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3)
- 2023(6368)
- 2022(5571)
- 2021(5079)
- 2020(4335)
- 2019(10153)
- 2018(9807)
- 2017(19133)
- 2016(10205)
- 2015(11471)
- 2014(11430)
- 2013(11456)
- 2012(10801)
- 2011(10076)
- 2010(10249)
- 2009(9433)
- 2008(9536)
- 2007(8239)
- 2006(7437)
- 2005(6624)
- 学科
- 济(47853)
- 经济(47808)
- 方法(24851)
- 贸(24830)
- 贸易(24822)
- 易(24218)
- 管理(23965)
- 业(22947)
- 数学(20670)
- 数学方法(20512)
- 企(18194)
- 企业(18194)
- 出(14025)
- 财(11009)
- 农(10679)
- 口(10391)
- 出口(10387)
- 出口贸易(10387)
- 中国(10171)
- 学(9498)
- 业经(9213)
- 地方(8710)
- 关系(8592)
- 融(8304)
- 金融(8303)
- 理论(8228)
- 农业(6960)
- 银(6612)
- 银行(6586)
- 环境(6452)
- 机构
- 大学(158026)
- 学院(156762)
- 济(70690)
- 经济(69554)
- 管理(55937)
- 研究(55810)
- 理学(48555)
- 理学院(47930)
- 管理学(47005)
- 管理学院(46745)
- 中国(42043)
- 科学(33399)
- 京(32482)
- 财(32115)
- 所(28360)
- 财经(26381)
- 研究所(25968)
- 农(25140)
- 经(24146)
- 中心(23839)
- 经济学(23746)
- 江(22510)
- 经济学院(21899)
- 业大(21764)
- 范(21748)
- 师范(21549)
- 北京(20488)
- 院(20140)
- 农业(19826)
- 财经大学(19807)
- 基金
- 项目(103833)
- 科学(81905)
- 基金(78394)
- 研究(72071)
- 家(69149)
- 国家(68692)
- 科学基金(58047)
- 社会(48396)
- 社会科(46297)
- 社会科学(46288)
- 基金项目(41464)
- 省(38174)
- 自然(37713)
- 自然科(36896)
- 自然科学(36880)
- 自然科学基金(36265)
- 资助(34055)
- 教育(32917)
- 划(32657)
- 编号(26221)
- 部(23916)
- 重点(23472)
- 发(22464)
- 国家社会(21076)
- 成果(20832)
- 创(20751)
- 教育部(20709)
- 科研(20437)
- 人文(20038)
- 大学(19644)
共检索到23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赵多平
文章以分析国际货物贸易与入境旅游互动关系为基础,建立包含入境旅游、国际货物贸易、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在内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利用1985~2009年中国与欧洲七国的国际货物贸易额与入境旅游人数的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法、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的相互关系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1985~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出口贸易与入境旅游增长具有互为因果的相互推动效应,而进
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入境旅游 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张宇
文章基于贸易与旅游互动关系机理,借助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1990—2016年我国国际货物贸易与出入境旅游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出口对出入境旅游均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出境旅游仅对一般贸易进口,入境旅游对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进出口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2)除在冲击效应开始显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冲击强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外,不同构成的货物贸易方式均分别对出入境旅游产生明显的正向冲击作用,冲击效应达到10%左右后趋于稳定。(3)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入境旅游均有较强的正溢出效应,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稍强,货物贸易出口对出境旅游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货物贸易 出入境旅游 互动关系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石张宇 程乾 李海建
基于国际货物贸易与商务入境旅游互动关系机理,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定量测度1990~2016年我国国际货物贸易与商务入境旅游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促进效应。结果发现:(1)一般贸易进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与商务入境旅游之间分别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互动关系。(2)一般贸易进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在短期内对商务入境旅游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效应,仅在冲击效应增速、峰值与持续强度上存在一定差异。(3)对商务入境旅游的促进效应大小存在由高到低的排序,排序为: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一般贸易进口。我国应高度重视不同构成的国际货物贸易对商务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在近期内稳步发展加工贸易,在中期内大力提升一般贸易出口,在远期内深挖一般贸易进口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蔓莉 孙根紧
基于国际货物贸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机理,利用1997年~2017年中国与20个贸易伙伴国的国际面板数据,在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国际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效应,并探究其对不同动机入境旅游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国际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且出口贸易对入境旅游的推动作用明显大于进口贸易;货物进出口贸易对不同动机入境旅游均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贸易国双方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口规模、制度距离等因素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紫楠
BPO是SWIFT联合ICC推出的一种新型贸易金融工具,旨在通过银行的介入降低买卖双方在传统赊销贸易中的风险与成本,并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主流的付款方式及SCF工具。但是目前国内对于BPO的研究还仅限于个别银行的部分从业人员,作为BPO业务中重要角色的中小外贸企业却对此鲜有了解,更谈不上对BPO的应用。所以从中小外贸企业角度研究BPO,使其能够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正确应用BPO作为付款条件、并据此向合作银行申请SCF服务,达到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的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晓玲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除了要按照合同将约定的货物交付买方外,还有义务将与货物有关的货运单据(主要包括商业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移交买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祥艳 蒋依依 李玉婷
以内地-香港出入境旅游和两地进出口货物贸易四个变量构建了VECM模型,通过对以上各个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探讨内地-香港两地旅游流和货物贸易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内地-香港出入境旅游同两地进出口货物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内地-香港出境旅游同内地-香港出口贸易之间关系上,且出口贸易对旅游的影响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关键词:
出入境旅游 货物贸易 VECM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丽凌
提货保函是一种在航运实务中被频繁使用的单证。它是实务中贸易方和航运方进行经济利益选择最大化的结果,但由于其法律效力不确定,其欺诈嫌疑和巨大风险始终挥之不去。理论界对其性质和效力认定也众说纷纭。文章认为应认定提货保函的效力,且对其有效性应从立法上予以肯定。
关键词:
国际贸易运输 提单 保函 法律效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舜佳 王耀中
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只能测度货物贸易的物化型知识溢出效应。本文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的空间属性将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模型在空间维度扩展为具有非线性结构的Coe-Helpman-Durbin模型,用于对比研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中国31省1992-2011年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首次溢出均未能提升贸易进口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但服务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二次溢出却提升了进口地以外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而货物贸易非物化型知识的二次溢出仅提升了进口地以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
关键词:
非物化型知识 物化型知识 空间溢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瑛
货物贸易仍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风险转移则是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买卖双方而言,风险何时转移,不仅关系着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阐述了有关风险及风险转移的概念、原则以及特定条件下风险转移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风险 风险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豫蒙
从2016年开始,具备全面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的境内商业银行因风险及利润问题陆续开始注销未能满足内部要求的离岸公司持有的OSA账户。为了继续能够以离岸公司抬头开展业务,同时为了规避去海外岛国重新开立OSA账户的高额费用及风险,部分离岸公司开始尝试在境内银行开立NRA账户。但是由于NRA账户相关业务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兴起不久,大部分银行对NRA账户操作缺少经验,无法对常见问题给出统一解释,以致于离岸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也对NRA账户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替代OSA账户、比照OSA账户进行操作存在巨大困惑。所以NRA账户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应用、操作及常见问题值得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玉柱 李振国 李玉林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总量互补、差额替代"的特征,与全国的情况不同,北京市的国际服务贸易独立于国际货物贸易而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会增加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进口额。因此,北京市要注意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注重提高"高精尖"技术设备的进口替代,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仁祥
文章以我国1982—2015年贸易结构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联动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存在弱联动效应;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服务贸易与工业制成品贸易相互之间具有显著联动关系,彼此的波动贡献度达40%以上;相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和新兴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对运输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对其波动的贡献度达到了60%以上,而三部门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推动作用较小,其中影响最大的新兴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波动的贡献度也仅在2%以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