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2)
2023(11921)
2022(9743)
2021(9170)
2020(7896)
2019(18024)
2018(17746)
2017(34016)
2016(18372)
2015(20875)
2014(20179)
2013(20451)
2012(18917)
2011(16724)
2010(16607)
2009(15724)
2008(15733)
2007(13725)
2006(12046)
2005(11387)
作者
(49511)
(41287)
(41144)
(38826)
(26684)
(19739)
(18839)
(15848)
(15669)
(14722)
(14004)
(13965)
(13409)
(13097)
(12927)
(12505)
(12232)
(12154)
(11908)
(11807)
(10315)
(9952)
(9950)
(9567)
(9324)
(9295)
(9141)
(8906)
(8248)
(8022)
学科
(86051)
(86040)
经济(85936)
(80026)
企业(80026)
管理(69193)
方法(38338)
(31722)
数学(29920)
数学方法(29794)
业经(28676)
(25800)
(24625)
财务(24620)
财务管理(24596)
企业财务(23419)
中国(21987)
农业(18590)
(18383)
贸易(18369)
(17980)
(17834)
技术(17116)
(15804)
(15161)
(15144)
(14450)
理论(14238)
地方(13025)
(12722)
机构
学院(261936)
大学(259683)
(122427)
经济(120498)
管理(104791)
理学(89332)
理学院(88476)
管理学(87725)
管理学院(87218)
研究(87093)
中国(74372)
(58126)
(54971)
科学(46748)
财经(45937)
(42725)
(42037)
中心(39498)
(38843)
经济学(38310)
(38155)
研究所(38058)
北京(35104)
经济学院(34630)
财经大学(34158)
业大(32610)
商学(31565)
商学院(31247)
(30901)
农业(30475)
基金
项目(164243)
科学(132423)
基金(123919)
研究(123798)
(105798)
国家(104881)
科学基金(92278)
社会(82753)
社会科(78620)
社会科学(78604)
基金项目(65284)
(60904)
自然(57648)
自然科(56369)
自然科学(56358)
自然科学基金(55486)
教育(55219)
(51050)
资助(50477)
编号(48287)
成果(38468)
(38364)
(37292)
(36877)
重点(36193)
国家社会(35381)
(35350)
创新(34056)
教育部(33791)
人文(32992)
期刊
(138529)
经济(138529)
研究(83233)
(50490)
中国(49903)
管理(44272)
(36173)
科学(33826)
学报(31924)
(30188)
金融(30188)
大学(25677)
农业(24993)
学学(24183)
财经(24171)
技术(23277)
经济研究(22767)
业经(21841)
(20970)
教育(19876)
(18772)
问题(18571)
国际(18207)
(17156)
世界(16917)
技术经济(15325)
财会(14757)
现代(13674)
会计(13661)
商业(11579)
共检索到40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哈博特.施罗德  
本文认为,中国的内陆运输需求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对国际货代企业颇具吸引力。国际货代企业应加强与中国政府及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自身和中国物流业共同发展。如加强基础设施尤其是集装箱中转站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更多分公司,开展陆路运输,通过企业向企业投资的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国际货代企业必须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不仅要提供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方面的运输服务,更要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运输航线与一些大企业如航空公司等进行合作,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打包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更好地提供采购、生产和物流服务,帮助客户进行供应链管理,同时进行其他各种附加服务,即提供综合一体化服务,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本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增长和开放度的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和客观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在宏观上我国激励和保护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还有待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也未建立,在微观上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竞争力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将面临种种困难,不能盲目乐观。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文帅  房乐宪  
老挝既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稳定、与周边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等吸引外资的优势,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执行力较差、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欠完善等影响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利条件。近年来,老挝通过革新开放和政策调整,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中国、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纷纷加大在老挝的投资,投资领域呈多元化趋势。赴老投资的中国企业,仍需要深入调研潜在投资领域,特别要事先熟悉相关行业优惠政策及注意事项,并选择合理的合作方式,努力规避相关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晓鸣  
中国乡镇企业在80年代后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冲击和挑战。除了外部条件的变化之外,传统发展战略的不适应性与旧的管理体制的矛盾是乡镇企业面临困境的症结所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和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才能使乡镇企业在90年代迎接挑战,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梅  
在全球经济发展变缓的趋势下,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分析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所面临来自货主、船公司、同行以及自身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应转变观念提供增值服务、创建货代O2O服务模式、不断开发新客户、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开拓跨境物流市场、发展货代行业联盟以及联合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创新路径来迎接挑战,促进国际货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梅  
在全球经济发展变缓的趋势下,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分析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所面临来自货主、船公司、同行以及自身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应转变观念提供增值服务、创建货代O2O服务模式、不断开发新客户、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开拓跨境物流市场、发展货代行业联盟以及联合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创新路径来迎接挑战,促进国际货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秀梅  
在全球经济发展变缓的趋势下,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分析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发展所面临来自货主、船公司、同行以及自身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应转变观念提供增值服务、创建货代O2O服务模式、不断开发新客户、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开拓跨境物流市场、发展货代行业联盟以及联合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创新路径来迎接挑战,促进国际货代企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义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再仅仅是企业间竞争的问题,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已经成为中资企业走向中亚的投资重地。本文在总结哈萨克斯坦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义生  
新冠疫情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承包工程企业出现业务规模负增长,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趋势,但同时新基建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疫情危机之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下列挑战:行业生态体系加速调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目标难以实现,业务模式单一,融资瓶颈更加突出,融资环境恶化,新项目开发动力不足。有鉴于此,建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企业转型,提高对外承包能力,赋能行业新生态;更加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发挥商协会协调联系机制和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并利用好多主体相互协同的投融资联动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宏鹏  范莹  
本文以WK周刊为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分析了企业内刊发展现状及其对于企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剖析WK周刊成功的动因以及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最后给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刊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俊颖  刘欣  张振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京生  张少萱  
入世后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专利保护标准的提高,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将大幅上升,外国企业在中国专利制度的保护下充分利用其专利优势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因此将面临比过去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目前的情况看,实际上由此引起的对中国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出口的制约和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这是当前所有中国企业应当正视并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专利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供中国企业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以使中国企业能够正确面对来自专利方面的挑战,趋利避害,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立文  冯英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