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9)
- 2023(15699)
- 2022(13037)
- 2021(12363)
- 2020(10442)
- 2019(24264)
- 2018(24021)
- 2017(45800)
- 2016(24895)
- 2015(28750)
- 2014(28842)
- 2013(28392)
- 2012(26113)
- 2011(23486)
- 2010(23254)
- 2009(21651)
- 2008(21373)
- 2007(18834)
- 2006(16127)
- 2005(14650)
- 学科
- 济(105025)
- 经济(104910)
- 管理(67597)
- 业(64450)
- 企(51526)
- 企业(51526)
- 方法(49300)
- 数学(43683)
- 数学方法(43196)
- 中国(30748)
- 农(28953)
- 财(26541)
- 贸(22695)
- 贸易(22685)
- 易(22183)
- 业经(21839)
- 制(20916)
- 学(20576)
- 农业(18681)
- 地方(18509)
- 银(17834)
- 融(17816)
- 金融(17808)
- 银行(17791)
- 行(17065)
- 理论(16380)
- 务(15966)
- 财务(15903)
- 财务管理(15863)
- 体(15440)
- 机构
- 大学(358024)
- 学院(355558)
- 济(153226)
- 经济(150303)
- 管理(134766)
- 研究(124350)
- 理学(115763)
- 理学院(114522)
- 管理学(112475)
- 管理学院(111832)
- 中国(96741)
- 京(75768)
- 科学(74135)
- 财(69577)
- 所(62717)
- 农(60548)
- 中心(57569)
- 研究所(57164)
- 财经(55710)
- 业大(52438)
- 江(51865)
- 经(50775)
- 经济学(48482)
- 北京(47789)
- 农业(47704)
- 范(45732)
- 师范(45225)
- 院(44542)
- 经济学院(43823)
- 财经大学(41441)
- 基金
- 项目(237609)
- 科学(187100)
- 基金(174248)
- 研究(172510)
- 家(152624)
- 国家(151444)
- 科学基金(129179)
- 社会(110519)
- 社会科(104845)
- 社会科学(104819)
- 基金项目(91013)
- 省(90610)
- 自然(82754)
- 自然科(80901)
- 自然科学(80876)
- 教育(80177)
- 自然科学基金(79448)
- 划(77449)
- 资助(72662)
- 编号(69081)
- 成果(56871)
- 部(53961)
- 重点(53930)
- 发(50874)
- 创(48969)
- 课题(48090)
- 国家社会(46912)
- 教育部(46323)
- 创新(45969)
- 科研(45775)
- 期刊
- 济(161764)
- 经济(161764)
- 研究(105146)
- 中国(68800)
- 学报(57001)
- 农(55080)
- 财(54281)
- 科学(51736)
- 管理(48639)
- 大学(43444)
- 学学(40893)
- 农业(37312)
- 教育(36966)
- 融(36114)
- 金融(36114)
- 技术(31590)
- 财经(27866)
- 经济研究(27404)
- 业经(25081)
- 经(24049)
- 问题(22389)
- 贸(21042)
- 业(20675)
- 国际(19781)
- 统计(18230)
- 世界(17820)
- 版(17260)
- 技术经济(17240)
- 理论(16169)
- 策(15913)
共检索到52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彭兴韵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强权"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认为美国对货币强权的追求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因素,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真正美元本位的形成并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扩张了美国的货币强权。但美国货币强权的扩张又对该系统产生了反身性冲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之后,各国改变了对传统最优储备规模的认识,全球外汇储备迅猛增长。这使得任何单一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储备的迅猛增长形成了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倒逼机制;美国的双赤字、美元低利率及美元流动性扩张,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 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扬
由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规模和政治实力依然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包括美元和欧元联合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一既定前提下,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应当是现实的选择,而汇率问题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汇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全球经济失衡 调节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勇
本文通过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史实,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希望从中获取智慧的启迪,并据此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个人见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关键词:
国际货币契约 抵押资产契约 国际货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津含 陈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凯 马涛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从中所获的收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历史性难题,难就难在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加以改革成为共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助于提升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还能很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七年来,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人民币出现了贬值预期和贬值走势,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今后我国可从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 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默竹 李俊久
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是全球美元本位制,美元的主导地位源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全球经济失衡、美元风险积聚、美国货币权力的风险,需要加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遵循"五性"原则,采取以利益一致为基础的集体行动,走制度化完善与机制化建设并行推进的路径,改革不一定以货币的多极化为终极目标;为谋求自身正当和合理的利益,中国需要在理念上广泛寻求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共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供给全球性和区域性公共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述仁
欧洲货币联盟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单一货币的进程已不可逆转,欧元呼之欲出。欧元的诞生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件大事,必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21世纪初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欧元将到处排挤美元,国际货币格局将出现两极化态势;欧元在国际汇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重要;国际汇率在经历一段剧烈动荡之后有可能走向相对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伏安 林杉
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同时考察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无起色的原因以及日本进行的战略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
国际货币 美元 人民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卢露
90年代,国际著名观察家断言,鉴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经济态势更加明朗化,从而决定了国际货币结构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也将日渐明朗。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美元一统天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将被三元货币体系所代替,美元在投资货币、国际储备以及国际清偿等方面的地位将有所下降。由于德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列,促进了德国马克流通性迅速提高,随着欧共体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元本位加快向多极化体系的过渡。基于两国模型投资组合权重微观行为分析,对汇率波动与储备资产竞争等宏观经济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美元汇率估值效应的经验事实与人民币汇率相关观点辨析,提出了后危机时代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估值效应 人民币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