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0)
2023(7841)
2022(6858)
2021(6156)
2020(5247)
2019(12204)
2018(12260)
2017(23580)
2016(12595)
2015(14582)
2014(14583)
2013(14631)
2012(14066)
2011(12872)
2010(13126)
2009(12454)
2008(12328)
2007(10933)
2006(9871)
2005(9495)
作者
(36314)
(30262)
(30102)
(28814)
(19499)
(14379)
(13972)
(11665)
(11436)
(10964)
(10408)
(10205)
(10089)
(9878)
(9615)
(9274)
(9035)
(9005)
(8849)
(8779)
(7937)
(7253)
(7221)
(7041)
(6898)
(6852)
(6771)
(6667)
(6170)
(5944)
学科
(49857)
经济(49755)
管理(40744)
(37202)
(30087)
企业(30087)
(21770)
贸易(21756)
方法(21728)
(21194)
数学(17594)
数学方法(17417)
(16515)
(15246)
中国(13944)
(12062)
业经(11974)
(11328)
金融(11326)
(10845)
银行(10828)
(10805)
(10427)
(9785)
(9289)
理论(8875)
体制(8746)
(8516)
财务(8493)
财务管理(8468)
机构
大学(188013)
学院(184137)
(83547)
经济(81787)
管理(69506)
研究(64414)
理学(58218)
理学院(57581)
管理学(56836)
管理学院(56474)
中国(53428)
(43316)
(39848)
科学(34380)
财经(32769)
(32251)
中心(29628)
(29576)
(29101)
研究所(28281)
经济学(26549)
北京(25570)
(25569)
财经大学(24292)
经济学院(23884)
(23303)
(22768)
业大(22290)
(22197)
师范(21970)
基金
项目(113938)
科学(90152)
研究(85936)
基金(84486)
(72521)
国家(71998)
科学基金(61611)
社会(56393)
社会科(53576)
社会科学(53562)
基金项目(43626)
(41573)
教育(39007)
自然(37797)
自然科(36947)
自然科学(36940)
自然科学基金(36314)
(35762)
资助(35157)
编号(34721)
成果(30595)
(26859)
(26709)
重点(25849)
国家社会(23891)
课题(23830)
(23626)
教育部(23597)
(23485)
(22890)
期刊
(95092)
经济(95092)
研究(62735)
中国(40279)
(33650)
管理(27715)
(26315)
金融(26315)
学报(24917)
科学(23215)
(22852)
大学(19954)
学学(18362)
(18307)
国际(18011)
教育(17086)
财经(16688)
经济研究(16198)
农业(14514)
(14397)
技术(14123)
业经(14097)
问题(13670)
图书(12161)
世界(10989)
统计(10650)
理论(9726)
(8923)
书馆(8880)
图书馆(8880)
共检索到30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国平  贺寅宇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是国际贸易统计领域中为了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统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五大组织经过5年准 备,在1999年公布了《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草案。这份手册为日后建立全球统 一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提供了指导,研究这份手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国际服务贸 易统计体系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手册的编制情况入手,着重介绍了手册中有关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的最新进展和对外国附属机构统计(FATS统计)的规定。 文章特别研究了手册中首次出现的国际服务贸易EBOPS体系,并就一些相关行业 中的要求和现行的BOP体系作了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文章将2012年发布的国民账户统计、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政府财政和公共部门债务统计、货币统计、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统计和外债统计7个专用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的新版本与2003年版本分别从质量的前提条件、保证诚信、方法健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性、可获得性等方面作了对比,发现了其中增加、删除和更新部分,为提高我国数据质量指明了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莉莎  
后冷战时代,美国逐渐从传统的权势霸权转向制度霸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掌管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国际经济机制,被纳入美国的制度霸权战略中。美国通过或正式或隐性的权力对IMF进行渗透,使之成为美国维持和巩固霸权地位的有力工具。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爱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待国际资本流动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其开始肯定资本管制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关于资本流入管理、资本流出管理、国际资本流动政策协调等一系列管理框架。在此基础上,基金组织开始重新考虑其在2005年提出的统一的资本自由流动框架。总体上,各国对于基金组织的资本流动管理框架表示欢迎与支持,但是对于基金组织提出的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启用条件、实施次序以及对于资本来源国的政策溢出管理等仍有所保留。这要求基金组织进一步完善其政策管理框架,从而使得各国最大程度享受资本流动带来的好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葛守中  
本文研究认为,修订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政府财政统计(GFS)》作出四大革命性变革:扩大核算范围;以权责发生制取代现金收付制;重新定义财政收入和支出;废弃财政赤字,建立一组新的核心指标体系。修订后的2001GFS确实更能及时发现政府财政运行的脆弱性根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刘晓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现今全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旨在为成员国提供临时性的支持,从而促进国际货币的合作与经济状况的稳定,最终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并提高生活水平。IMF应成员国的请求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二者合称能力建设)以协助其实施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果想要充分认识到IMF在加快满足落后国家振兴民族经济的需要以及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就必须研究能力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阿拉塞·欧塔拉  
中国的改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干事阿拉塞·欧塔拉自16年前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翻了两番,生产力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令人瞩目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非国有成分奠定了这一变革的重要基础,井已占到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和国内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贺瑛   周鹏   孔繁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成立于1947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该组织共承担三项职责:1)维持固定汇率制,协助成员国稳定汇率水平;2)监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帮助其调整经济、恢复国际收支平衡;3)维持成员国之间在经常项目项下的多边支付体系,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汇兑限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体系主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并实行了多重储备货币安排,基金组织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成立于1994年,是联合国下属的负责促进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专门机构,现有成员国181个。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成员国认缴的份额,目前约为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多恩  李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中国在推行利率自由化和开放资本账户之前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的高利率会鼓励银行承担更多风险,一些贷款和投资可能出现问题。IMF把存款保险看做一种防止银行挤兑的方式。这一逻辑可能是对的,但是存款保险也会促使银行偏好高风险的项目,因为最后即使银行倒闭了也有纳税人为存款人提供保障。中国的大多数银行是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红  
本文介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GER汇率评估方法产生的背景以及CGER的三种汇率评估方法:宏观经济均衡法、均衡实际有效汇率法和外部可持续法。作者从样本结构、计量技术及全球一致性等方面分析了三种方法的贡献和缺陷以及CGER汇率评估对中国的影响,预测了CGER方法运用于未来国际汇率评估的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宗旨、职能以及运作机理出发,剖析了IMF职责与权能间的内生冲突,并从IMF的内部控制权问题、最后贷款人角色、对危机的预警和挽救功能、特别提款权的困境与改革以及IMF的监督和磋商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需改革的动因和目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肖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