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1)
2023(9248)
2022(8154)
2021(7582)
2020(6736)
2019(15936)
2018(15717)
2017(31062)
2016(16929)
2015(19283)
2014(19414)
2013(19487)
2012(18542)
2011(17046)
2010(17446)
2009(16201)
2008(16567)
2007(14958)
2006(13145)
2005(11980)
作者
(52048)
(43730)
(43589)
(41465)
(27749)
(21144)
(20020)
(17099)
(16351)
(15542)
(14877)
(14711)
(13989)
(13951)
(13782)
(13615)
(13326)
(12926)
(12865)
(12744)
(11100)
(11014)
(10734)
(10076)
(9917)
(9827)
(9815)
(9558)
(8842)
(8735)
学科
(73389)
经济(73320)
管理(43767)
(43438)
方法(35209)
(35056)
企业(35056)
数学(30495)
数学方法(30147)
(23204)
贸易(23195)
(22485)
(19046)
(18544)
中国(17664)
(17408)
地方(14827)
(14295)
业经(14151)
(12148)
金融(12145)
农业(12069)
(11504)
银行(11464)
理论(11323)
(11321)
财务(11297)
(11292)
财务管理(11269)
(10977)
机构
大学(258403)
学院(254336)
(107576)
经济(105356)
管理(93379)
研究(91696)
理学(80361)
理学院(79329)
管理学(77724)
管理学院(77235)
中国(67895)
科学(56937)
(55291)
(48857)
(48048)
(46015)
研究所(43889)
中心(41163)
财经(39163)
(39011)
业大(38906)
农业(36621)
(35459)
北京(34842)
(34752)
师范(34397)
经济学(33842)
(33101)
经济学院(30872)
(30636)
基金
项目(165949)
科学(129824)
基金(121520)
研究(117444)
(107352)
国家(106583)
科学基金(89381)
社会(73628)
社会科(69862)
社会科学(69838)
基金项目(64115)
(63131)
自然(59017)
自然科(57659)
自然科学(57638)
自然科学基金(56610)
(54995)
教育(54599)
资助(51042)
编号(47084)
成果(39516)
重点(38469)
(37917)
(35851)
(33487)
课题(32796)
科研(32599)
教育部(32032)
创新(31476)
计划(31106)
期刊
(115090)
经济(115090)
研究(75395)
中国(45633)
学报(43556)
(40358)
科学(39325)
(36934)
大学(32041)
管理(31682)
学学(30221)
农业(27156)
教育(24247)
(22260)
金融(22260)
技术(19966)
经济研究(19461)
(19166)
财经(19073)
国际(17968)
业经(17756)
问题(17229)
(16426)
(15289)
(12889)
世界(12814)
统计(12616)
技术经济(12605)
商业(12487)
图书(11997)
共检索到37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钢  许和连  
利用2001-2010年221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计算各国间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指数,据此构建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并根据偏好水平对网络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偏好问题紧密相关的网络互惠性、同配性和集聚性三方面指标,分析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国际贸易偏好网络中更多为弱偏好连接,而且偏好程度越高的国际贸易偏好网络稳定性越强。国际贸易偏好网络的互惠性和集聚性都会随着偏好水平提升有所下降,但同配系数则出现较大波动。此外,进口偏好网络相比进口偏好网络具有较高的互惠性和异配性,但集聚性却较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梅妮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其核心在于该理论独特的分析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引入交易效率和偏好,对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可以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本文通过建立同时存在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和交易成本的新兴古典模型,探讨了交易效率和偏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从而改善其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其国际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的理解还有歧见,以致造成对某些理论甚至政策问题的混淆。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有关的标准和内容加以阐述。本文试图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划分阶段的标准及理论内容加以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同斌  孙静  
文章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国际贸易-碳排放"矩阵,将网络分析方法与全球向量自回归方法相结合,充分捕捉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及碳排放联系,合理描述了国际碳排放关系的网络特征。研究结论为:发达经济体的点入度较大,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点出度较高,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碳排放责任,这与国家间产品流动及其引发的碳转移方向一致,网络中心度的提升即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生产环节增多会推动碳排放量增长。在中国碳排放波动的冲击来源中,除日本外的发达经济体和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呈现倒"U"形的正向冲击效应,新兴经济体经济产出对中国碳排放具有"U"形的负向冲击效应,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导致代表性经济体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冲击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卓  
本文扩展了传统的引力模型,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的因素,不仅包括GDP和绝对距离,还包括国土面积、贸易国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相邻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运用二元网络分析法,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的密度和各国在网络中的三种中心性,将整个网络分为四个子群,区分了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边缘地位的国家。文章还考察了国际贸易网络的权重结构,计算了国际贸易网络和剩余网络的顶点强度、平均最近邻顶点强度和顶点集聚强度等指标,探讨了这三个指标的关系。最后,计算了2004-2010年间国际贸易网络、剩余贸易网络和随机网络的网络强度熵、网络权重熵和冗余比,比较了三种网络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差别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欣  
如何对我国国际贸易深入发展给出指导性建议?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尝试来解答这一疑问。在研究之初,笔者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结论,从国际贸易、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一套结构性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随后,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已经确定的理论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视角确定了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两个主成分以及14个关键投入因素。通过对这些关键投入因素与主成分的分析,不仅明确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而且对未来国际贸易深入发展,提出了产业升级、人民币国际化的辅助提升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欣  
如何对我国国际贸易深入发展给出指导性建议?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尝试来解答这一疑问。在研究之初,笔者结合已有相关文献结论,从国际贸易、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一套结构性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随后,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已经确定的理论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视角确定了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两个主成分以及14个关键投入因素。通过对这些关键投入因素与主成分的分析,不仅明确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而且对未来国际贸易深入发展,提出了产业升级、人民币国际化的辅助提升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将中国OFDI动机区分为市场、资源和战略资产寻求,将东道国区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将东道国制度细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78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特征。检验发现中国OFDI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投资动机上,对东道国制度偏好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即低政治制度偏好和高经济制度偏好。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特征与全样本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发达国家则表现出了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在内的整体高制度偏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棉花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敏感产品,各具时空分异的"小世界"贸易网络客观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在棉花贸易分工中的地位。文章基于2000~2014年的世界棉花贸易数据,运用动态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不同时空节点的世界棉花贸易网络的拓扑指标,揭示世界棉花贸易网络时空分异特征与贸易地位演变。结果表明:世界棉花贸易网络密度和平均点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型时空分异趋势,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棉花贸易格局产生了"碎片化、多元化"的影响。世界主要棉花出口国家的贸易合作伙伴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进口贸易伙伴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市场结构趋于紧密。世界棉花贸易网络中心度呈现下降趋势,"核心-边缘"国家之间的内部结构相似性逐年降低,但美国、中国、意大利、德国、土耳其等国仍处于贸易的中心地位,双向联系密切;"边缘"国家之间的棉花贸易则存在替代性,"核心"与"边缘"国家在棉花贸易合作中的地位不对等性特征日趋明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程中海  冯梅  
棉花是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敏感产品,各具时空分异的"小世界"贸易网络客观反映出不同国家(地区)在棉花贸易分工中的地位。文章基于20002014年的世界棉花贸易数据,运用动态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不同时空节点的世界棉花贸易网络的拓扑指标,揭示世界棉花贸易网络时空分异特征与贸易地位演变。结果表明:世界棉花贸易网络密度和平均点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型时空分异趋势,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棉花贸易格局产生了"碎片化、多元化"的影响。世界主要棉花出口国家的贸易合作伙伴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进口贸易伙伴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   刘宝琦  
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国际贸易关系日益表现为复杂网络化的跨国生产共享关系。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指标算法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STERGM网络建模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具有稳定的分组结构和等级结构,中国在亚洲网络地位的崛起推动了“泛亚太网络”发展,但中国的网络地位并不稳固;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演化是一种高度自组织过程。相比多边关系,双边贸易关系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地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贸易协定等外部因素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秋沅  
当前,国际贸易便利化问题并不仅仅为WTO或WCO等传统贸易组织所关注,其迅速发展的进程已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全面铺开,并表现出制定主体分散化,规则制定不断的专业化、软法化、巴尔干化、技术化等10项特征。这些新特征中昭示着贸易便利化进程虽然将在保护主义的丛林中艰难行进,但并不会停下它的脚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少军  
本文首次以中国5年30省份的投入产出表为主,构建了包括省内贸易、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等指标的分省份分行业的数据库,随后以引力模型为基础,首次全面系统的检验了中国贸易的偏好性,发现存在贸易本地偏好的"中国悖论",即(1)从贸易总量上来看;(2)从出口和进口来看;(3)在控制了时间、省份和行业等个体效应后,以及从加入WTO之前与之后、沿海与内陆、中间品与最终品等3个维度进行分组检验来看,中国的贸易在国家层面上均不存在本地偏好;在省份层面上,也均不存在着本地偏好和邻近偏好。为此,中国应着力发展省内贸易与省际贸易,推动贸易的边远偏好与本地偏好、邻近偏好的再平衡,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罗吉  党兴华  
本文从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风险投资"抱团"现象入手,以CVSourCe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应用模块性指标G-N算法,动态识别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网络社群结构,进而探讨了社群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基于网络社群特征分析,对社群成员身份的稳定性和风险投资机构间偏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群现象在我国风险投资网络中广泛存在,且趋势愈发显著;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的变动具有延续性与稳定性;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网络社群特征所呈现出机构间相互偏好在投资行业特征方面倾向于同质,而在投资阶段和投资项目的地理分布特征方面倾向于异质。本文对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的分析,有助于从网络社群层次探讨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为深入分析联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