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0)
2023(12637)
2022(11197)
2021(10351)
2020(8663)
2019(20166)
2018(19875)
2017(38151)
2016(20879)
2015(23730)
2014(23850)
2013(23666)
2012(21930)
2011(19742)
2010(19634)
2009(17966)
2008(17702)
2007(15486)
2006(13494)
2005(11889)
作者
(60867)
(50376)
(50230)
(47665)
(32229)
(24380)
(23028)
(20010)
(19165)
(18078)
(17316)
(16897)
(16055)
(15941)
(15573)
(15460)
(15298)
(15101)
(14480)
(14354)
(12616)
(12398)
(12152)
(11543)
(11375)
(11365)
(11168)
(11107)
(10247)
(9939)
学科
(81966)
经济(81867)
管理(59248)
(56476)
(45891)
企业(45891)
方法(39631)
数学(33614)
数学方法(33155)
(25068)
贸易(25052)
(24337)
(24064)
(23109)
中国(21063)
(18149)
业经(17797)
地方(16659)
理论(15209)
农业(15011)
(14022)
(13390)
(12985)
财务(12915)
财务管理(12890)
(12710)
金融(12709)
技术(12343)
(12329)
银行(12287)
机构
大学(300440)
学院(297606)
(119400)
管理(117872)
经济(116814)
理学(102354)
理学院(101259)
研究(99934)
管理学(99455)
管理学院(98955)
中国(73348)
(64505)
科学(62023)
(53154)
(50605)
(48417)
研究所(46019)
业大(45258)
中心(44550)
财经(42744)
(42212)
北京(40947)
(39494)
师范(39128)
(38821)
农业(38162)
(36461)
经济学(35012)
(34736)
师范大学(31790)
基金
项目(202564)
科学(157171)
研究(148256)
基金(145504)
(126768)
国家(125732)
科学基金(106973)
社会(91293)
社会科(86579)
社会科学(86553)
(78431)
基金项目(77016)
自然(69880)
自然科(68250)
自然科学(68235)
教育(67802)
自然科学基金(66967)
(65957)
资助(61186)
编号(61104)
成果(50026)
重点(44864)
(44601)
(42719)
课题(41648)
(41403)
科研(38781)
创新(38605)
教育部(38087)
大学(38080)
期刊
(129244)
经济(129244)
研究(89181)
中国(54347)
学报(48397)
(43762)
科学(42927)
管理(42803)
(38638)
大学(36604)
教育(34949)
学学(34133)
农业(31173)
技术(25705)
(23298)
金融(23298)
经济研究(21179)
业经(20915)
财经(19806)
(18791)
问题(17752)
国际(17286)
图书(17066)
(16823)
(16389)
理论(14973)
技术经济(14265)
科技(13938)
实践(13708)
(13708)
共检索到43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伟丽  刘正园  
国际贸易中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收入分配通过影响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产品质量建立联系,国家之间收入分配差异决定了不同国家、企业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异质性,从而影响他们对生产和贸易产品的质量选择;另一方面,产品质量升级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是不确定的,质量升级可能会扩大或缩小一国工资差距。本文以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演进为出发点,从供给和需求以及质量升级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学者关于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问题的研究,并指出了国际贸易中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伟丽  
由于差异产品和不同种类产品的存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同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质量,在南北贸易模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口和出口的产品质量是不同的,产品质量可以通过贸易数据指标和企业生产指标来度量,两者各有利弊。本文进一步综述了垄断竞争假设下的供给需求模型和南北贸易模型及其相关实证分析,归纳了产品质量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并指出了国际贸易中产品质量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酣  张继宏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静态或动态均衡模型解释了国家之间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的变化,也证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模式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等福利问题,并对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反映产品质量的指标,利用企业乃至产品层面的数据验证了质量异质性和企业出口决策、国家间的贸易模式差异和出口品质量高低之间的关系。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引入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为中国很多贸易现象提供了新解释。在改进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产品质量异质性,有望对贸易模式、福利效应和经济增长提供更有力的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黄腾飞  
本文构建了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升级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贸易均衡中纳入异质性企业与产品质量范围等因素,细致考察了贸易成本、技术溢出、规模经济对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的影响渠道和结果,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为何随着贸易开放而提高的现象做出了理论解释。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不仅通过贸易成本下降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而且给中间产品部门带来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进而激励着发展中国家的模仿活动和发达国家的创新活动。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资本品(机器)偏向的特征,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创新(技术)偏向的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家东  李依锦  郑立伟  
本文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主要国家出口产品的质量溢价水平,以及宏观质量水平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理论层面,首次提出了质量溢价概念,分析了质量与价格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论证了质量提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层面,首先基于国际贸易数据计算各国出口产品的平均单位价值,然后对主要国家出口产品的质量溢价和质量溢价率进行了测度。分析发现,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以输出中低档质量的产品为主,但每一次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明显提升都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支撑作用。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提升产品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丽  
作为产业内垂直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出口产品质量已成为经济改革中的焦点问题。有关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众多,本文主要从出口产品质量的测度方法、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三方面对现有代表性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试图探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齐振宏  周萍入  
基于自己的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水平、农业发展程度和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世界各国对转基因农产品的研究、应用、生产和贸易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政策,造成国际贸易秩序的失控与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厘清国际贸易现状,辨识贸易争端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谦  何蓉  
7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纷纷被提出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加以解释。本文拟将对这些最新解释加以介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晓泓  彭雨舸  
首先总结了国际贸易中隐含碳的测算方法,从测算方法——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角度,对国际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进行了述评。然后对当前流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进行综述。接着对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进行评述。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含碳研究的未来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秦向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广泛地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但因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功能经常受到质疑,也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实证扣理论研究的高潮。大量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求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试图把前人对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介绍,挖掘它们的异同,以推动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贸易的环境效应所探讨的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是贸易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本文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区分为六个方面,即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收入效应、产品效应和法规效应,进而分别从理论模型到实证研究不同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波  
本文分别从理论角度、实证角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对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理论研究部分对"替代说"和"互补说"有关理论分别进行了介绍;实证研究部分将现有研究划分为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以及产品层面四个层次,并对每一层次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政治经济学研究部分,主要就补偿投资的有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甘爱平  
随着世界贸易量的急剧增长,贸易自由化引起了一系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贸易自由化是否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在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后,侧重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隐含碳。这些研究对我国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军伟  
环境法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环境法规是否会削弱一国产业的竞争力,环境法规是否会引起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各国不同的环境法规严厉程度是否会引起"生态倾销"以及环境法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协调。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环境法规虽然会对国际贸易的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庆林  綦建红  
近年来国际贸易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理论成为国际贸易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该理论产生的背景在于,尽管国际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没有达到经济学家所预期的理想水平。为了解释"贸易流失的神话",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强调贸易合同执行不力、贸易机会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