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2)
2023(9467)
2022(8049)
2021(7238)
2020(5824)
2019(13466)
2018(13139)
2017(24745)
2016(13255)
2015(15050)
2014(15108)
2013(14878)
2012(14721)
2011(13528)
2010(14046)
2009(13068)
2008(13291)
2007(12259)
2006(11269)
2005(10585)
作者
(40099)
(33492)
(33305)
(31438)
(21357)
(16140)
(15169)
(13013)
(12650)
(12074)
(11332)
(11171)
(10975)
(10711)
(10408)
(10274)
(9942)
(9740)
(9737)
(9674)
(8614)
(8279)
(8089)
(7690)
(7621)
(7511)
(7468)
(7427)
(6806)
(6644)
学科
(62072)
经济(62003)
管理(35420)
(34452)
(24587)
企业(24587)
中国(21811)
(21571)
贸易(21556)
(20860)
地方(20320)
(19388)
方法(19008)
数学(15059)
数学方法(14831)
业经(14412)
环境(14141)
农业(13507)
(12677)
金融(12677)
(11997)
(11841)
(11540)
银行(11525)
(11341)
(11247)
地方经济(11078)
(10941)
(9667)
理论(9334)
机构
学院(196791)
大学(194648)
(87028)
经济(85240)
研究(76373)
管理(68218)
中国(59360)
理学(56230)
理学院(55524)
管理学(54608)
管理学院(54250)
科学(44090)
(43661)
(40049)
(38879)
研究所(35602)
中心(33999)
(32852)
(32173)
财经(29502)
北京(28719)
(28655)
师范(28391)
(27728)
经济学(26691)
(26528)
(26121)
业大(25976)
农业(25415)
经济学院(23954)
基金
项目(118400)
科学(91975)
研究(90155)
基金(82998)
(71989)
国家(71331)
科学基金(59565)
社会(57072)
社会科(54139)
社会科学(54127)
(46431)
基金项目(42480)
教育(40174)
(38792)
编号(36989)
自然(35331)
资助(34763)
自然科(34458)
自然科学(34451)
自然科学基金(33789)
(32113)
成果(31621)
重点(27280)
课题(27015)
发展(26360)
(25965)
(25917)
(23891)
国家社会(23661)
(22937)
期刊
(109020)
经济(109020)
研究(65619)
中国(49372)
(32212)
学报(28951)
(28917)
管理(27726)
科学(27011)
教育(25625)
(23218)
金融(23218)
大学(22430)
农业(22331)
学学(20822)
业经(18117)
国际(17961)
经济研究(17835)
(17803)
技术(17222)
问题(15237)
财经(14658)
(12858)
世界(12583)
(12161)
图书(10335)
商业(9971)
(9649)
论坛(9649)
技术经济(9590)
共检索到33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国际贸易中劳工、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分劳工、环境标准的"公平贸易"之争、WTO引入劳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之争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劳工、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我们一方面需防止贸易伙伴国出于贸易保护需要对劳工、环境标准的滥用;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公认的劳工、环境标准,以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玉红  
发达国家提出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有其深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在这一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根本性分歧: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是社会倾销行为,而发展中国家认为挂钩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尽管如此,发达国家仍是采取了种种举措在国际贸易中推行劳工标准,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京华  
本文主要研究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探询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溯源以及该问题的最新动向和趋势,进而客观地分析了了劳工标准问题对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学秀  
劳工标准之争——WTO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王学秀在1996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新加坡部长会议召开前后,有关WTO的“新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其中,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尤为突出。虽然《新加坡部长宣言》对此问题做出了初步的结论,但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荣  金雪军  
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热点问题,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影响日益凸显。文章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之内侧重分析了发达国家不同的劳工标准执行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福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铂  
本文采用劳工工资的变化率作为劳工标准变化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保证模型稳定的情况下,估计国际贸易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劳工标准的影响,然后对模型进行向量误差修正,并分析向量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再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出口对制造业劳工标准均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额的变动是劳工标准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证实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因此,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能够提高劳工标准,而抑制中国对外贸易的因素,可能不利于劳工标准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强永昌  
环境标准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制订、实施的有关技术标准与规则。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除环保水平差异而增加的要素投入量及其结构变化,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丽  
文章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贸易保护手段已从关税壁垒转化为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设置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并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更是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分析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建立自己的防护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平  
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提出国际贸易引入劳工标准或者劳工标准介入国际贸易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国家更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要求国际贸易同劳工标准挂钩,并在世贸组织的规则里写入以核心劳工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条款”,设置“劳动壁垒”。显而易见,我国入世后面临着劳动标准国际化的挑战。本文在总结国际劳工标准的由来和发展的基础上,比较我国劳动标准同国际劳工标准的差别和原因,试就当今国际劳工领域和贸易领域里的这个热点问题,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铂  
本文从劳工标准的差异对贸易的影响、贸易对劳工标准变化的影响、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概括劳工标准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方面的观点和理由。此外,文章概括和归纳了相关实证研究的指标和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雪  
未来几年,国际贸易在总体上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国际贸易当前较快的增长势头将保持,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将对国际贸易规则做出重大调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多处于平稳上升期,为我国外贸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认为我国的外经贸战略应分析现状,相应地进行适当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第一,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会持续增长。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呈上升的态势。从外部环境看,中国加入WTO,签署了农业相关协议,履行WTO中关于农业协议规则的要求,履行入世的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从国内环境看,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使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嘉锋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扩展,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国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而在追求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了双边主义、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不同主张。本文拟对这三种不同主张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们对国际贸易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汪巍  
南亚地处印度洋交通要道,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等八个国家。南亚地理位置的优势,加上侨乡的优势(仅印度就有2500万海外印侨),有利于南亚国家外向型经济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