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8)
2023(16522)
2022(14165)
2021(13355)
2020(10845)
2019(25041)
2018(25142)
2017(46822)
2016(26193)
2015(29553)
2014(29622)
2013(28622)
2012(26648)
2011(24234)
2010(24845)
2009(22625)
2008(21914)
2007(19185)
2006(17218)
2005(15524)
作者
(73464)
(60569)
(60436)
(57274)
(38874)
(29054)
(27479)
(23791)
(23285)
(21879)
(20682)
(20349)
(19318)
(19160)
(18798)
(18728)
(18004)
(17944)
(17425)
(17339)
(15368)
(15065)
(14589)
(14020)
(13642)
(13620)
(13607)
(13448)
(12284)
(11981)
学科
(102553)
经济(102438)
管理(68554)
(64746)
(53094)
企业(53094)
方法(41304)
数学(34326)
数学方法(33853)
中国(33794)
(27923)
地方(25624)
业经(24171)
教育(24047)
(23910)
(23766)
理论(21482)
(19319)
贸易(19301)
农业(18774)
(18654)
(18603)
(17622)
金融(17620)
(17443)
银行(17401)
(17068)
(16770)
技术(16653)
(16189)
机构
大学(364865)
学院(361658)
(138777)
管理(136609)
经济(135407)
研究(127455)
理学(116941)
理学院(115520)
管理学(113432)
管理学院(112766)
中国(92637)
(80471)
科学(77988)
(64622)
(64400)
研究所(58437)
(57395)
师范(56961)
中心(56773)
(55186)
(54726)
北京(52127)
业大(50744)
财经(50638)
师范大学(46303)
(46109)
(45936)
(44933)
农业(42791)
教育(42377)
基金
项目(238514)
科学(187736)
研究(182314)
基金(168507)
(145445)
国家(144054)
科学基金(122828)
社会(111679)
社会科(105473)
社会科学(105448)
(94300)
教育(88587)
基金项目(88384)
(80622)
自然(77592)
编号(77432)
自然科(75729)
自然科学(75713)
自然科学基金(74311)
资助(69295)
成果(65779)
课题(55855)
(54670)
重点(54442)
(53177)
(49628)
项目编号(47542)
教育部(46109)
创新(45983)
(45707)
期刊
(160656)
经济(160656)
研究(118146)
中国(79646)
教育(68661)
学报(53983)
(51054)
管理(50994)
科学(50409)
(47482)
大学(41679)
学学(37638)
农业(35862)
技术(34086)
(33237)
金融(33237)
业经(27071)
经济研究(25424)
财经(24167)
图书(21193)
(20711)
问题(20478)
(18439)
职业(17275)
理论(17187)
(16843)
论坛(16843)
科技(16785)
(16479)
技术经济(16337)
共检索到556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以教育公平理论为基石,但是教育公平理论强调的是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平等,而教育的均衡发展理念则是一个考虑到区域均衡、学校均衡、群体均衡、质量均衡、资源均衡配置和尊重差异等纬度的整体理论架构,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本文以国际理论与实践为视角,主要从理论基础、对象层次、任务内容的纬度,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理论结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讨论的热点和教育政策的重点 ,其原因主要在于 :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 ;《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法律基础 ;初中的普及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教育基础 ;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直接动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秀霞  
从理想层面看,公平视野下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必须以正义为尺度。这有助于实现均衡化义务教育的要求,即平衡个体偏向与社会依赖、精神与物质、差异与均等之间的关系。然而学校发展所依赖的条件、教育相关人员的利益趋向以及精神的内隐性和教育的长效性等,往往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实践障碍。这种情况下,优质均衡则可能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之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程红艳  
义务教育从收费政策到免费政策体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对于基础教育意义重大,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观念等制约,一定时间内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下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将会继续扩大。只有推进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从初期保障水平到中级和高级阶段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才可能真正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平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日本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经历了以硬件均衡为内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以软件均衡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期以及以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由政府行政指导转变为法制化轨道,在硬件和软件均衡后追求特色和差异化发展,同时教师流动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与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袁世明  易小红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共财政的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学无择校,教无择生"的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朱家存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普及化、均衡化发展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不仅是价值引领式发展和学校优质特色化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关注县域推进同时,更加突出省级统筹;在采取保护型、补偿型政策举措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发展型举措;兼顾义务教育发展外延式评价,更加注重内涵式评价;持续促进义务教育内部均衡,更加注重调适义务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重塑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主要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重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教科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课题组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对科学衡量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00多个区县及县级行政区划单位、30多万所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发展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线调研、小样本试测、全样本模拟,提出了衡量县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8项核心指标,确定了以差异系数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测算方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形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双  姜岩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试图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以高层政府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全民性"义务教育监督管理体系和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体系,以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和胜  何兴容  杨柳静  
正确理解教育产业化的科学内涵,合理划分教育的层次,是实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教育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来临、教育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是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现实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义务教育何以实现了均衡发展,其答案至今仍有讨论的余地。1958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标准法》在半个世纪以来与《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等法律相配合,为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机制,甚至实现了国家对落后地区更多的教育投入。与此同时,日本通过降低生师比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标准法》在日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