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1)
- 2023(14653)
- 2022(12112)
- 2021(11312)
- 2020(9225)
- 2019(20723)
- 2018(20482)
- 2017(37112)
- 2016(21422)
- 2015(24260)
- 2014(23644)
- 2013(22449)
- 2012(20900)
- 2011(18992)
- 2010(19392)
- 2009(17725)
- 2008(17127)
- 2007(15533)
- 2006(13665)
- 2005(12541)
- 学科
- 济(78024)
- 经济(77943)
- 管理(54007)
- 业(48564)
- 企(39739)
- 企业(39739)
- 方法(35063)
- 数学(30727)
- 数学方法(30277)
- 中国(26048)
- 教育(23072)
- 农(21112)
- 财(20444)
- 学(18854)
- 地方(18199)
- 理论(17318)
- 业经(16746)
- 贸(15220)
- 贸易(15208)
- 制(14903)
- 易(14754)
- 农业(14282)
- 融(13662)
- 金融(13659)
- 银(12903)
- 银行(12862)
- 教学(12724)
- 务(12298)
- 财务(12269)
- 行(12252)
- 机构
- 大学(284981)
- 学院(284088)
- 济(104988)
- 经济(102352)
- 研究(100692)
- 管理(97478)
- 理学(82901)
- 理学院(81868)
- 管理学(80109)
- 管理学院(79573)
- 中国(72750)
- 京(62213)
- 科学(61415)
- 财(51378)
- 所(50727)
- 范(46998)
- 江(46888)
- 农(46846)
- 师范(46479)
- 中心(46233)
- 研究所(45929)
- 业大(40274)
- 北京(40001)
- 财经(39864)
- 教育(39511)
- 师范大学(37495)
- 州(37466)
- 院(37408)
- 技术(37032)
- 农业(36934)
- 基金
- 项目(185674)
- 科学(145919)
- 研究(141803)
- 基金(129440)
- 家(113444)
- 国家(112359)
- 科学基金(94629)
- 社会(86287)
- 社会科(81539)
- 社会科学(81523)
- 省(75170)
- 教育(73812)
- 基金项目(66033)
- 划(65420)
- 编号(60168)
- 自然(59296)
- 自然科(57895)
- 自然科学(57871)
- 自然科学基金(56799)
- 资助(54056)
- 成果(51847)
- 课题(46301)
- 重点(44489)
- 部(42201)
- 发(41980)
- 创(38953)
- 年(38653)
- 教育部(36537)
- 性(36358)
- 项目编号(36335)
共检索到447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清理 蒋士会
微证书是对非正规学习成果的认证,是正式资历证书的附加、替代、补充或组成部分,学分微证书可以被学习者用于职业教育正式资历的入学或学分。微证书认证学习者的非正规学习成果,成为非正规学习和正规教育的纽带,促进职业教育文化的变革。目前一些国家职业教育微证书存在着项目混乱、质量不高和政策缺失等问题。构建微证书项目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提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并能带来工作机会的微证书,确定与所需时间和实现的效益相称的微证书价格,提供学习者在线异步学习的条件;构建微证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考虑微证书可能需要的标准,精确地认证学习者的先前学习,使用可靠的认证技术;构建微证书政策保障体系的关键路径在于创建国家学分框架,实施终身学习账户,完善学习者先前学习认证政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非正规学习 微证书 国际比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彬
近年来,以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衍生出来的"大职教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大职教观"的思想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能力形成的复合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从"大职教观"视角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蕴含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目标、深化书证融通是主线、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是方向、促进终身学习是要点四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因此,现阶段我国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宜采取如下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重构教学体系,以育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大职教观 职业教育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扬 乐晶
在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特殊阶段,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农村人口技能素质、促进乡村内生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将"资本"引入到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出"技能资本"的概念:技能资本的在体化、集体化和象征化过程从本质上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对于丰富农村内生资源、提升农民内在参与以及重构乡村社会认同的价值意蕴,形成"资源—参与—认同"的乡村内生发展逻辑理路。最后,从技能资本视域出发,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婉华 韩树林 张平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根据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在教育结构上要强化系统协同,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专业结构上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技术结构上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小慧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重要举措,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职业教育环境和条件下,实施1+X证书制度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工作难点,需要从建立多元协同推进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健全监督评价制度、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推进,开创有利于1+X证书制度落实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凤 李进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支撑制度,是贯彻落实教育"放管服"的有力举措,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载体,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1+X证书制度的试行,需要多主体协同创新,政府部门需要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培训评价组织需要统筹好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自我监督与外界监督、考核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需求导向,融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认证教育两种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职业教育 培训评价组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堆元
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二者各自证明的内容不同,各自承当证明学生素养的不同方面。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首先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突出体现,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其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标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X证书"开发前,应厘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否互认、"X证书"范围、"X证书"种类和"X证书"等级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 1+X证书 双证书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少义
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在与其关涉要素良性互动的过程中,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大众学习诉求的能力。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制度创新,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提升院校办学水平、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力、优化技能人才匹配度等方面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解决方案。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路径为:与时俱进开发证书类目、融会贯通设计培养方案、提质增量优化双师结构、政策牵引理顺建设流程、需求为本确保权益落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与普通教育的课程相比,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具有针对性、整合性与双重性。其价值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复合能力的发展,基于工作岗位探寻学习内容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基于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的呈现方式,基于校企合作寻找合作伙伴是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包括:根据工作领域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定位、依托等级证书标准设计课程目标、融合标准要求选取课程内容、基于任务单元构建课程内容结构、依托培训评价组织建立保障机制。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课程特征 课程开发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媛艺
落实1+X证书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透析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课堂的要求后发现,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是以技能习得为核心任务的学习发生场,多空间交互的学习"混合场",灵活、个性的自适应学习场,能推动职业教育课堂从分裂形态转向整合形态,实现课堂从整齐划一转向多元开放。要实现这种形态的变革,需要以理论为先导,围绕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形态重新理解职业教育课堂;以研究为引领,通过研究洞悉1+X证书制度对课堂的系统变化;以教师为优先培养对象,通过洞悉1+X证书制度对课堂的需求,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发展支持。同时,配合机制支持,构建支持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变革整体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冉
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字社会责任具有具身性,即数字技术呼唤人对自我身份的主体感知;道德性,即数字技术嵌入社会场域引发主体责任感;延展性,即数字技术助推人与社会长远协同发展。数字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面临培养理念变革、培养场域更替、培养过程精准的情境转换,其数字社会责任培养的伦理症结体现为数字资本泛滥带来主体的权力缺失、数字技术的僭越带来个体的身体离场、职业工具理性带来拜物主义危机思潮、数字劳动深层卷入带来职业价值赤字。这需要政府顶层防范“数字利维坦”效应,促进责任向善;职业学校打造“全景式”数字教育育人平台,实现量质同行;家庭摒弃家长式作风的“回音室”问题,彰显家国情怀;社会主体走出“数字遗民”身份牢笼,实现人技共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影 任航 罗通彪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贯彻落实新职教法的根本选择。依托新职教法的精神内涵,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为价值指向。通过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国家资历框架;聚焦“三教”改革,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科学把握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路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宗诚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家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应在全球化劳动力需求、国家外交大局、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规模、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等方面了解其现实发展状况,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从而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萍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应启动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从1+X证书制度实施影响主体层面看,1+X证书制度实施对职业院校、学生和社会都有很大影响,从1+X证书制度实施实效影响层面看,1+X证书制度实施为职业院校学生考证培训规范化提供了契机。1+X证书制度落实在顶层设计时应注重教育治理的开放性、坚守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坚持内涵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