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0)
2023(8068)
2022(6769)
2021(6619)
2020(5533)
2019(12738)
2018(12499)
2017(23635)
2016(12459)
2015(14320)
2014(14107)
2013(14110)
2012(13686)
2011(12705)
2010(12685)
2009(11789)
2008(11905)
2007(10507)
2006(9269)
2005(8672)
作者
(36861)
(30941)
(30731)
(29316)
(19898)
(15042)
(13956)
(11996)
(11619)
(10904)
(10660)
(10370)
(10037)
(9970)
(9789)
(9427)
(9165)
(8965)
(8876)
(8803)
(7929)
(7559)
(7405)
(6962)
(6958)
(6867)
(6792)
(6672)
(6334)
(6274)
学科
(55782)
经济(55723)
管理(33319)
(31533)
方法(26140)
(25924)
企业(25924)
数学(22308)
(22182)
贸易(22171)
数学方法(22057)
(21628)
中国(17293)
(12637)
(12507)
(11866)
(11576)
(10821)
金融(10821)
(10189)
银行(10177)
业经(10161)
关系(10132)
(9979)
(9869)
技术(8639)
理论(8497)
(8298)
(8254)
(8096)
机构
大学(193025)
学院(187124)
(88481)
经济(87082)
研究(72325)
管理(67200)
理学(57379)
理学院(56673)
中国(56188)
管理学(55796)
管理学院(55437)
(41540)
科学(41020)
(38963)
(36931)
研究所(33612)
财经(31494)
中心(31198)
经济学(29597)
(29525)
(29011)
北京(26733)
经济学院(26693)
(25804)
(25645)
业大(24642)
(24269)
师范(24024)
财经大学(23713)
农业(23428)
基金
项目(120554)
科学(95475)
基金(91690)
研究(86774)
(81302)
国家(80749)
科学基金(67701)
社会(57977)
社会科(55298)
社会科学(55287)
基金项目(46935)
自然(42266)
自然科(41393)
自然科学(41381)
(41064)
自然科学基金(40715)
教育(39266)
资助(38829)
(36679)
编号(32541)
(29023)
成果(28443)
重点(27315)
国家社会(26195)
中国(26064)
(25361)
教育部(25182)
(24676)
(24061)
人文(23414)
期刊
(93602)
经济(93602)
研究(60695)
中国(37074)
学报(31501)
科学(28856)
(28667)
(26607)
管理(25800)
大学(24067)
学学(22588)
(19888)
(19388)
金融(19388)
国际(19248)
农业(18402)
教育(17883)
经济研究(17677)
财经(16724)
(14659)
问题(13921)
技术(13438)
世界(13310)
业经(11915)
(11105)
(9501)
贸易(9501)
技术经济(9154)
图书(8856)
统计(8761)
共检索到29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忠法   王悦玥  
“隐性壁垒”是指没有相应国际法规范约束,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能够产生限制贸易和排除竞争效果的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及执法情况的“声誉罚”、知识产权单边调查及制裁和将人权等其他问题引入知识产权议题是知识产权国际竞争中“隐性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知识产权“隐性壁垒”的频繁出现,是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以及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私法行为公法化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产权“隐性壁垒”具有单边性、霸权性以及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的特征。“隐性壁垒”的存在导致国外企业不敢进口“涉嫌侵权”的产品,国内企业因此丧失交易机会。国内优势产业被排挤出全球产供链的风险提升,从发达国家获取技术的难度增加,导致知识产权国内保护标准被迫提升。对此,我国应当深入开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协调,与其他参与国一起应对责难,探索构建规制由国家主导的商业诋毁行为的规则,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国际舆论治理,及时反击不实言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世华  
随着知识产权被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用作保护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贸易大棒,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有着深刻的战略背景,需要我们从战略上加以应对。因此,必须抓紧构建和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秉秀  
利用非关税壁垒限制商品流通,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另一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凭借科技优势,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设置贸易壁垒的势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知识产权壁垒的基本特点及其采取的习惯做法,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晗  
文章基于国际贸易中恶名市场名单制度及固化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国际规则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了这两类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发达国家滥用知识产权专有权、强化其数字经济优势、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通过梳理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缘由,得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相关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以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鸿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政策建议,认为在国家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在行业层面应加大反垄断调查及知识产权诉讼,在企业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期更好地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应对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温芽清  南振兴  
知识产权壁垒是国家或企业滥用知识产权,异化知识产权促进知识创新和鼓励知识传播的权利义务平衡机制,不合理妨碍国际贸易的措施或做法,实质是限制发展中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工具。它有四个共同特征:主体和性质的双重性;形式的隐蔽性和合法性;实质上的强权性和不公正性;后果上的限制竞争和妨碍贸易性。知识产权壁垒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类:国家知识产权壁垒和企业知识产权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的识别标准有三:背离知识产权制度主旨;违反知识产权法定义务;造成国际贸易损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晗  
文章基于国际贸易中恶名市场名单制度及固化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国际规则发展历程与特征,分析了这两类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其引起的发达国家滥用知识产权专有权、强化其数字经济优势、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通过梳理知识产权数字壁垒产生缘由,得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压力,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相关企业对外贸易竞争力以及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数字技术鸿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知识产权数字壁垒的政策建议,认为在国家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并积极参与国际相关规则的制定,在行业层面应加大反垄断调查及知识产权诉讼,在企业层面应加大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期更好地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数字壁垒应对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艳  
近年来,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名,通过知识产权壁垒,压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实现其垄断国际市场、维持经济、政治地位的目的。知识产权壁垒在短期内限制了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但从长期看,又能够激励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应科学应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本铿  
知识产权是我国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个专业法律词汇,代表着法律赋予智力成果完成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所享有的独占权。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确立,从法律层面维护和保障了智力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权益,对科技进步与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知识产权壁垒则是对知识产权的滥用,是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名义,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进行限制或利用其知识产权优势进行不公平贸易。知识产权壁垒是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一种新形式,一国可以通过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疫制度等,对国外进口产品制定过分严苛的进口标准,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知识产权壁垒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非法手段,也是阻碍国际贸易畅通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恩富  谢士强  
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现象,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技术标准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问题,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明顺  赵志强  张勇  熊明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爱勤  
传统国际经贸活动及政策使国际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许多矛盾。"绿色壁垒"成为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单纯以盈利为目标的贸易政策,许多政策不支持环境问题。基于环境目标,国际贸易的新视野应该包含:盈利的、半盈利的、非盈利的各种方式达到环境目标;发展中国参与环境外交,参与制定、修订国际环境标准及标志;发达国家应主动承担环境责任采取相应的手段及补偿式投入;国际环境协调及硬约束的方式要提到实际工作日程上,以平衡贸易保护与全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国际贸易呈现出的新问题,以及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必要性,提出现行国际贸易活动与环保矛盾解决的办法及中国如何遵循绿色国际贸易的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巾英  吴志良  
WTO的宗旨是倡导并致力于国际贸易自由化 ,为成员方提供平等、公平、非歧视性的贸易机会。从GATT生效到WTO诞生使关税从二战前的 4 5 %下降到不足 14%。然而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反倾销措施却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战略。对本国产业、市场所进行的保护 ,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双损 ,世界贸易不平衡 ,因此 ,WTO组织和发展中成员方应积极采取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代中强  
近年来,美国频繁对外发起知识产权调查,防止其国内市场遭受所谓的"不公平贸易"。本文发现,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率与知识产权调查数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美国大部分知识产权调查案件最终未能判定被告侵权。因此,声称维护"公平贸易"的知识产权调查,实质上已经异化为贸易壁垒。知识产权调查将通过贸易抑制效应、贸易偏转效应、研究开发效应、全球价值链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深刻影响诉讼双方及利益相关者。本文认为,由于诉讼双方地位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知识产权调查将成为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中国通过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和在美国申请更多专利并不能起到减少知识产权调查的效果。本文从政府顶层机制、行业保障机制和企业预警机制三维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玉荣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壁垒。它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下,比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歧视性和报复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应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深入了解研究WTO规则,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完善国内立法,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永进  孟珊珊  
不同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隐性贸易壁垒”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将此称为“隐性贸易壁垒非中性”。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并采用量化分析法系统考察了隐性贸易壁垒的所有制差异对进口贸易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隐性贸易壁垒的所有制差异降低了社会福利和贸易利益;(2)贸易壁垒下降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推动作用更大;(3)国内贸易成本的提高使得企业进口采购比例增加,迫使企业过度依赖中间品进口,也放大了中国的进口贸易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