长不对称性提出了我国物流业面临的困境与建议,以促使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世光  
近年来,与贸易自由化同步出现的发展中国家内部的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加大问题不能被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解释。本文构建一个将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放在统一框架中考虑的模型,说明发展中国家机械设备类产品的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成本节约性的技术进步导致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工资差距的扩大,并引入居民和政府,说明高技能工人的内生决定和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凯文  臧日宏  
基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进出口贸易总量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我国的经济情况以及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现行汇率制度下,我国国际贸易基本上不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国际贸易本身的震荡会对其带来短期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不必担忧人民币汇率管控的松绑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红梅  李国军  王克强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引力模型,构建了中国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时空引力模型,以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国1994~2008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与中国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正相关的因素为农业劳动力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农业规模经济、需求方收入水平、汇率水平及加入WTO等,负相关的因素包括土地和水资源要素禀赋、全国GDP水平、价格水平及区域性经济组织(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的空间效应弱于其时间效应,时间效应明显。文章最后给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丹  占绍文  雷宏振  
本文基于中国1995~2014年的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与国内居民消费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期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当期产业结构对国内居民消费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跨期来看,在滞后1~6期,产业结构、国内消费水平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冲击都呈现正向效应,但波动较大,而在第6期以后基本呈稳定状态;产业结构的影响随时间增强,是自身、国际贸易和国内居民消费波动的贡献率的主要来源。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率为40.01%,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对国际贸易变动的贡献率为18%。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傅智宏  
对中国能源国际贸易的直接经济效率进行分析,并在测算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基础上,研究中国能源国际贸易对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国际贸易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包含技术、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而导致规模效率下降,主要表现在20082011年。中国人均能源进口量与全要素能源经济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显著负相关,单位GDP能源净进口量与纯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煤炭占能源消费比值与规模效率显著正相关。中国应改善外部能源输入使用的综合管理能力,同时提升外部能源使用的技术能力,并加大煤炭清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徐磊  
本文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了北美等八大区域工业制品部门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大区域均能通过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Jaumotte(1999)和Connolly(2003)等文献结论不同,俄罗斯、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对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产出及GDP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有较大冲击,并会加大我国的贸易逆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曾永长  
文章对第四方物流中多式联运下的路径最短时间模型进行了改进,给出了多式联运下基于满意时间路径的运输费用模型和求解模型的基于K最短路的改进遗传算法,为多式联运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