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5)
2023(10075)
2022(8477)
2021(7677)
2020(6215)
2019(14479)
2018(14790)
2017(27357)
2016(15433)
2015(17302)
2014(17652)
2013(17250)
2012(16509)
2011(15048)
2010(15414)
2009(14258)
2008(14303)
2007(12772)
2006(11766)
2005(11104)
作者
(44389)
(36811)
(36442)
(34873)
(23679)
(17567)
(16775)
(14219)
(14195)
(13359)
(12616)
(12449)
(12151)
(12009)
(11990)
(11278)
(10847)
(10804)
(10613)
(10596)
(9815)
(9146)
(8970)
(8658)
(8404)
(8377)
(8329)
(8217)
(7520)
(7459)
学科
(66092)
经济(66009)
管理(38086)
(34705)
(27491)
企业(27491)
中国(22189)
地方(20000)
方法(19990)
(19218)
数学(16792)
数学方法(16625)
(16350)
(16276)
(15521)
业经(15516)
金融(15514)
(14738)
银行(14712)
(14339)
(13460)
贸易(13446)
(13004)
(12325)
(12279)
农业(11621)
理论(11260)
(11037)
地方经济(10757)
(9026)
机构
学院(210686)
大学(208776)
(89605)
经济(87494)
研究(83995)
管理(71678)
中国(67874)
理学(58500)
理学院(57771)
管理学(56769)
管理学院(56372)
科学(48293)
(47298)
(46166)
(44174)
研究所(39205)
中心(37764)
(37747)
(35277)
财经(33679)
北京(31187)
(30465)
(30426)
(30146)
师范(29796)
农业(29158)
业大(28496)
(28476)
经济学(27290)
(27003)
基金
项目(126217)
科学(97332)
研究(96789)
基金(87063)
(75907)
国家(75212)
科学基金(62266)
社会(59026)
社会科(55951)
社会科学(55942)
(50550)
教育(44898)
基金项目(44362)
(42487)
编号(40451)
自然(37308)
资助(37050)
自然科(36383)
自然科学(36365)
自然科学基金(35679)
成果(35616)
(33166)
课题(30664)
重点(29408)
(27719)
发展(27046)
(26580)
(25850)
(25788)
(24774)
期刊
(112564)
经济(112564)
研究(75371)
中国(56478)
(35772)
(35541)
教育(32557)
(31783)
金融(31783)
学报(31613)
管理(29337)
科学(28450)
大学(24183)
农业(23920)
学学(22341)
技术(19160)
经济研究(18759)
业经(18413)
财经(16787)
(14567)
问题(14520)
国际(14171)
(13487)
(12669)
理论(12104)
世界(11668)
实践(10883)
(10883)
(10176)
论坛(10176)
共检索到365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晓辉  甘顺利  
任何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要同时实现内外价格的稳定必须满足基本的条件,该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内外稳定的冲突构成任何国际货币系不稳定乃至消亡的根本原因。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思路,即要求美国施加货币政策纪律;而实质性的限制中心国家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方面的努力以及长远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仍然需要由国际社会的努力来推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勇  李占卫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表明以IMF为代表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区域性货币合作可以促进区域货币的稳定,但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有着严格的经济、金融条件。因此,一段时间内全球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不太可能有比较大的进展。在当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三极化的国际货币格局下,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既需要加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也需要加强IMF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协调美元、欧元和日元关系的国际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春明  郑海青  孙薇  
由发达国家主导安排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不均衡性和明显的不平等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 ,这一货币体系的缺陷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内外均衡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在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和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兰M.泰勒  徐奇渊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和以前一样,也是特里芬难题。而特里芬难题所说明的正是关于储备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只不过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小云  陈雷  王道平  
本文基于新开放经济分析框架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发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条件是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体量足够大,并且储备货币国家偿付能力增长率不低于非储备货币国家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储备货币实际收益率;估值效应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储备货币的稳定;欧元、日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并不能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解决国际储备货币供给难题、维持国际储备货币偿付能力和币值稳定、最终维系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松华  王春月  
本文指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储备资产分布过于集中、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频繁剧烈、国际收支失衡难以调节、IMF协调作用不到位。博弈分析表明,现今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主要源于各国在相互动态政策博弈过程中政治经济实力对比而导致的原有均衡的变化。只有尽快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政策博弈中的被动局面,改革IMF及现今汇率制度安排,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与合作,才能改变或消除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非均衡局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帆  张明  
霸权稳定论指出,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乃是维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的保证。而本文的分析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恰恰来自于美元霸权。当前美元霸权的行使体现为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外围构架。位于中心的美国获得了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这种不平衡的构架注定是不会持久的。当前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效率损失和汇率风险,以及“冲突美德”的威胁。中国的相应对策则包括:在近期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削减外汇储备的规模、将FDI的水平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唐磊  王紫荆  
近年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文章认为,经物价指数调整后,当前黄金价格仍处于价值回归过程。金价上涨与通胀风险显现、黄金的市场及官方需求增加密切相关,但从更深层次看,本轮金价的持续上涨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新变革。当前,我们应利用这一战略机遇,从推进金融市场建设、拓展人民币跨境贸易使用范围等方面,积极做好支持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相关基础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世昌  张添娇  杨阳  
全球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个纬度探究外汇储备、私人投资流动和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国家经常项目均衡的影响。构建的跨国资产组合模型发现储备货币持有国的官方储备和外部私人投资流入对经常项目均衡有负效应,储备货币需求对储备货币提供国的经常项目也是负影响。使用1989—2013年58个储备货币持有国数据和1995—2011年7个储备货币供应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改变当前的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世纪之交,有许多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两年以前,很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笃信不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一憧憬终成梦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巨人———日本一撅不振,并使世界经济走向大衰退,危机阴影至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卫星  
近20年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实际上都可以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当中找到根源。这主要表现为:纯粹的信用本位制度、国际浮动汇率制度、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体系以及强调国别调整与国际金融协调相结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些性质使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着许多内生或派生出的现实缺陷,如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国际货币由少数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收支调节存在国家间的非对称性等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变革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货币本位制、汇率制度安排;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金融协调等领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林乐亭  
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