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4)
2023(15008)
2022(12882)
2021(11973)
2020(10059)
2019(23513)
2018(23084)
2017(44829)
2016(23861)
2015(27156)
2014(27016)
2013(26878)
2012(24807)
2011(22458)
2010(22738)
2009(21324)
2008(20295)
2007(18117)
2006(16171)
2005(14170)
作者
(68048)
(56208)
(55740)
(52968)
(35947)
(26897)
(25588)
(21871)
(21548)
(20238)
(19433)
(18816)
(17846)
(17816)
(17417)
(17129)
(16442)
(16323)
(16248)
(16027)
(14042)
(13704)
(13664)
(12905)
(12628)
(12516)
(12457)
(12267)
(11280)
(10986)
学科
(99090)
经济(98978)
管理(69285)
(66260)
(56184)
企业(56184)
方法(46452)
数学(39642)
数学方法(39271)
中国(32006)
(29160)
金融(29157)
(26844)
(26706)
银行(26668)
(26092)
贸易(26071)
(25704)
(25249)
(25186)
地方(22903)
业经(22591)
(20622)
(19884)
理论(18480)
(17388)
财务(17309)
财务管理(17276)
农业(16835)
企业财务(16440)
机构
大学(344455)
学院(340013)
(140166)
经济(137074)
管理(133279)
理学(114721)
理学院(113460)
研究(112140)
管理学(111647)
管理学院(111018)
中国(88891)
(72505)
(66536)
科学(65534)
(55005)
财经(53432)
中心(52235)
研究所(49648)
(49291)
(48747)
(48542)
业大(46517)
北京(46085)
(45739)
师范(45393)
经济学(43148)
(41270)
(40660)
财经大学(39932)
经济学院(39110)
基金
项目(226009)
科学(177405)
研究(170036)
基金(163843)
(140522)
国家(139303)
科学基金(120039)
社会(107329)
社会科(101821)
社会科学(101796)
(86738)
基金项目(86669)
教育(78350)
自然(75958)
自然科(74169)
自然科学(74155)
(72915)
自然科学基金(72841)
编号(69957)
资助(68116)
成果(58171)
(50834)
重点(50240)
课题(48222)
(47818)
(46795)
教育部(44422)
国家社会(43804)
项目编号(43578)
创新(43559)
期刊
(152024)
经济(152024)
研究(107381)
中国(65189)
学报(51005)
(49895)
管理(48185)
科学(45673)
(43669)
(43450)
金融(43450)
教育(41319)
大学(39509)
学学(36587)
农业(29725)
技术(28616)
财经(27407)
经济研究(24767)
业经(23712)
(23335)
(21197)
问题(20909)
图书(20333)
国际(19269)
理论(17804)
实践(16307)
(16307)
技术经济(15821)
商业(15421)
现代(15153)
共检索到514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辉  
本文采用五大国际化都市的数据,利用ADF检验、Geweke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两个中心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个中心呈典型正向相关,且互为因果关系。协整分析发现城市经济实力、金融国际化水平、金融服务体系等指标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有着长期影响。无论是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飞  程树高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全球资源竞争和分配的核心。金融中心发展源于航运中心,世界著名的五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同时也都是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表明,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许秋起  
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上海乃至全国在继续推动对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方面都将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而考察国外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历史及特征,发掘出其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对更好地建设上海"两个中心",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波  罗芳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冬根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应贯彻整体规划、适度超前、与国际金融规范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其法律系统构建需要关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在静态层面应确保发挥基础作用的框架性法律,引导作用的放权性法律,推动作用的优惠性法律以及保障作用的监管性法律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在动态层面应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分步推进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节奏和出台时间做出系统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法律意识、严格金融行政执法和规范金融司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国杰  
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似乎一直没有破题,一些贸易新型业态、免税购物等功能尚未破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上海面临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新机遇,未来应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免税购物功能以及离岸贸易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向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迈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钧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首先有一个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一些资源贫瘠的小岛上实行完全自由化的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使这些小岛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新兴国际金融中心.但是,这类金融中心缺乏内在的经济实力,而仅仅具有一个表面繁荣的金融外壳,实质上是外国银行避税和逃避管制的“避税港”,这种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不应该成为上海的目标模式.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为中心而中心,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的国际金融网点,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动向和调动国际经济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和资金,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应该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强  邓文慧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已进入到了最后的关键阶段。上海、北京和深圳凭借各自的优势金融资源,相应提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框架。本文通过对比总结三地的金融发展布局和现有成果,试图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戈建国  王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的一项国策,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开放和高效的监管体系。政府主导在前期有助于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但同时对市场机制的形成有负面影响,应该逐渐加强法律的作用,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市场环境。尽快制订涉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法规和规章,提升上海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这三大监管机关的行政地位和监管权限,完善现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金融法院,"为提高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