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2)
- 2023(14072)
- 2022(12114)
- 2021(11176)
- 2020(9562)
- 2019(21897)
- 2018(21729)
- 2017(42347)
- 2016(22807)
- 2015(25727)
- 2014(25396)
- 2013(25449)
- 2012(23224)
- 2011(20665)
- 2010(20677)
- 2009(19278)
- 2008(19108)
- 2007(16727)
- 2006(14835)
- 2005(13259)
- 学科
- 济(99649)
- 经济(99530)
- 业(92082)
- 企(84157)
- 企业(84157)
- 管理(79891)
- 方法(46711)
- 数学(36623)
- 数学方法(36283)
- 业经(31472)
- 财(29952)
- 农(29514)
- 贸(25744)
- 贸易(25732)
- 易(24993)
- 务(22438)
- 财务(22379)
- 财务管理(22359)
- 中国(22146)
- 企业财务(21138)
- 农业(20758)
- 技术(20021)
- 理论(18749)
- 和(18249)
- 地方(17848)
- 制(17834)
- 学(16758)
- 划(16623)
- 策(16049)
- 环境(14441)
- 机构
- 学院(331629)
- 大学(328479)
- 济(139356)
- 管理(137622)
- 经济(136696)
- 理学(118943)
- 理学院(117747)
- 管理学(116070)
- 管理学院(115492)
- 研究(106200)
- 中国(81268)
- 京(69630)
- 科学(63467)
- 财(62422)
- 农(53347)
- 所(52862)
- 财经(50407)
- 业大(48474)
- 研究所(47869)
- 江(47780)
- 中心(47048)
- 经(45832)
- 北京(43735)
- 农业(41997)
- 经济学(40683)
- 范(39783)
- 师范(39479)
- 州(38862)
- 院(38750)
- 商学(37845)
- 基金
- 项目(221549)
- 科学(175155)
- 研究(164486)
- 基金(161863)
- 家(139521)
- 国家(138286)
- 科学基金(120303)
- 社会(104072)
- 社会科(98752)
- 社会科学(98726)
- 省(86169)
- 基金项目(86036)
- 自然(78005)
- 自然科(76234)
- 自然科学(76216)
- 自然科学基金(74916)
- 教育(73760)
- 划(71210)
- 编号(67193)
- 资助(66688)
- 成果(53109)
- 部(49031)
- 重点(48600)
- 创(48342)
- 发(47109)
- 课题(44877)
- 创新(44397)
- 业(43845)
- 国家社会(42407)
- 教育部(42246)
- 期刊
- 济(153751)
- 经济(153751)
- 研究(97414)
- 中国(56937)
- 管理(54145)
- 财(49151)
- 农(48865)
- 学报(46971)
- 科学(45200)
- 大学(36349)
- 农业(34717)
- 学学(34474)
- 教育(30983)
- 技术(29894)
- 融(27305)
- 金融(27305)
- 业经(26947)
- 财经(24346)
- 经济研究(24218)
- 问题(20942)
- 经(20886)
- 业(20659)
- 贸(20413)
- 国际(18750)
- 技术经济(18698)
- 现代(16717)
- 商业(16257)
- 世界(16250)
- 理论(15791)
- 科技(15600)
共检索到485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文英 陈爱贞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引发了大量学者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与生产率关系。首先,基于不少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以及多产品出口企业而非单产品出口企业是全球贸易市场重要主体的现实,现有理论拓展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单产品的假设;其次,实证结果的不一致也推动研究者进入到"贸易-生产率"的链条内部,引入更多变量,使得研究框架从T-P和P-T分别往X-T-P和X-P-T方向延伸发展;最后,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框架的拓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企业生产率之间联系机制研究从前期的相对静态往动态深入。本文在对这三方面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生产率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文英 陈爱贞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引发了大量学者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与生产率关系。首先,基于不少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以及多产品出口企业而非单产品出口企业是全球贸易市场重要主体的现实,现有理论拓展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单产品的假设;其次,实证结果的不一致也推动研究者进入到"贸易-生产率"的链条内部,引入更多变量,使得研究框架从T-P和P-T分别往X-T-P和X-P-T方向延伸发展;最后,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框架的拓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企业生产率之间联系机制研究从前期的相对静态往动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生产率 企业异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柳清 李军伟
国际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联系紧密,高生产率的企业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国际贸易交易效率也更高。在研究国际贸易和企业生产率关系时需要引入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理论。同时,研究了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理论及拓展理论,明确了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贸易边际调整、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贸易自由化、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与FDI选择三方面的拓展内容。最后从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理论及拓展理论的基础出发,研究了国际贸易和企业生产率的关系。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企业生产率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的兴起、劳动力个体特征的凸显、离岸外包和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得以推进。本文概括性解读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当前的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将来的研究应构建更贴近现实、更具指导价值的理论框架,注重企业和劳动者微观层面的差异,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贸易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有 刘万岚
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的最新经验研究都是在Coe和Helpman(1995)计量模型(简称CH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CH模型的扩展涉及到:R&D溢出变量的不同设定形式;其它溢出渠道的引入;人力资本的具体作用。本文对国外关于进口贸易与技术溢出的经验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揭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CH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联英 罗能生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是当前贸易微观领域里的最新论题。这一研究突破了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到一般均衡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强调个体企业特征与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紧密关联性。本文通过对这一最新成果的简要回顾,厘清了理论发展的主要研究脉络。研究表明:西方贸易理论正在发生从宏观分析向微观基础的研究转向;以生产率差异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新形势下我国出口投资战略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解恩泽
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估计生产率时,将面临联立方程偏差和样本选择偏差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传统对策包括工具变量法、固定效应法和一阶条件法,最新进展包括代理变量法和动态面板法。随着微观数据可得性提高及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发展,贸易、资本流动和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企业的生产率比较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未来,应关注投入要素市场改革、中美经贸摩擦和经贸格局重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建军
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自H-O模型诞生以来国际贸易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系列新的收入不平等贸易影响机制得以发现。本文根据各影响机制依附的基础理论模型将贸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新发现归结为Melitz-type模型的解释、比较优势拓展模型的解释以及消费效应、隐性契约效应的解释三类,对相应的最新理论文献进行了概括性解读,并简单评述了当前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关键词:
贸易 收入不平等 业务外包 隐性契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陆善勇
自从古典经济学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讨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理论角度探讨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生产率增长速度急剧放缓成为一个全球现象,生产率增长一直低于对其的预测,可以称之为"生产率之谜"。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等产生冲击,加剧了生产率增长放缓的速度,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放缓、公共投资下降、技术创新速度放缓、技术扩散速度减缓、经济结构服务化等结构性因素会抑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而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与技术扩散缓慢的情况并存,现在做出生产率增长停滞的论断尚为时过早。
关键词:
生产率之谜 国际金融危机 技术扩散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生产率增长速度急剧放缓成为一个全球现象,生产率增长一直低于对其的预测,可以称之为"生产率之谜"。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资本投资、劳动力市场等产生冲击,加剧了生产率增长放缓的速度,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放缓、公共投资下降、技术创新速度放缓、技术扩散速度减缓、经济结构服务化等结构性因素会抑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而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与技术扩散缓慢的情况并存,现在做出生产率增长停滞的论断尚为时过早。
关键词:
生产率之谜 国际金融危机 技术扩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颀 史宇鹏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推动了国际贸易的繁荣。本文梳理了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研究的最新文献,总结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表现及其作用机制。已有文献表明,互联网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而且催生了国际贸易新业态。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企业之间、在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非对称性。此外,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贸易成本来概括,而是存在着其他重要机制。在对最新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本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世界面临“逆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实背景下,全面认识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对于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以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国际贸易 贸易新业态 贸易成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丹
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是各国政府所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首先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末最新的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及国际一体化经济学、国际贸易社会网络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做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国际贸易流量 影响因素 理论进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宏兵
新新贸易理论诞生近十年来,贸易理论家围绕企业异质性假定进行了细致而富有成效的拓展研究。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融入贸易中介的分析,打破了已有研究关于直接出口的局限,并分别基于异质性和企业内生边界视角,解释了中介技术和不完全合约对企业直接出口和中介出口等不同出口决策及福利分配的影响。本文梳理了国外最新文献中企业异质性与贸易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解析了将贸易中介引入新新贸易理论的微观机理,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傅东平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对生产率的研究,主要是从供给方面展开的,本文试图从需求角度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理论上看,总需求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技术选择、规模经济效益和要素的使用效率等途径引起生产率的变化,国际贸易则通过促进分工深化、产生技术溢出等促进生产率的提高。然后,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结果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效率的作用很小。在测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