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0)
- 2023(12498)
- 2022(10640)
- 2021(9584)
- 2020(8239)
- 2019(18641)
- 2018(18049)
- 2017(35682)
- 2016(18049)
- 2015(20237)
- 2014(19804)
- 2013(19564)
- 2012(18010)
- 2011(16159)
- 2010(15887)
- 2009(14511)
- 2008(13615)
- 2007(11454)
- 2006(9982)
- 2005(8723)
- 学科
- 济(101969)
- 经济(101892)
- 管理(50627)
- 业(48001)
- 方法(40363)
- 企(39656)
- 企业(39656)
- 数学(35584)
- 数学方法(35209)
- 地方(23679)
- 贸(23160)
- 贸易(23150)
- 易(22429)
- 农(20877)
- 中国(20834)
- 业经(19745)
- 财(19256)
- 学(15421)
- 地方经济(15114)
- 制(14111)
- 产业(14106)
- 融(13678)
- 金融(13677)
- 农业(13611)
- 环境(12545)
- 技术(12172)
- 和(12121)
- 理论(11751)
- 银(11715)
- 务(11714)
- 机构
- 学院(259987)
- 大学(258692)
- 济(129229)
- 经济(127268)
- 管理(103881)
- 理学(90735)
- 理学院(89874)
- 管理学(88578)
- 管理学院(88098)
- 研究(86947)
- 中国(64536)
- 财(53437)
- 京(51016)
- 科学(46503)
- 财经(43832)
- 经济学(41861)
- 所(40275)
- 经(39929)
- 中心(39687)
- 经济学院(37683)
- 研究所(36529)
- 江(35627)
- 农(33190)
- 业大(33155)
- 财经大学(32713)
- 院(31894)
- 北京(31255)
- 范(30996)
- 师范(30718)
- 商学(29119)
- 基金
- 项目(177493)
- 科学(142881)
- 基金(132930)
- 研究(132501)
- 家(113594)
- 国家(112756)
- 科学基金(99166)
- 社会(89727)
- 社会科(85617)
- 社会科学(85600)
- 基金项目(70302)
- 省(67654)
- 自然(61225)
- 自然科(59870)
- 自然科学(59858)
- 教育(59765)
- 自然科学基金(58796)
- 划(55953)
- 资助(53800)
- 编号(51340)
- 部(40709)
- 发(40257)
- 重点(39861)
- 成果(39818)
- 国家社会(38629)
- 创(37694)
- 教育部(36212)
- 人文(35870)
- 创新(35341)
- 课题(34419)
- 期刊
- 济(139196)
- 经济(139196)
- 研究(78296)
- 中国(40481)
- 财(40028)
- 管理(39303)
- 科学(32060)
- 学报(31482)
- 农(29127)
- 大学(26188)
- 学学(25218)
- 经济研究(24968)
- 技术(23842)
- 融(22679)
- 金融(22679)
- 财经(22244)
- 业经(21201)
- 农业(20204)
- 贸(19885)
- 经(19431)
- 问题(19366)
- 国际(18554)
- 教育(17402)
- 技术经济(14847)
- 世界(14420)
- 统计(13805)
- 商业(13638)
- 策(12479)
- 现代(11599)
- 理论(11556)
共检索到377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建华 何宇 陈珍珍
本文研究了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体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封闭经济还是开放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化都表现出农业部门份额持续下降、工业部门份额保持不变、服务业部门占比持续增加的趋势,但在开放条件下经济体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比在封闭条件下表现出更显著的分化趋势。当受到外贸冲击时,经济体产出结构比消费结构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消费者偏好调整效应抵消了部分外贸价格冲击;当受到更大的外贸冲击时,经济中产出结构和消费结构会表现出更大的不稳定性,经济的结构性风险明显加剧。
关键词:
贸易冲击 经济稳定 产出结构 消费结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孟亚强
本文考察了此轮石油等价格上升的特点与成因,主要观点是:1.石油等价格持续大幅上升是对全球经济的冲击;2.其主因是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是名义货币和金融市场动荡;3.石油价格冲击会引起商品间比价调整,并因资源配置调整的滞后引起供给冲击型价格上升;4.坚定且有信誉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防止商品与服务价格比价调整,演变为工资上升与通货膨胀加剧的螺旋;5.面对石油冲击,单一的总需求政策是不够的,加快推进更加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消除因政府管制、行政垄断和市场竞争不完全引起的价格刚性,保持我国生产率的高增长是应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基础。
关键词:
石油价格 实际冲击 总供给政策 生产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斌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建斌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展崇
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稳定的基础产业结构一般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是否平衡,制约着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也制约着经济稳定。没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便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因为: 第一,结构平衡既是总量平衡的组成部分,更是总量平衡的基石。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总量失衡归根到底是由结构失衡造成的。1984年以来,我国每年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幅度都高达11~16%,1988年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大约在1000亿元以上。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婷 庞东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经济周期 贸易乘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婷
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这个渠道实现的,本文在对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其结论表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出口每波动1%,会引发GDP波动0.25个百分点左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贸易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经济周期 贸易乘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子联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不确定性事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而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得更为有意义。在国内和国外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随机冲击中,国外事件特别是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受滞后效应的影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自2009年1月开始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确定性事件在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冲击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引发了经济波动,产生了持久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亚平 史依铭
供给冲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重压力”之一,如何应对冲击、化解压力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构建TVP-SV-VAR和DSGE模型分析供给冲击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特征事实,运用拓展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来应对供给冲击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结果表明:供给冲击不仅会降低产出水平,加剧产出缺口的波动程度,还会提高通胀率,扩大通胀缺口;拓展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是供给冲击下提高产出水平、推动通胀趋于稳态的有效工具,通胀目标的调整是实现产出提高和通胀稳定组合目标最优选择的可行策略。由此表明,引入汇率和审慎两个因素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我国实际有更好的适配度,有利于完善我国“多目标、多工具”的货币政策规则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宋雷磊
15年改革开放引导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剧烈波动的发展轨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轨迹。但是,这种新的增长格局正在明显地受到日渐突出的通货膨胀的干扰,每2—3年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就被迫进行经济紧缩。在经济紧缩政策实施后,通货膨胀仍会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未出现明显的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特征的经济过热情况下,又出现了出人预料的高通货膨胀问题,这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红权 潘士远
投资率较高和投资增速较快是导致经济局部过热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压缩投资规模控制物价并稳定经济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旨。而金融已成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宏观调控的核心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当前压缩投资规模的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度”的关键在于支持投资的金融机制与金融结构的完善。本文试图从金融结构角度剖析投资容易波动、难以调控稳定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投资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方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育才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建设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列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特别是把林业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林业建设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林业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林业不再是以生产木材为主的粗放产业,人类对森林多种效益的需求成为现代林业发展的主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跃勤
开放条件下,外部冲击对积极利用全球化红利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新兴国家影响日渐加深。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这些大新兴经济体所产生的巨大震荡表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经济体在享受全球化红利进行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并未能消除其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软肋。要克服外部危机冲击并实现未来持续稳定增长,需要构建有效的防火墙并实现经济增长转型。本文在总结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金砖四国"的冲击及政策反应,探讨新兴国家通过取得利用外部条件和防范外部风险之间的均衡、实现自身稳健持续赶超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金砖四国 反危机 转型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车维汉 贾利军
本文将国际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解为供给冲击、国外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三个方面,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经验检验,识别了国际贸易结构性冲击,并考察了各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期内,在国际贸易三种结构性冲击中,国外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波动,所不同的是前者为正效应,后者为负效应,前者短期效应较明显,而后者长期效应较明显;名义变量(贸易条件)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则不显著。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变,贸易条件冲击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