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9529)
2022(7920)
2021(7260)
2020(5800)
2019(13421)
2018(13711)
2017(25225)
2016(14088)
2015(15833)
2014(16161)
2013(15708)
2012(15132)
2011(14025)
2010(14407)
2009(13265)
2008(13203)
2007(11775)
2006(10858)
2005(10399)
作者
(41510)
(34388)
(34119)
(32675)
(22082)
(16396)
(15672)
(13309)
(13233)
(12529)
(11802)
(11592)
(11371)
(11319)
(11187)
(10607)
(10156)
(10074)
(9955)
(9790)
(9189)
(8504)
(8411)
(8096)
(7855)
(7842)
(7780)
(7626)
(7105)
(7039)
学科
(61227)
经济(61149)
管理(31751)
(29416)
(22489)
企业(22489)
中国(21651)
地方(19888)
(17498)
方法(16935)
(15299)
业经(15016)
(14897)
金融(14890)
(13934)
银行(13908)
数学(13771)
(13668)
数学方法(13644)
(12929)
贸易(12917)
(12475)
(12019)
(11771)
(11607)
农业(11268)
(10960)
理论(10912)
地方经济(10821)
(8985)
机构
学院(195334)
大学(192976)
(83106)
经济(81164)
研究(80853)
管理(65064)
中国(64072)
理学(52597)
理学院(51904)
管理学(51019)
管理学院(50647)
科学(46559)
(44227)
(42836)
(41171)
研究所(38149)
中心(35932)
(35649)
(32873)
财经(29899)
北京(29447)
(29272)
(29041)
师范(28707)
农业(27470)
(26943)
(26766)
业大(26360)
(25463)
经济学(25158)
基金
项目(116847)
研究(90201)
科学(89832)
基金(79609)
(69630)
国家(68974)
科学基金(56654)
社会(54627)
社会科(51690)
社会科学(51682)
(47144)
教育(41689)
基金项目(40484)
(39792)
编号(37861)
成果(33532)
资助(33401)
自然(33384)
自然科(32559)
自然科学(32547)
自然科学基金(31930)
(31736)
课题(29113)
重点(27277)
发展(25884)
(25455)
(25332)
(24165)
(23718)
(23649)
期刊
(107470)
经济(107470)
研究(71264)
中国(53332)
(34673)
教育(32333)
(30368)
金融(30368)
(30339)
学报(29932)
管理(27727)
科学(27096)
农业(23247)
大学(22638)
学学(20839)
技术(18255)
业经(17847)
经济研究(17793)
财经(15098)
国际(14095)
问题(13825)
(13176)
(13136)
(12374)
世界(11511)
(10142)
论坛(10142)
改革(9588)
(9588)
职业(9541)
共检索到342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戴相龙  
一是美元仍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多元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并不会被撼动。即使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2008~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下降,速度也非常缓慢。(1)目前尚未有能取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存在;(2)一种新的世界货币被各国普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杰  马晓平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接近10%。人民币汇率以及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如何?这是政府和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汇率问题必然受制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趋势。因此研究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人民币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状况及新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除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美元相对地位下降等新特征。而这些都源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本文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曙吉  
通过详细分析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互换的多边化趋势特征,以货币互换的多边化机制为借鉴,提出了创设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具体方案,以此实现改革并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金融危机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显现: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内在缺陷、国际监管体系不完善、国际金融组织架构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直到目前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在所有的行动计划中均未触及。本文认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以往历次国际货币体系调整一样不会是主动改革的结果,而主要是对既成事实的确认。未来10年内,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状况不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出现"多极"格局,最理想的结果是仍然保持"二极",但开始呈现向"三极"或多极过度的发展态势。人民币能否成为"一极"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绩和人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楚明  
无序化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它所存在的功能缺陷成为国际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根源 ,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要求。但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进程中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这要求发展中国家坚持适当的利益原则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春明  郑海青  孙薇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秋杰  徐宝林  
本文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以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作出一些新的解释,找出一些演变的规律。作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制度必须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共同决定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复合货币是国际货币发展的方向。最后就我国经济如何对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危机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  
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制度之上,浮动汇率制能较好地反映一国经济盛衰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代表各国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加剧风险与经济的失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性的货币同盟,形成多极化的势均力敌的国际储备货币更有利于国际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辉  皮志刚  
区域货币合作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出现的新事物。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融合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文章通过回顾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发展过程 ,总结了区域货币合作实践的经验 ,并对区域货币合作新的格局和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澍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历史发展和考察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防范危机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向三大货币联盟发展存在合理性;结合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区域货币合作实际的分析,也揭示了构建三大货币联盟的现实可行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一部国际金融发展史,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周新民教授主编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简称《体系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的.有理论深度、有特色的著作.在我国.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较少,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下面,拟对《体系论》作一评介. 一、国际汇率体制与本位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指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商品的性质。要准确衡量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必须把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综合考虑。以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来衡量,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际货币,全面发挥了国际间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而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从国际可交易性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管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于现行不公平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反思,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长远看取代美元本位的一个选项。然而,鉴于对外负债一直是国际清偿能力创造的主要来源,N-1假设决定了必然至少有一个经济体贸易或者经常项目收支为负,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金本位和最优共同货币区——欧元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基于实物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超主权货币选择,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国际收支的有序调节问题。由此,超主权货币可能并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终极最优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