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2)
2023(17471)
2022(15071)
2021(14153)
2020(11896)
2019(27777)
2018(27045)
2017(51626)
2016(27595)
2015(31100)
2014(30541)
2013(30218)
2012(27596)
2011(24814)
2010(24387)
2009(22139)
2008(21202)
2007(17966)
2006(15458)
2005(13467)
作者
(76811)
(64278)
(63515)
(60508)
(40690)
(30613)
(29167)
(25276)
(24285)
(22365)
(21820)
(21594)
(20089)
(20038)
(19787)
(19422)
(19076)
(18993)
(18324)
(18233)
(15694)
(15633)
(15262)
(14558)
(14292)
(14211)
(13948)
(13819)
(12852)
(12564)
学科
(110879)
经济(110748)
管理(74517)
(73231)
(57345)
企业(57345)
方法(53694)
数学(47125)
数学方法(46528)
(31914)
中国(30845)
(29399)
(28151)
贸易(28135)
(27369)
业经(23996)
农业(22241)
(21859)
地方(20620)
(18586)
理论(17322)
(16889)
金融(16887)
环境(16860)
(16848)
(16664)
财务(16593)
财务管理(16557)
技术(16467)
(16454)
机构
大学(386943)
学院(383095)
(162287)
经济(159289)
管理(152379)
理学(133206)
理学院(131788)
研究(131069)
管理学(129448)
管理学院(128776)
中国(98342)
(81808)
科学(79107)
(70784)
(64107)
(60675)
中心(58954)
研究所(58922)
财经(57639)
业大(57071)
(52924)
(51826)
北京(51649)
经济学(49886)
(49620)
师范(49170)
(48057)
农业(47481)
经济学院(45224)
财经大学(43322)
基金
项目(269723)
科学(212896)
基金(198458)
研究(196815)
(173588)
国家(172195)
科学基金(148051)
社会(125885)
社会科(119476)
社会科学(119443)
基金项目(104526)
(101721)
自然(95801)
自然科(93644)
自然科学(93620)
自然科学基金(91935)
教育(89951)
(86578)
资助(82182)
编号(79026)
成果(63644)
(60396)
重点(60185)
(56987)
(55833)
课题(53474)
国家社会(53111)
创新(52180)
教育部(52151)
科研(51923)
期刊
(165825)
经济(165825)
研究(112044)
中国(68257)
学报(60557)
科学(55778)
(54442)
管理(54030)
(51839)
大学(46889)
学学(43988)
教育(39716)
农业(38557)
技术(32436)
(30579)
金融(30579)
经济研究(28492)
财经(27246)
业经(26021)
(23390)
(23380)
问题(22661)
国际(21296)
(20643)
图书(19995)
世界(18200)
技术经济(17911)
科技(17758)
理论(17605)
统计(17467)
共检索到551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霞  
文章试图从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作用探讨造成中国贫富分化的原因,利用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国际贸易、要素收入分配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同时由于国外市场可以影响国内市场,计量模型引入国际贸易与要素收入分配的交互项考察两者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的深化增加了贫富分化,劳动要素分配份额的提高可以减弱了贫富差距,并且国际贸易与要素收入分配具有替代作用。为防止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应该建立起偏向于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体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申祥  王孝松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通过估计人均收入决定方程并将收入差距进行分解,在控制了国内资本存量、教育水平、城市化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我们有效地识别出全球化因素对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估计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增大的贡献度高达48.6%,而FDI对收入差距扩大起到了微小的抑制作用。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度超过47%。因此,需要对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有效地进行协调,切实地采取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东  
本文利用中国21个省区市1995~200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要素禀赋特征对中国收入差距具有相当的解释力,耕地、资本对收入不平等有抑制作用,而人力资本、劳动力等因素却倾向于扩大收入差距;对外贸易显著影响了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外贸易与不同的要素禀赋结合对收入分配所产生的联合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对外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呈现出城乡、地区差异性。除此以外,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失业率与以非国有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启良  范红忠  
巨额贸易顺差和收入差距扩大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两大突出问题。为明确两者的关系,在理论上分析收入分配差距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后,使用1999—2014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总体上会减少进口,加剧贸易失衡。对中小型城市、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城市而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其进口;而对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东部地区城市和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会促进其进口。相应地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与措施、刺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助于中国扩大进口、改变对外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猛  王有鑫  许春招  
文章在探讨国际贸易影响能源效率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年~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所具有的正外部性以及出口企业的"出口中学习"行为,可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而进口能以最终产品、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为载体,实现技术溢出,进而提高能源效率。考虑贸易结构的分组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一般贸易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非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和加工贸易,这种差异是由不同贸易模式的技术、市场和价值链特征所决定的。文章据此提出了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杨焕  
本文描述了199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贸易开放度、贸易商品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及扩展的H-O理论提出了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假说,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以及分地区来看,贸易开放度的扩大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均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外资的流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贸易比重的上升,各省份外资依存度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缓和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3)当前劳动力的不充分流动、各省份海外市场接近度的差异等仍是制造业空间布局扩散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不利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促进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跨区域充分流动,优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晓霞  李金昌  
文章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都会带来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且外资对城乡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要大于外贸;对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弥合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基础,同样也是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动因对现阶段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我们提出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并采用中国2000—2012年省际地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要素替代增长效应显著,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高使技术进步越来越偏向资本,进而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恶化了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对步入高等收入国家产生阻力。上述结论在进行了变量内生性问题和滞后效应、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应进一步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途径构建有效的驱动组合,尽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猛  杨先明  
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性是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基础,同样也是个人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探寻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动因对现阶段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偏技术进步的视角,我们提出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假说,并采用中国2000—2012年省际地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要素替代增长效应显著,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高使技术进步越来越偏向资本,进而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恶化了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最终对步入高等收入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亓朋  祝树金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  刘志铭  刘红英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基于Probit模型考察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贫富差距对中国个体创业选择和家庭创业选择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了检验基本结论的稳健性,运用工具变量法、替换相关核心变量的度量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均显示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具有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贫富差距会通过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外部融资环境等渠道对居民创业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则发现这种负面影响在低财富家庭、农村家庭、低教育水平人群等社会相对弱势群体更为显著。为了降低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的负面效应,要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互信与合作,为社会各阶层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国彪  姜凌  
本文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基尼系数和贫困指数进行测度,并构建地区贸易开放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DID分析方法,检验了贸易开放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及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拉大了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差距,减少了城市贫困,但对农村贫困没有显著影响;相对劳动力要素流动较低的地区,贸易开放在劳动力要素流动较高的地区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和降低贫困,即劳动力流动障碍是造成我国贸易开放对收入差距和贫困的影响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悖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家彬  邸燕茹  
国际贸易和投资影响一国的收入分配。本文基于World Bank数据库的数据资料,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经验验证发现出口、进口和FDI与金砖四国的基尼系数同方向变动,国际贸易和投资对金砖四国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力系数为0.081,加入世贸组织后,金砖四国的收入差距没有呈现缩小态势。利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参与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对巴西、南非和中国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15、0.37和0.14,国际贸易和投资恶化了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而印度的综合影响力系数为-0.07,国际贸易和外资改善了该国的收入分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的行业间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出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正向的上拉作用,进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负向的下拉作用。但进出口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均有上拉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下拉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上拉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促进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适当控制最终消费品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