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7)
- 2023(6894)
- 2022(5959)
- 2021(5512)
- 2020(4748)
- 2019(10609)
- 2018(10717)
- 2017(20107)
- 2016(11455)
- 2015(13162)
- 2014(13278)
- 2013(13071)
- 2012(12527)
- 2011(11368)
- 2010(11639)
- 2009(11317)
- 2008(11568)
- 2007(10511)
- 2006(9402)
- 2005(8958)
- 学科
- 济(42933)
- 经济(42850)
- 管理(37587)
- 业(31953)
- 企(28406)
- 企业(28406)
- 方法(17750)
- 制(14745)
- 财(14578)
- 数学(14466)
- 数学方法(14242)
- 中国(11521)
- 贸(10919)
- 贸易(10908)
- 易(10706)
- 业经(10434)
- 融(10361)
- 金融(10358)
- 学(10326)
- 农(10301)
- 体(10130)
- 银(9561)
- 银行(9535)
- 行(9126)
- 体制(8542)
- 务(8503)
- 财务(8478)
- 财务管理(8453)
- 理论(8434)
- 企业财务(7916)
- 机构
- 大学(171853)
- 学院(168994)
- 济(68311)
- 经济(66741)
- 研究(60943)
- 管理(58424)
- 中国(48896)
- 理学(48792)
- 理学院(48204)
- 管理学(47285)
- 管理学院(46980)
- 京(37168)
- 财(36728)
- 科学(36536)
- 所(32211)
- 农(29833)
- 研究所(28524)
- 财经(27716)
- 中心(27536)
- 江(27132)
- 经(25032)
- 业大(24702)
- 北京(23760)
- 农业(23288)
- 院(21800)
- 经济学(21658)
- 州(21212)
- 范(20840)
- 财经大学(20573)
- 师范(20565)
- 基金
- 项目(104721)
- 科学(81026)
- 基金(75874)
- 研究(74654)
- 家(66896)
- 国家(66366)
- 科学基金(55616)
- 社会(46948)
- 社会科(44482)
- 社会科学(44474)
- 省(39716)
- 基金项目(38891)
- 自然(35911)
- 自然科(35076)
- 自然科学(35060)
- 教育(34711)
- 自然科学基金(34439)
- 划(34026)
- 资助(32366)
- 编号(29130)
- 成果(26119)
- 重点(24250)
- 制(23987)
- 部(23658)
- 课题(21480)
- 创(21131)
- 发(21087)
- 教育部(20208)
- 性(20192)
- 科研(20055)
共检索到274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邓旭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由于种种不可归责于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意外事件,导致交货不符或无法交货,从而使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一方当事人往往援引不可抗力以免除自己的责任。当事人能否利用不可抗力顺利免除其履约上的瑕疵,关键在于对构成不可抗力事件认定的标准和解释。由于各国法律对不可抗力的解释存在种种差异,对援引不可抗力的法律限制也宽严不一,合同当事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秋平
国际货物买卖中所有权转移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1990年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对此均避而不谈,而各国法律对所有权转移的条件及后果又各有不同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兴光
我国各外贸公司平日使用最多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属于涉外经济合同,在一些情况下牵涉到法律适用问题。所谓合同的法律适用,又称合同法律选择,是指受理某一国际合同案件的法院,在与合同有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依法院地冲突规则的指引,确定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或哪一种国际统一实体规范。而合同的准据法(Proper Law),是指一个涉外合同依冲突规范所应适用的某个国家的法律。必须看到,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从而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请看下述英国枢密院“比奈姆诉迪伯诺”(1924年)的权威性判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威
FIDIC合同中的不可抗力田威(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国际承包工程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事业,全球最大的250家承包商中,1/3是从事这项风险事业超过50年的老牌公司。这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的承包商,成功的秘诀就是在项目经营中,善于及时把握机遇,巧妙地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明峰
在实施国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承包商在遭遇风险事件时根据合同规定及时提出索赔主张,以求获得工期延长及经济补偿,是承包商维护自身合同权益,保障项目收益的基本手段之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天恩
国际工程承包经营过程中,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不常发生,因此合同中的相关风险条款也不经常使用。但一旦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承包商可以适时地把握机遇,运用相关合同条款避开或降低这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龚柏华
2020年年初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国际商事合同纠纷。国际商事合同不可抗力条款的约定直接影响着新冠肺炎疫情能否适用及如何适用。在纠纷解决时需对涉案国际商事合同适用法律进行识别。适用国际条约(如CISG)、中国合同法的不同情况下,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构成具体案例情景中不可抗力或艰难情势需要具体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和事实情况。尽管我国法院在处理非典事件涉及不可抗力的实践可做参考,但非典事件与本次新冠肺炎有明显的不同。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国际商事合同纠纷时要着重考虑具体事件与合同不履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国际商事合同当事方不能笼统地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不可抗力而当然地认为其违约责任可以免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立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外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因为中方当事人不了解或不够重视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法律时效而丧失自身权益或影响自身权益实现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拟就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对当事人利益影响较大的三种法律时效谈一下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秀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国际货物的买卖需遵循相应的法律条款,规范双方或多方的贸易活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解除权,是贸易买卖中的补救的重要措施,能够解决国际贸易纠纷,从而维护彼此间的合法利益。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都需良好的国际环境,因合同纠纷导致的合同解除,需立足于双方利益关系来进行处理。正确行使合同解除关系对于保护自身利益极为重要。各国法律条文和国际公约大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特定的国家与特定环境内,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条件方式和后果都要结合理论和实践,最终以解决合同纠纷为主要目标。文章分析阐述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解除权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分析了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解除权的立法改进,同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解除权 法律问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永平 胡学栋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卖方和买方就货物出入国境交易而达成的一致协议。在我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涉外经济合同的一种,其法律适用原则上是根据《涉外经济合同法》第5、6条、《民法通则》第145条的规定。我国《涉外经济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时民
一、案情介绍乌克兰某公司(卖方)与国内某公司(买方)于2012年1月19日(下文所涉日期均为2012年)签订一笔油籽买卖合同,合同相关要点是:(1)数量:5000公吨;(2)价格:USD267.00 Per M/T CIF Free Out China Port;(3)交货期:2012年2月1日-20日;(4)装船通知:卖方应在提单日后10天内,向买方发送装船通知;(5)不可抗力:若在装期截止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旭 倪建林
施米托夫认为:一方按照他自己的含有一般交易条款的书面格式向对方提出要约,另一方也按他的带有一般交易条款的格式确认书表示承诺,当两种交易条款不一致时,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便是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如果合同成立,那么究竟该适用哪一方提出的一般交易条款?出现这种情形便被称为“格式之争”(Battle of Forms)。我国学者亦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金春华 吕文学
利比亚危机的爆发使中国承包商蒙受损失,利比亚业主又在此时提出保函延期的要求,这引起了业内人士对不可抗力下保函风险的思考。本文以此事件为背景,援引1999年版《FIDIC施工合同条件》和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分析了不可抗力引起的保函风险及其发生时业主与承包商的权利与义务,并从承包商的角度给出风险防范与应对建议,为遇到类似情况的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人员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
不可抗力 国际工程承包 保函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飚 刘亚芹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出了一项法律意义上的、真正的要约(外贸实务上称“实盘”),而对方对该项要约表示承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成立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因此,承诺是受要约人愿意按照要约的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理,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在承诺中的任何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的条件(附条件承诺),都会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