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1)
- 2023(4179)
- 2022(3588)
- 2021(3396)
- 2020(2786)
- 2019(6546)
- 2018(6539)
- 2017(12364)
- 2016(6516)
- 2015(7784)
- 2014(8107)
- 2013(7738)
- 2012(7768)
- 2011(6952)
- 2010(7288)
- 2009(7033)
- 2008(7366)
- 2007(6746)
- 2006(5989)
- 2005(5624)
- 学科
- 济(29116)
- 经济(29071)
- 贸(17588)
- 贸易(17579)
- 易(17031)
- 管理(16221)
- 业(14314)
- 企(13933)
- 企业(13933)
- 方法(13402)
- 数学(9004)
- 理论(8879)
- 数学方法(8802)
- 中国(7588)
- 学(7217)
- 业经(7078)
- 关系(7009)
- 出(6688)
- 融(6156)
- 金融(6155)
- 财(5968)
- 和(5958)
- 农(5867)
- 国际(5743)
- 口(5559)
- 出口(5558)
- 出口贸易(5558)
- 教育(5424)
- 地方(5258)
- 制(5152)
- 机构
- 大学(105588)
- 学院(103484)
- 济(45090)
- 经济(44147)
- 研究(36256)
- 管理(34813)
- 理学(29228)
- 理学院(28862)
- 管理学(28267)
- 管理学院(28073)
- 中国(27711)
- 京(22808)
- 财(20669)
- 科学(20093)
- 所(18273)
- 研究所(16261)
- 财经(16212)
- 江(15568)
- 中心(15524)
- 范(15286)
- 师范(15174)
- 经(14607)
- 北京(14591)
- 经济学(14586)
- 农(13357)
- 贸(13339)
- 经济学院(13100)
- 院(12957)
- 州(12866)
- 师范大学(12316)
- 基金
- 项目(59154)
- 研究(45760)
- 科学(45368)
- 基金(42017)
- 家(35820)
- 国家(35498)
- 科学基金(29295)
- 社会(28636)
- 社会科(27101)
- 社会科学(27096)
- 省(21615)
- 教育(21463)
- 基金项目(20966)
- 编号(19473)
- 划(18377)
- 资助(18177)
- 成果(17811)
- 自然(17100)
- 自然科(16718)
- 自然科学(16713)
- 自然科学基金(16403)
- 部(13650)
- 重点(13570)
- 课题(13530)
- 发(12698)
- 性(12470)
- 项目编号(12115)
- 大学(12050)
- 教育部(12045)
- 创(11800)
共检索到168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玲 吕东峰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与使用的统一体。不同的商品由于产自不同的国家、地区,甚至不同的劳动者,就蕴含了不同的文化,这是商品的文化价值。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无一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现象,本文拟作一新的尝试,从分析商品的文化价值入手,对国际贸易给予一种全新的解释。
关键词:
商品 贸易 国际贸易 文化互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贸易结构优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一个国家应当向哪些国家出口何种产品,又应当从何处进口何种产品以增进本国福利,促进本国发展?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克鲁克曼的新贸易理论都在为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理论解释。应当看到的是,贸易结构优化与优化贸易结构存在差异。前者从静态角度出发,强调利用现存资源,强化现存结构的作用;后者则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改变现存结构的要求。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介绍有关贸易理论关于贸易结构的论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净
世界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方面。文章认为,面对文化差异对贸易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促使贸易环境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组织与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在国际贸易策略的制定上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与培训,培养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关键词:
世界贸易 文化差异 意识形态 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本文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对中韩贸易的影响为例,分析文化认同对一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理论上,文化认同应该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出口数量影响国际贸易。经验分析表明,该剧热播提升了中韩贸易增长速度;从渠道看,该剧的播出通过数量增加促进了出口增长,这一促进作用对于差异化产品尤为显著。这意味着文化认同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积极力量。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新形势下推进中国文化传播有利于中国企业和产品国际化。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国际贸易 出口价格 出口数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敏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进出口总额排名,中国贸易总额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关于中国是应该发展互补性贸易还是竞争性贸易的争论,主流的观点是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互补性贸易。文章对中国的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回顾,重点研究了当前2015年度中国进出口的贸易结构。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对海关总署按大类统计的22个类别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秩相关性进行了假设检验,得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整体的国际贸易结构是竞争性为主的结论。提出:被动的互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静敏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15年全球进出口总额排名,中国贸易总额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关于中国是应该发展互补性贸易还是竞争性贸易的争论,主流的观点是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互补性贸易。文章对中国的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回顾,重点研究了当前2015年度中国进出口的贸易结构。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对海关总署按大类统计的22个类别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秩相关性进行了假设检验,得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整体的国际贸易结构是竞争性为主的结论。提出:被动的互补性贸易策略不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应从长远经济发展的角度,遵循主动的竞争性贸易原则,在国际市场展开全面竞争,实现全面均衡稳定的发展,努力从世界经济大国变为世界经济强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英军
一、引言 本文所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是指70年代后半期以后,西方经济学者提出的新的国际贸易学说。相对于在此以前的贸易学说,这些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新学说,二是以邓宁(Dunning,J·H)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的“新比较优势论”。这两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瑶 翁兆杰
政府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定位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为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两种理论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上虽有一些相似点,但基本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理论中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的比较和综合,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既要认识到政府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所在,又能够将政府作用界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宏 费方域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上的。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必然要考虑来自经常项目的冲击。文章介绍了RBC理论下关于国际贸易一系列的微观基础、理论发展演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贸易 贸易条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银娥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的贸易政策理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即16世纪至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西欧各国普遍实行重商主义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者注重贸易差额,认为在对外贸易中,只要保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就能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因而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谦 何蓉
7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纷纷被提出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加以解释。本文拟将对这些最新解释加以介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晓惠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过各种手段扶持和鼓励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创意产品实际上已经取代传统的制造业产品成为最重要的出口产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风险,是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个至为敏感的问题。众所周知,国际贸易就是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际经济大气候,包括天候、地理因素,人口增长,资源的开采利用,产业界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多种因素的发展变化,也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乃至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当事人可能由于上述意外原因而达不到预期的利益目标,甚至发生严重亏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曲如晓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环境关税来保护本国环境,且征收环境关税符合WTO相关规则。与征收环境税相比,环境关税是一种次优的选择;用环境关税解决跨边界污染问题关键是实施环境关税的国家是否为贸易大国。
关键词:
环境关税 WTO 环境税 跨边界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