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1)
2023(12261)
2022(10240)
2021(9643)
2020(7757)
2019(17596)
2018(17931)
2017(32876)
2016(18717)
2015(21039)
2014(21340)
2013(20344)
2012(19075)
2011(17302)
2010(17840)
2009(16684)
2008(16926)
2007(15311)
2006(13752)
2005(12932)
作者
(52851)
(44030)
(43709)
(42128)
(28118)
(20891)
(20092)
(16895)
(16892)
(16158)
(15176)
(14914)
(14430)
(14337)
(14266)
(13461)
(13101)
(12959)
(12915)
(12720)
(11513)
(10881)
(10817)
(10355)
(10232)
(9996)
(9857)
(9806)
(8957)
(8957)
学科
(64503)
经济(64380)
管理(56168)
(48053)
(42344)
企业(42344)
方法(23858)
(22220)
(21428)
中国(19545)
(19411)
数学(18709)
数学方法(18421)
业经(17654)
(16857)
(15613)
理论(15467)
(14919)
金融(14911)
(14703)
银行(14665)
(14075)
(13300)
贸易(13290)
(12962)
体制(12849)
(12555)
财务(12515)
财务管理(12468)
农业(11768)
机构
学院(261295)
大学(261264)
(100783)
经济(98259)
研究(91995)
管理(91587)
理学(76332)
理学院(75431)
管理学(74025)
管理学院(73537)
中国(73140)
(56310)
(55829)
科学(53714)
(47166)
(43366)
(42011)
财经(41904)
研究所(41877)
中心(41859)
(37800)
(36406)
师范(35965)
北京(35898)
业大(35020)
(34338)
(33513)
农业(32544)
经济学(31302)
财经大学(30969)
基金
项目(161552)
科学(126086)
研究(123871)
基金(114022)
(98944)
国家(98060)
科学基金(82675)
社会(76351)
社会科(71997)
社会科学(71977)
(63735)
教育(59620)
基金项目(58732)
(53953)
编号(51980)
自然(50940)
自然科(49697)
自然科学(49679)
自然科学基金(48787)
资助(46623)
成果(46446)
课题(38665)
重点(37499)
(36430)
(35013)
(34281)
(34029)
(33614)
创新(31830)
项目编号(31762)
期刊
(124054)
经济(124054)
研究(85569)
中国(63304)
(46339)
教育(41276)
学报(41093)
(40145)
管理(37533)
科学(36567)
(33055)
金融(33055)
大学(31857)
学学(29455)
农业(26135)
技术(23244)
财经(21532)
业经(19620)
经济研究(18831)
(18596)
问题(15743)
(14787)
国际(14552)
(13791)
(12888)
职业(12818)
图书(12527)
理论(12318)
(12225)
论坛(12225)
共检索到423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聖  
在全球金融治理主体多元化背景下,IMF作为少数正式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IMF协定》虽经历7次修订,但仍未能解决美元霸权利益与责任不对等、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监督职能约束力和执行力有限以及"国际最后贷款人"名不符实等制度缺陷。利益冲突和价值缺陷是IMF现有治理体制存在缺陷的根源所在。国际社会应在转变IMF治理理念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区域性安排倒逼IMF治理结构改革,完善IMF监督体系,进一步推动IMF "国际最后贷款人"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若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60年来,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基金组织的成员国总数从40个增至184个,份额规模扩大了37倍。然而,这些明显的改变并未伴随着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根本改善,由此造成了少数国家垄断投票权,及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内部制定游戏规划时处于严重劣势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应尽快推行投票权结构的民主化,改进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使成员国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利益共享来实现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刘晓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现今全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旨在为成员国提供临时性的支持,从而促进国际货币的合作与经济状况的稳定,最终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并提高生活水平。IMF应成员国的请求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二者合称能力建设)以协助其实施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果想要充分认识到IMF在加快满足落后国家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以及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就必须研究能力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华  赵明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进的旨在提高新兴市场化国家地位和话语权的份额改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被认为是迈出了改革的"实际步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产物,其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本文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机制的缺陷,从公司治理视角提出新的治理框架设计,并建议我国应牢牢把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中国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阿拉塞·欧塔拉  
中国的改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干事阿拉塞·欧塔拉自16年前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翻了两番,生产力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令人瞩目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非国有成分奠定了这一变革的重要基础,井已占到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和国内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瑛   周鹏   孔繁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成立于1947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该组织共承担三项职责:1)维持固定汇率制,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水平;2)监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帮助其调整经济、恢复国际收支平衡;3)维持成员国之间在经常项目项下的多边支付体系,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汇兑限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主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并实行了多重储备货币安排,基金组织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宗旨、职能以及运作机理出发,剖析了IMF职责与权能间的内生冲突,并从IMF的内部控制权问题、最后贷款人角色、对危机的预警和挽救功能、特别提款权的困境与改革以及IMF的监督和磋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需改革的动因和目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黄兆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二战后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之一,然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和金融危机的频发逐渐暴露出IMF自身的缺陷。本文阐述了IMF最近一次对《协定》的修订;归纳了IMF具有合法性、可信性和有效性三大特性;从六个方面概述了IMF的改革动因;探讨了IMF的决策机制、份额和投票权、组织架构与人事制度、监督职能、贷款职能和技术援助职能未来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世清  
2010年11月12日,G20首尔峰会通过了《首尔峰会宣言》,确认了此前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方案,并承诺继续推动和落实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此次IMF份额改革方案有三点最为引人注目:第一,发达国家将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IMF份额;第二,份额被严重低估且经济富有活力的"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持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巨大跨境资本流动、竞争优势的突变以及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其监督机制、借贷功能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本文在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性与全球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危机救济方式与目标之间的冲突、成为发达国家手中的工具与其独立性之间的冲突等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即保持国际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遍代表性,改革国际货币储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萍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IMF的贷款条件性给危机国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 ,从而引起了各界对IMF援助有效性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由此又引发了人们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思考。作者分别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正式确认了此前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份额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同意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此次改革使IMF的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贴近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知仁  潘英丽  
本次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存在重大缺陷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全球治理机构的内在要求与国际政治博弈的力量不对称状态之间存在固有矛盾。IMF配额改革的真正困难在于这种矛盾无法在现行配额体系下化解,反过来又阻碍改革的推进。配额的投票权、出资义务和融资权利三种功能的分离是改变现有配额体系与推进未来改革措施的必要条件。文章在配额功能分离的基础上,对IMF投票权、出资义务与融资权利的分配机制进行了分别探讨,提出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改进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