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1)
- 2023(8136)
- 2022(6873)
- 2021(6746)
- 2020(5759)
- 2019(13430)
- 2018(13168)
- 2017(24594)
- 2016(13521)
- 2015(15994)
- 2014(15624)
- 2013(15555)
- 2012(15029)
- 2011(13857)
- 2010(14004)
- 2009(13196)
- 2008(13068)
- 2007(11581)
- 2006(10454)
- 2005(9795)
- 学科
- 济(63199)
- 经济(63132)
- 管理(30261)
- 业(27402)
- 方法(23919)
- 企(21201)
- 企业(21201)
- 数学(20623)
- 数学方法(20369)
- 中国(20120)
- 贸(14825)
- 贸易(14816)
- 易(14475)
- 农(14249)
- 地方(12038)
- 业经(11936)
- 制(10949)
- 学(10839)
- 融(10825)
- 金融(10825)
- 财(10608)
- 产业(10125)
- 银(9683)
- 银行(9671)
- 教育(9628)
- 关系(9508)
- 行(9437)
- 理论(9148)
- 农业(8961)
- 体(8172)
- 机构
- 大学(199722)
- 学院(189542)
- 济(88474)
- 经济(87034)
- 研究(75872)
- 管理(66345)
- 中国(58213)
- 理学(55680)
- 理学院(54956)
- 管理学(53944)
- 管理学院(53577)
- 京(44438)
- 科学(41552)
- 财(38776)
- 所(38089)
- 研究所(34311)
- 中心(32660)
- 财经(30499)
- 北京(29622)
- 经济学(29494)
- 范(28907)
- 师范(28722)
- 江(28431)
- 经(27928)
- 农(27581)
- 院(27054)
- 经济学院(26503)
- 州(25767)
- 师范大学(23729)
- 业大(23440)
- 基金
- 项目(118130)
- 科学(93506)
- 研究(90657)
- 基金(86372)
- 家(74475)
- 国家(73908)
- 科学基金(61964)
- 社会(59315)
- 社会科(56335)
- 社会科学(56323)
- 基金项目(43851)
- 教育(42768)
- 省(42446)
- 划(37270)
- 资助(36868)
- 自然(36334)
- 自然科(35535)
- 自然科学(35524)
- 编号(35045)
- 自然科学基金(34907)
- 成果(32024)
- 部(28364)
- 重点(27084)
- 发(26840)
- 课题(26334)
- 中国(25689)
- 大学(25495)
- 国家社会(25491)
- 教育部(24839)
- 创(24330)
共检索到316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俊杰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地产业———访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目良浩一梅俊杰目良浩一(KoichiMera),现任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马歇尔工商学院和城市规划与开发学院教授,从60年代起还先后执教于美国哈佛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日本东京国际大学和美国威廉姆特大学,7...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蕾
"多元文化主义"产生于二战以来的各种社会变革思潮,旨在促进跨越种族、宗教、国家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其概念被广泛地使用于各个学术领域,包括历史的、政治的、教育的等等。Peter Mclaren教授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和信息研究学院的教授,他被誉为批判教育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近年来,Mclaren教授主要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说,并与诸多学者和社会人士合作,积极致力于美国以及拉美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运动。Mclaren教授访问我所之际,笔者有幸与其主要就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教育 批判教育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霖
胡德伟先生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卫生经济学荣休教授,并曾任该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和系主任。他还同时供职于世界银行,并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和中国南开大学富布赖特客座教授。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胡教授一直从事卫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将计量经济学应用于卫生保健服务研究和烟草控制经济学。迄今为止,胡教授正式发表的论文已有200余篇。由于其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的专长,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孔珍 洪成文
近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募捐行动可以说是美国大学向社会募捐的一个典范。其募捐成功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南加州大学的募捐战略、募捐的人力资源团队和募捐的运营模式。由此可见,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大学募捐战略是不可分割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意愿或是一项单独的战略,而是一组相互协同、综合影响的战略;大学募捐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环境和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美国南加州大学 募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忆南 汪永平
南加州大学毕业生受到美国企业界广泛认可,重视教学与学生职业生涯的衔接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加州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从学校层面构筑了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大量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相当数量的论文;在师资配备方面,学校聘请职场人士来校兼职任教,帮助学生更早了解未来职场生涯所需要做的工作。借鉴这一成功案例,我国高校可从完善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聘请校外优秀人才任教等方面,提高学生在职场中的生存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车娜 孙国瑞
汪懋华,1932年出生,广东省兴宁市人,著名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化工程专家。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2年获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和2007年,先后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辉 张静
面向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信息通讯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法三种知识交互形成的"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Pedagogical Knowledge,简称TPACK)。然而,我国对于技术支持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同知识成分的融合与发展问题还处于深化认识阶段。本期访谈嘉宾马修.凯勒(Matthew Koe-hler)教授是TPACK理论的提出者之一。他将就TPACK研究的起源、现状、问题与未来趋势等问题阐述其个人见解。本文希望为我国TPACK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TPACK的国际前沿信息,为提升我国教师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供启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世猛 任友群
当前,倡导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开放课件(Open CourseWare,简称OCW)是高校开放教育资源的一大组成部分,是指高校遵从某种开放协议所提供的开放的、可供全世界人免费共享的课程资源。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全球很多高校参与其中,结合其具体背景进行创新。上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对外关系部主任史蒂芬.卡尔森在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了该校开放课件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动向。本期访谈嘉宾多尔顿.康利教授则向我们介绍了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并讨论了纽约大学在开放课件方面的独特性和优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爱民
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是加州大学系统保持世界一流的重要制度保障。加州大学系统研究生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具有高度自主、获得充分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拥有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注重发展规划的作用、申报过程注重多部门的参与和支持等特点。以UCLA为案例,介绍了加州大学系统新研究生学位项目审核的标准和程序。加州注重通过法制化手段来引导高校分类办学、注重高校内部审核以及注重细化申报材料要求等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关键词:
加州大学 研究生 学位授权审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煜
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因与教育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的趋同性问题而饱受争议,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学校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了改革,重点是革新学位论文形式,罗西耶教育学院采用专题论文形式代替传统学位论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晚,招生规模小,同质化倾向严重,可借鉴美国大学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充分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招生规模,改革和创新传统毕业论文模式,发掘各方资源,加强联合培养,以突显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关键词:
教育博士 学位论文 革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绍芬
葛墨林,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生于北京,现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除了专业领域的成就外,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如何为国家服务都有很好的见解。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鹏
2005年,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被认为是全新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框架,得到了全球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包括TPACK理论框架、TPACK测量和基于TPACK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实践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给教育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需要有什么变化?TPACK是否会出现新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监测评价体系会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整合技术的PCK理论构想的提出者——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尼斯(Margaret Niess)教授进行对话,探讨TPACK领域未来研究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及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和监测评价。尼斯是俄勒冈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任美国数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协会(AMTE)主席、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学会(SITE)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技术促进教与学分会主席、美国数学启蒙教师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数学教育研究》《教学与教师教育》等杂志评审专家等。她长期从事科学与数学教师的培训和研究,对前沿技术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及整合技术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有独到的见解。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亮 杨秋燕 赵楠
米米·雷克(Mimi Recker)是犹他州立大学教育与人力服务学院教授,兼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咨询委员会委员,还先后担任《学习科学杂志》(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教学媒体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美国教育研究杂志》(American Education Re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数据挖掘 模型 学习分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崔向平 徐娟
近几年,各国政府意识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愿景和规划。实现个性化学习被预测为在线教育发展的趋势。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自适应学习技术被预测为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自适应的本质是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技术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笔者围绕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问题及趋势,访谈了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卫·斯坦恩(David Stein)教授。斯坦恩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互联网教育、在线与远程学习,研究重点是虚拟教室和成人学习。斯坦恩教授在美国高等教育界被公认为在线和远程学习的主要开发者,2014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新在线教师训练营"入围奖,2013年获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协会授予的成人教育杰出研究奖,2012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最佳研究论文奖和美国远程教育协会授予的Shauna Schullo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到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访问
以市场增进论定位政府的角色──专访美国斯坦福大学青木昌彦教授
美国加州CHICO大学图书馆卢惠馨教授在京讲学
人力资源开发的角色与责任——访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Ronald L.Jacobs
愿为中国改革年出谋划策──专访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刘遵义教授
教育政策、课程与全球化——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
STEM智能学习环境与认知科学研究——访美国范德堡大学彼斯沃思教授
重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挑战与机遇——中央财经大学李俊生教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开展学术讲座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种审视──访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杰
严谨履职是一种责任——访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教授卢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