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8)
2023(2625)
2022(2348)
2021(2282)
2020(1969)
2019(4538)
2018(4659)
2017(8759)
2016(5056)
2015(5986)
2014(6069)
2013(6082)
2012(6072)
2011(5558)
2010(5764)
2009(5497)
2008(5660)
2007(5128)
2006(4572)
2005(4296)
作者
(15856)
(13283)
(13024)
(12683)
(8585)
(6433)
(6087)
(5105)
(5048)
(4881)
(4635)
(4501)
(4348)
(4303)
(4262)
(4009)
(4007)
(4002)
(3911)
(3904)
(3588)
(3303)
(3201)
(3094)
(3070)
(3047)
(2997)
(2980)
(2709)
(2706)
学科
(20252)
经济(20221)
管理(12927)
(11518)
方法(10081)
(9994)
企业(9994)
数学(8346)
数学方法(8183)
(6907)
贸易(6902)
(6784)
(5663)
(5525)
金融(5525)
(4986)
中国(4945)
理论(4762)
(4363)
银行(4350)
(4270)
(4270)
(4198)
国际(3730)
业经(3631)
(3275)
世界(3185)
(3012)
(2960)
(2902)
机构
大学(77738)
学院(75280)
(30345)
经济(29604)
研究(28346)
管理(24585)
中国(24235)
理学(20130)
理学院(19883)
管理学(19368)
管理学院(19248)
(17508)
科学(17288)
(15477)
(15337)
研究所(13719)
(13715)
中心(13234)
财经(11753)
(11742)
北京(11563)
业大(11170)
农业(10805)
(10698)
(9871)
(9780)
(9779)
经济学(9651)
师范(9640)
财经大学(8771)
基金
项目(43595)
科学(32814)
基金(31361)
研究(29618)
(27912)
国家(27711)
科学基金(22700)
社会(17492)
社会科(16561)
社会科学(16557)
基金项目(15646)
(15470)
自然(15390)
自然科(15068)
自然科学(15060)
资助(14896)
自然科学基金(14789)
教育(14171)
(13837)
编号(11583)
成果(10887)
重点(10083)
(9800)
大学(8550)
课题(8547)
科研(8512)
(8405)
教育部(8271)
(8206)
计划(8185)
期刊
(35514)
经济(35514)
研究(24866)
中国(16633)
学报(15059)
(12689)
金融(12689)
(12592)
科学(12097)
(12069)
大学(11608)
学学(10932)
管理(10129)
教育(8856)
农业(8308)
国际(8059)
(6799)
财经(6435)
技术(6287)
(5595)
经济研究(5571)
世界(4898)
问题(4747)
(4740)
(4305)
理论(4036)
业经(4016)
业大(3992)
统计(3769)
图书(3741)
共检索到12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玉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旭  倪建林  
施米托夫认为:一方按照他自己的含有一般交易条款的书面格式向对方提出要约,另一方也按他的带有一般交易条款的格式确认书表示承诺,当两种交易条款不一致时,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便是合同是否有效成立;如果合同成立,那么究竟该适用哪一方提出的一般交易条款?出现这种情形便被称为“格式之争”(Battle of Forms)。我国学者亦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受彬  
概念与分类 在贸易纠纷中,“瑕疵”是最常用的字眼。瑕疵可作不同的分类:从瑕疵是否存在于货物的物理状况本身,可分为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前者是指标的物本身与合同不符或不具备标的物所应有的品质;后者则指标的物的权利不完整,存在着被追索的可能。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交付的标的物有瑕疵的,便构成瑕疵给付。《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以下简称《公约》)对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所进行的国际贸易中的瑕疵给付的认定,作出了规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秋平  
国际货物买卖中所有权转移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1990年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对此均避而不谈,而各国法律对所有权转移的条件及后果又各有不同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勤  
对外贸易的业务流程相对于国内贸易来说更为复杂、漫长,涵盖了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合同风险、运输风险、支付风险等。而其中,因为合同贯穿了整个贸易过程,所以对它进行科学管理,能有效控制高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或尽可能降低贸易双方因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本文以对外贸易合同中最常用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例,结合理论与实践,从合同订立之前、制作签订合同的过程及买卖双方履行合同之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每种风险逐一、详细阐述,介绍了如审查合同主体1的资质、注意合同形式的有效性、合同各项条款必须明确具体等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还提出了建立控制风险长效机制的具体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飚  刘亚芹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如果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出了一项法律意义上的、真正的要约(外贸实务上称“实盘”),而对方对该项要约表示承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成立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因此,承诺是受要约人愿意按照要约的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按照合同法的一般原理,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在承诺中的任何添加、限制或其它更改的条件(附条件承诺),都会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邓旭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由于种种不可归责于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意外事件,导致交货不符或无法交货,从而使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一方当事人往往援引不可抗力以免除自己的责任。当事人能否利用不可抗力顺利免除其履约上的瑕疵,关键在于对构成不可抗力事件认定的标准和解释。由于各国法律对不可抗力的解释存在种种差异,对援引不可抗力的法律限制也宽严不一,合同当事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忠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货物的风险转移直接涉及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 ,它关系到是由卖方还是由买方承担损失的问题。因而 ,明确货物风险转移的具体时间和条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将我国《合同法》有关买卖合同风险转移的条款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对应条款的比较 ,指出了我国《合同法》相关条款存在的不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  
由于合同规定不明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的空白,在国际货物销售实践中,买卖双方对于一些具体的权利义务尤其是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经常会产生分歧。当事人到底该如何做,是每一个贸易商在从事每一笔交易前希望弄清楚的问题,但这无疑会增加交易的成本。因此这个问题也应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第11届Willem C.Vis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中的虚拟案例谈起,就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晓玲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卖方除了要按照合同将约定的货物交付买方外,还有义务将与货物有关的货运单据(主要包括商业发票、运输单据和保险单)移交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