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6)
2023(10701)
2022(8708)
2021(7997)
2020(6916)
2019(15824)
2018(15324)
2017(30088)
2016(15884)
2015(18024)
2014(17480)
2013(18064)
2012(16810)
2011(15046)
2010(15280)
2009(14696)
2008(14819)
2007(13068)
2006(11492)
2005(10888)
作者
(44413)
(37020)
(36924)
(35015)
(24022)
(17651)
(16758)
(14151)
(14069)
(13288)
(12823)
(12591)
(12211)
(11693)
(11528)
(11292)
(10958)
(10799)
(10600)
(10343)
(9178)
(8976)
(8903)
(8410)
(8335)
(8230)
(8174)
(8025)
(7381)
(7180)
学科
(86670)
经济(86581)
(80196)
(74211)
企业(74211)
管理(63258)
方法(42383)
数学(34257)
数学方法(34159)
(28526)
业经(27064)
(24034)
(21577)
财务(21573)
财务管理(21555)
中国(20716)
企业财务(20519)
(18045)
贸易(18037)
(17656)
农业(17528)
技术(16733)
(16148)
(14847)
(14460)
(14050)
(13085)
金融(13085)
(12791)
理论(12206)
机构
学院(242345)
大学(240056)
(120766)
经济(119167)
管理(101144)
理学(86859)
理学院(86143)
管理学(85501)
管理学院(85046)
研究(78761)
中国(66948)
(56221)
(49667)
财经(45172)
(41371)
科学(39987)
经济学(38544)
(38363)
(35186)
经济学院(35069)
中心(34849)
(34503)
研究所(34125)
财经大学(33647)
北京(31827)
商学(30713)
商学院(30456)
业大(29474)
经济管理(28070)
(27728)
基金
项目(150853)
科学(123035)
基金(116037)
研究(113397)
(98516)
国家(97698)
科学基金(86654)
社会(78279)
社会科(74702)
社会科学(74683)
基金项目(60333)
(54853)
自然(53392)
自然科(52279)
自然科学(52266)
自然科学基金(51480)
教育(50574)
资助(48366)
(45921)
编号(43118)
(36428)
(35074)
(34448)
国家社会(34120)
成果(33693)
重点(33086)
教育部(32334)
(32193)
人文(31616)
创新(31387)
期刊
(131976)
经济(131976)
研究(75856)
(46733)
中国(42937)
管理(42255)
(31825)
科学(30474)
(27313)
金融(27313)
学报(27063)
财经(24005)
经济研究(22352)
农业(22343)
大学(22116)
技术(21552)
学学(21141)
(20761)
业经(20420)
(19056)
国际(18468)
问题(17944)
世界(16230)
技术经济(16031)
(15583)
教育(14293)
财会(12570)
统计(12299)
现代(12260)
商业(11927)
共检索到369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祖尧  
一、9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国际证券投资 9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投资在跨国资本流动中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国际证券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已成为这些国家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据统计,80年代流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投资资金每年约为60—80亿美元,到1993年则上升到了650亿美元,与之相比较,1993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资金为560亿美元。国际证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志勇  
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已经具备了相当规 模可证券化的资产,并且资产证券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应 该大力推广。由于国内不具备大规模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所以进行资产 证券化的国际运作将成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切入点,并具有较为广阔的 发展空间。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谭立  
我国的证券国际化与利用外资谭立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对外借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出口信贷、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等;(2)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合作开发和独资企业;(3)证券融资,即通过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有...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雷明峰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0余年。本文说明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和对经济的效用,并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疑虑的发展问题做了分析解释,认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较为健康,后续工作除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之外,还需要加强投资人教育,并增强信息披露促进市场共识和市场惯例的形成。资产证券化市场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开始应用在住房按揭贷款领域,后来逐渐到了车贷、信用卡、学生贷款等个人资产的证券化,1990年之后获得大发展。和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朴相守  
一、中国的利用外资政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95计划及2010年远景计划”,中国产业政策可以大致分为(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2)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3)积极振兴支柱产业;(4)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5)发展高技术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小元  程广林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掌握资本定价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也是吸引全球优秀上市资源,分享世界经济增长利益的重要途径。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泽媛  
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特征,利用外资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已成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外资有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等形式,对这三种不同的方式,东道国在态度和政策上的偏好相差甚远。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结构中证券形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比例很小,而众多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利用的就是证券投资。虽然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云祥  顾新华  张二震  
兼并作为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伴生现象,与股市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在证券市场的推动下,一个多世纪以来企业兼并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企业兼并极大地影响了发达国家产业增长的格局,促进了现代公司的形成发育和大规模扩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兴起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企业兼并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也必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王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资并购频繁发生,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并购显著促进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出口扩张、研发创新和生产效率是外资并购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动态效应估计显示,外资并购后五年内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呈"倒U型"动态变化特征。此外,本文还考察了外资并购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外资并购对内陆地区企业、高资本密集度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最后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了外资并购的产能利用率效应在不同产能水平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发现外资并购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落后产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以上研究意味着,外资并购有助于缩小企业间产能利用率差距,这对于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寿喜  谌瑜  
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1993--2002年企业利润质量与其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后发现,首先,1994-2002年各年非经常性损益都在1%水平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投资者不重视利润质t。这与Collins and Maydew and Weiss (1997)在美国市场的发现明显不同。其次,2000--2002年伴随经营利润和非一经常性损益定价乘数的下降,净资产与企业市价相关性显著提高,表明企业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在下降,净咨产的价值相关性在提高.欢是我国新兴市场与西方成.熟市场接勒的标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志勇  
本文介绍了美国存托凭证(ADRs)及其运行机制、特点和管理方式,认为ADRs这种筹资方式发行成本低、流动性强、投资方便、安全性较高等,是较为适合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文中还对中国企业在美国发行ADRs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了总结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芮瑞  
近几年来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但中国对跨国并购的开放程度、市场准入、审批程序以及政策法规都准备不足 ,因而直接影响利用外资的进程。本文结合中国的特点从引进投资的方式、领域、方向和法规等方面探讨在新形势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战略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军  苏二豆  
绿地投资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呈递增趋势,投资次数检验发现,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随着投资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呈"倒U"形;基于企业类别、东道国收入水平以及投资行业技术水平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绿地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大规模、有出口经验、投资于高收入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中;机理检验表明,绿地投资的"产能利用率效应"主要通过促使企业加大管理投入、提升管理能力得以实现。政府应加快推进绿地投资进程,推动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以减少资源浪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双龙  余升国  曹翔  
本文在厘清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影响企业进口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中国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调整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模型检验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并拓展性地检验了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进口的政策效果是源于市场准入还是优惠政策,最后进一步考察了制度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对其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外资准入政策放松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2)外资准入政策放松主要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企业融资能力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方面促进企业进口;(3)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以及中低技术行业的进口促进作用更突出;(4)相较于外资准入,给予外资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进口的影响效果更加突出。本文为政府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准入政策引导企业扩大进口以及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提供了经验层面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金城  孙郁葱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将中国企业推上了“走出去”的道路。目前,如何走好这条道路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企业FDI效率出发,指出了中国FDI存在流出总量过小、投资比率效率低、投资的产业结构单一及FDI的具体操作效率差的效率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FDI的宏观环境、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策略,旨在改进中国企业FDI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