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9)
2023(15940)
2022(13294)
2021(12606)
2020(10424)
2019(23708)
2018(23776)
2017(44758)
2016(24422)
2015(27395)
2014(27456)
2013(26281)
2012(23898)
2011(21247)
2010(21074)
2009(18964)
2008(18554)
2007(16109)
2006(13770)
2005(12225)
作者
(68294)
(56667)
(56240)
(54009)
(36151)
(27369)
(25784)
(22073)
(21787)
(20382)
(19373)
(19213)
(18218)
(17961)
(17941)
(17548)
(16945)
(16806)
(16580)
(16275)
(14105)
(13986)
(13897)
(13235)
(12857)
(12811)
(12585)
(12563)
(11566)
(11467)
学科
(87679)
经济(87550)
管理(66336)
(60741)
(51160)
企业(51160)
方法(40589)
数学(35099)
数学方法(34582)
(26520)
中国(25221)
(24220)
(21515)
业经(20336)
(19476)
理论(17675)
(17511)
贸易(17502)
(17470)
银行(17421)
(17356)
金融(17349)
(17081)
(16575)
(16236)
财务(16170)
财务管理(16119)
地方(15907)
农业(15708)
(15679)
机构
学院(327392)
大学(326885)
(128965)
经济(126131)
管理(120190)
研究(112617)
理学(102602)
理学院(101455)
管理学(99388)
管理学院(98783)
中国(87439)
科学(69112)
(68999)
(64428)
(57302)
(57043)
中心(52782)
研究所(51615)
(50470)
财经(50076)
业大(49604)
(45656)
农业(45088)
(43135)
北京(43022)
师范(42534)
(41666)
(40280)
经济学(40199)
技术(37784)
基金
项目(222003)
科学(173364)
研究(162230)
基金(159320)
(140912)
国家(139711)
科学基金(118527)
社会(100743)
社会科(95352)
社会科学(95330)
(87589)
基金项目(83037)
自然(77223)
教育(76972)
自然科(75418)
自然科学(75386)
(74543)
自然科学基金(74036)
编号(65898)
资助(65628)
成果(54416)
重点(51064)
(49057)
(47486)
课题(47177)
(46983)
创新(43901)
科研(43167)
(42184)
教育部(42133)
期刊
(140571)
经济(140571)
研究(98465)
中国(69494)
学报(56007)
(52393)
(51536)
科学(48554)
管理(45915)
教育(44006)
大学(42762)
学学(40202)
(36836)
金融(36836)
农业(34287)
技术(30128)
财经(24883)
经济研究(23147)
业经(23048)
(21537)
问题(18212)
(18016)
(16960)
(16306)
国际(15540)
理论(15042)
图书(14728)
科技(14644)
财会(14559)
业大(14228)
共检索到49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  董静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美元目前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货币,美元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路径应重点放在储备资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以降低个体和系统性风险,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步步恶化,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创造世界货币的建议。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张添娇  杨阳  
全球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个纬度探究外汇储备、私人投资流动和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国家经常项目均衡的影响。构建的跨国资产组合模型发现储备货币持有国的官方储备和外部私人投资流入对经常项目均衡有负效应,储备货币需求对储备货币提供国的经常项目也是负影响。使用1989—2013年58个储备货币持有国数据和1995—2011年7个储备货币供应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改变当前的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陆磊  李宏瑾  
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从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出发,通过对外汇储备需求和储备货币供给的讨论,深入分析了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和演进变革的长期性,指出货币国际化和储备货币地位的提高意味着更大的对外风险敞口和国际经济责任。人民币纳入SDR既是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起点,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包括金融在内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稳步实现新常态下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切实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和质量,为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供坚实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建强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变革趋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亦称"牙买加体系",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同以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恢复了汇率调节国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武安华  
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指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于国际货币(即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支付原则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供应与管理等,在国际范围内做出的制度性安排。它所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关系清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立强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于国际货币(即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支付原则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供应与管理等在国际范围内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其核心内容有三个方面:规定用于国际间结算和支付手段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中国由于持有巨额美元储备资产而深陷"美元陷阱"中,这使得其改革诉求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因此中国的改革立场将是渐进与谨慎的。在短期中国应督促各方加强对美元的约束与监督,同时推动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在中期应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争取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向超主权货币奠定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曼莫汉·阿加瓦尔  邹静娴  
CRA的治理架构应急储备安排(Contingent Reserve Arrangement,CRA)的治理结构由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组成,每个成员国都在这两层机构中设有代表。尽管理事会可以批准新成员国的加入,但尚不明确的是新成员国是否能代表理事会或常务委员会,同时也没有清楚说明哪些国家有资格申请成为成员国。就新成员国的出资情况,这一点对于新发展银行(NDB)而言已有协议明确说明,但在CRA中则需交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和常务委员会的协调工作由金砖国家的轮值主席国承担,这也意味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曦  周高宾  
国际货币制度历次的变革都是基于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取舍的制度安排。以牙买加体系为例,可以总结为牙买加体系酝酿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冲毁牙买加体系。金融危机内生于现有国际货币制度,如果现有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不到本质性的改变,那么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将无法得到彻底消除,偶发的金融危机也必将是国际货币体制内在的特征。在流动性与稳定性的双重视角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的最有可能的路径是ROW国家之间增加非美元结算,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并且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力度。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约束下,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短期操作思路仍是以通过与ROW国家的非美元结算合作以弱化对美元的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林乐亭  
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建华  
本文以国际货币体系为主要视角,回顾了美元国际化的演变过程,探讨了现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三个方面的缺陷:美元道德危机、外围国的美元需求刚性以及全球性收支失衡等,进而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主流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观点:未来多元化的主权货币(而不是超主权货币)将构成主流国际货币,各主要货币将在全球贸易、投资以及储备等方面占据大量份额,并成为其他国家的货币锚。面对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演变趋势,本文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现存的优势和弱点,并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培育过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首先描述了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本位货币美元以及欧元向外过度提供引致全球流动性膨胀的机制和规模,指出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的过程,进而从境外美元资产规模和投机资金力量、美国外汇储备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不可避免的原因,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只是美元危机的一个前奏。最后文章指出国际第二大本位货币欧元已经加入了无节制扩张行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的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勇  
本文通过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史实,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希望从中获取智慧的启迪,并据此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个人见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