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4)
- 2023(4458)
- 2022(3626)
- 2021(3334)
- 2020(2798)
- 2019(6429)
- 2018(5969)
- 2017(12176)
- 2016(5961)
- 2015(6937)
- 2014(6728)
- 2013(6731)
- 2012(6332)
- 2011(5559)
- 2010(6076)
- 2009(6082)
- 2008(5071)
- 2007(4504)
- 2006(4245)
- 2005(4066)
- 学科
- 融(26140)
- 金融(26140)
- 济(23363)
- 经济(23337)
- 银(22223)
- 银行(22221)
- 行(21706)
- 业(18719)
- 管理(16487)
- 企(15858)
- 企业(15858)
- 中国(15233)
- 中国金融(10940)
- 财(9414)
- 制(9343)
- 方法(8452)
- 数学(7078)
- 数学方法(7016)
- 地方(6920)
- 贸(6841)
- 贸易(6831)
- 易(6750)
- 务(6715)
- 财务(6700)
- 财务管理(6692)
- 企业财务(6387)
- 业经(6337)
- 农(6219)
- 体(5324)
- 理论(4988)
- 机构
- 学院(82489)
- 大学(82163)
- 济(38840)
- 经济(38042)
- 中国(30570)
- 管理(29066)
- 研究(27843)
- 理学(23904)
- 理学院(23694)
- 管理学(23452)
- 管理学院(23293)
- 财(20907)
- 银(16606)
- 京(16561)
- 财经(16310)
- 融(16073)
- 银行(16052)
- 金融(15784)
- 中心(15451)
- 行(15085)
- 经(14766)
- 所(13462)
- 经济学(13252)
- 人民(13162)
- 科学(13082)
- 财经大学(12349)
- 国人(12068)
- 经济学院(12053)
- 中国人(11994)
- 江(11994)
- 基金
- 项目(48877)
- 研究(38841)
- 科学(38210)
- 基金(35495)
- 家(29584)
- 国家(29309)
- 社会(25461)
- 科学基金(25175)
- 社会科(24401)
- 社会科学(24397)
- 省(18443)
- 基金项目(18013)
- 教育(17127)
- 编号(15755)
- 划(15321)
- 资助(15251)
- 自然(14088)
- 成果(14076)
- 自然科(13787)
- 自然科学(13786)
- 自然科学基金(13547)
- 性(11434)
- 部(11227)
- 发(11221)
- 重点(11142)
- 课题(11055)
- 融(11022)
- 创(10803)
- 国家社会(10795)
- 制(10424)
共检索到14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信虎
国际融资活动中法律选择的原则徐信虎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资金运动已突破了原来只为国际贸易和跨国商品生产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的传统职能和作用,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国际经济活动,是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在这全方位、多层次、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罗鹏
<正>在当今相互关联的全球经济中,国际金融活动已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跨国界金融交易的有序和透明,研究和应用与国际金融活动有关的法律规范是至关重要的。法律规范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了一个可预测和稳定的框架。它们建立了管理跨境交易的规则,有助于提高合同的确定性,并减少纠纷的风险。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应用法律规范,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有关资本要求、风险管理和监督的法规有助于防止过度的风险承担和系统性危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立武
商标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和载体,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企业可以利用商标权进行担保融资。商标权的国际担保融资是一个涉外民商事行为,由于各国担保制度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形确定法律适用,并依据准据法的规定完成融资担保的创设和实现。
关键词:
商标权 国际担保 法律适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裘企阳
再谈国际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某些法律关系裘企阳国际融资租赁这种交易形式,必定要涉及融资方、承租方及供货方这三方,并通过购买合同及租赁合同这两种互为条件、标的同一、不可分割的合同才能实现。对此,人们已多有共识。本文要分析的则是尚未被充分注意的某些法律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佐发
优先股的性质不仅需要从金融的角度进行解读,更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加以分析。公司正常营运时,优先股股东可以依据优先股的债权性质保护自己的权益;公司出现重大变动时,优先股股东可以依据优先股的股权性质保护自己的权益。我国资本市场在引进优先股时,有必要从债权与股权两个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便充分保护优先股股东的权益,增加优先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关键词:
优先股 债权保护 股权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秉龙 岳金禄
长期以来,民间融资作为资金资源的一种有效配置手段,在补充银行信贷资金不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无序发展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民间融资的形式现有银行体系很难全面满足广大小微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必然具有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武强 衣龙新
本文认为,法律对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保护程度是理解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行为 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并考察了我国企业的治理机制及其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祥国
由于信贷抵押能力和风险、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单纯倚重正规金融组织很难解决农村融资问题。所以,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需要一个合适的、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金融制度安排。这种金融制度安排应包括正规金融和农村民间金融的分工与合作。
关键词:
农村民间融资 融资困境 法律制度 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国安
融资租赁是一种由三方当事人和两个合同构成的特殊交易方式,即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提出的条件和要求,与供货商订立购买合同,买进承租人所需的设备,并与承租人订立租赁合同,在约定的期间内将租赁物交由承租人使用,以收取租金的方式分期收回货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出租人和承租人位于不同国家的融资租赁交易即为国际融资租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文明
我国保障房融资面临资金缺口大、融资模式单一、存在安全风险等困境,而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德国等国家在保障房融资方面具有丰富的制度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保障房融资法律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市场化融资优势。具体而言,政府需要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规范、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同时鼓励融资创新,积极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住房储蓄合作金融。
关键词:
保障房 融资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伟
当今社会,处于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在相互的贸易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比起单纯的国内贸易,这些风险更加复杂、繁琐,且一旦处理不当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其中,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则常常是由于合同条款的约定不明、法律程序的不确定以及法律法规的修改而形成的潜在风险,从而导致产生各种贸易损失。为了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和有效把握商业机会,国际贸易当事主体应当先学会如何辨别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基于此,本文提出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法律风险 防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敏
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法规 道德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汪燕
本文利用1980—200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技术研究了中国法律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法律制度的完善,会促进金融中介的增长以及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金融深度的深化;(2)同时还有助于推动银行业的竞争;(3)在转型中国的股票市场中,法律的不完备性可能导致正式法律制度的失灵,反而可能是一些正式执法之外的机制在起作用。这表明: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一些正式执法之外的机制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可能更明显。为了使法律体系有效地运作起来,转型经济应该发展除执法之外的机制。
关键词:
法律 金融发展 转型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方红
国际融资渠道的比较与我国的选择方红二战后,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国际货币关系得到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促使国际银行贷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国际融资的主渠道,并于1980年达到顶峰,占国际信贷总额的比重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治勇 高晋康
转型中国常被作为缺乏法律有效支持的情况下取得巨大经济成功的例子,也被作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获得融资"这个命题的例外。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经济成功主要是那些非正规部门推动的,这些部门的企业却主要依赖于长期关系、声誉维持的非正规融资;二是许多更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来自国企的金融资源漏损,这种漏损是非法的。如果长期关系和声誉、甚至非法漏损在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律的作用要么不显著,要么为负。本文利用微观的企业融资数据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后发现,全部的企业样本证明法律有利于企业融资,局部的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样本,甚至参与腐败的企业样本同样支持法律的有效性命题;我们以信任作为长期关系的代理变...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融资成本 法律实施 信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