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8)
2023(7442)
2022(6281)
2021(6200)
2020(5015)
2019(11851)
2018(11537)
2017(22739)
2016(11991)
2015(13898)
2014(13722)
2013(13831)
2012(13171)
2011(12267)
2010(12428)
2009(11702)
2008(11601)
2007(10137)
2006(9283)
2005(8695)
作者
(32766)
(27178)
(27163)
(26251)
(17879)
(12992)
(12548)
(10655)
(10574)
(9906)
(9438)
(9039)
(8988)
(8863)
(8690)
(8519)
(8150)
(8037)
(7927)
(7577)
(7144)
(6594)
(6569)
(6285)
(6248)
(6187)
(6100)
(5858)
(5458)
(5447)
学科
(55333)
经济(55283)
管理(32898)
(32463)
(25860)
企业(25860)
方法(24661)
数学(21906)
数学方法(21721)
中国(18460)
(17286)
贸易(17279)
(17061)
(14536)
(13277)
(11744)
(11260)
(10892)
金融(10892)
(10872)
银行(10872)
(10603)
业经(10522)
农业(8862)
(8700)
地方(8277)
关系(8113)
及其(7912)
(7687)
环境(7649)
机构
大学(178381)
学院(176417)
(90967)
经济(89553)
管理(67900)
研究(67444)
理学(57338)
理学院(56774)
管理学(56238)
中国(55938)
管理学院(55887)
(41710)
(37716)
科学(33777)
(33170)
财经(32649)
经济学(30002)
(30001)
中心(29751)
研究所(29720)
经济学院(27040)
北京(25076)
(24763)
财经大学(24416)
(23792)
(22472)
(21770)
师范(21665)
(19712)
(19653)
基金
项目(108036)
科学(87274)
研究(83439)
基金(82338)
(70299)
国家(69792)
科学基金(59998)
社会(56365)
社会科(53803)
社会科学(53796)
基金项目(41070)
教育(38095)
(36563)
资助(36281)
自然(35583)
自然科(34804)
自然科学(34796)
自然科学基金(34268)
(32468)
编号(32326)
成果(28136)
(27064)
中国(24940)
国家社会(24689)
重点(24268)
教育部(24061)
(23730)
课题(22943)
人文(22667)
(22383)
期刊
(98810)
经济(98810)
研究(62965)
中国(34358)
(29567)
管理(26422)
(25822)
金融(25822)
科学(21640)
(20512)
学报(19626)
经济研究(17855)
国际(17051)
财经(16955)
教育(16824)
(16807)
大学(16201)
学学(15073)
(14751)
技术(14127)
农业(14125)
问题(13621)
世界(13266)
业经(13053)
技术经济(9127)
统计(8752)
理论(8485)
(8326)
现代(8007)
经济问题(7771)
共检索到282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万林  
主权国家货币之间的竞争导致在国际上形成国际货币和非国际货币两大货币集团,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国内公共产品的性质,也具有了世界公共产品的性质。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不断深化使得国际货币发行国和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不得不在冲突中寻求协调和合作,这就产生了诸如外汇市场、汇率、借贷等等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需求。由于这两类国家结构性权力的差异,结果形成了不对称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必须建立在这一分析框架下来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斌  陈道富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原因是货币性的,而实际上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将会在双向波动、小幅升值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并在适当时机适度扩大浮动区间。当前,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经弱化,不能依赖汇率自发调整贸易失衡。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应强化内需主导战略,与亚洲国家一起在经济和货币上,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  
本文拓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模型,在引入国际货币和不完全汇率传递的框架下重点考察了最优货币政策问题。研究表明最优货币政策不仅取决于国际货币的比重,而且还受到汇率传递程度、经济开放度、货币需求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份额的下降和汇率传递程度的上升都能提高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从而改善纳什均衡的福利水平;然而国际货币的存在和不完全汇率传递却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合作提供更多的福利改进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王丽娅  
本文从货币竞争的历史变迁入手,通过理论综述分析了货币竞争的形成、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本文认为,货币竞争是国家或超国家经济体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不同货币根据竞争力的大小占据着相应的势力范围,目前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货币竞争的结果。人民币国际化关系着我国的金融安全与国家根本利益。人民币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制定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规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振家  刘洪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元危机以及新兴国家货币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再次激发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国际货币竞争问题的研究热情。为了将国际货币竞争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对国际货币竞争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货币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晓峰  
随着欧元的出现,两大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频繁波动,使人觉得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相比以前更加不稳定。如何审视欧元出现后国际货币的稳定性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了稳定的结论,并对现实从一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长春  
当前存在明显的国际货币竞争态势,突出表现为美元与欧元的竞争。从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经济总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币值稳定性等因素看,欧元已取得与美元一较高下的资格,但在网络外部性与政治因素上,美元明显优于欧元。欧元与美元在国际货币职能上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交易媒介、价值贮藏职能上美元优势明显,相对而言二者的计价单位职能地位较接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文章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美国等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机制,结果发现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化能够对中国经济产生时变性影响。首先,国际货币政策在变化窗口期会给中国经济产生非常显著的溢出效应,其次,从影响的机制来看,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中外利差产生影响,人民币汇率也会对中外利差的变化产生影响,而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差额反过来也会引起中外利差波动,但是人民币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并不符合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张彩琴  
金本位时期,黄金在本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信用货币时代,黄金的货币属性虽然减弱,但是贮藏功能凸显。黄金对加强本币信誉、抑制金融市场波动、维持本币内外价值稳定和提高本币国际定价权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货币竞争出现新变化,中国应以史为鉴,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提高人民币信誉,维护金融稳定和提升人民币在黄金市场的定价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梓华  
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重心开始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但是由于美国没有及时的承担起或者发挥好其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到的作用,各主要国家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导致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区域利益组织形成。从20世纪30年代英镑区和美元区对中国法币改革的影响过程来看,英国和美国都积极参与了中国"法币"改革,最终美国凭借其强大实力而最终胜出,中国通过与美国签订《中美白银协定》,使得中国币制改革有了所需的外汇储备而得以成功实施。美国倚仗强大的经济实力向中国提供巨额资金以收购自己所需的白银储备,并向中国提供高额贷款,使得中国"法币"币值的稳定依赖于美元外汇储备,这样"法币"与美元就建立了实质的联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宋爽  
私人数字货币自诞生以来迅速成为全球金融创新中倍受嘱目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价值锚,价格的剧烈波动使私人数字货币很难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2014年,数字稳定币USDT问世,它可以1:1兑换美元,从而使其自身拥有了稳定的价值锚。此后,数字稳定币在市场上迅速推广,至今国外已有数十家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效仿推出自己的稳定币。以法币背书的稳定币不仅强化了数字货币的生命力,也间接赋予了传统法币以"数字化"的功能。率先被间接"数字化"的法币将有可能在国际货币竞争中赢得先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敬思  李成刚  
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数字经济时代下货币演化的必然趋势。文章利用一个关于CBDC的非对称净收益函数,用于刻画CBDC未来潜在不可精确计量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并以此建立CBDC两国博弈模型,对其在CBDC领域的不计息与计息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在一次博弈后就将达到计息均衡。而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双方在短期内进入计息均衡,但面临“囚徒困境”,此时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净收益下降会更快;长期而言,双方可能重新回到不计息均衡。此外,虽然计息可能导致未来净收益大幅下降,但一国有必要具备对CBDC进行计息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