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5)
- 2023(8619)
- 2022(7250)
- 2021(6561)
- 2020(5285)
- 2019(12340)
- 2018(12366)
- 2017(23918)
- 2016(12934)
- 2015(15042)
- 2014(14914)
- 2013(15263)
- 2012(15035)
- 2011(13798)
- 2010(14419)
- 2009(13593)
- 2008(13349)
- 2007(12189)
- 2006(11328)
- 2005(10804)
- 学科
- 济(64291)
- 经济(64227)
- 业(32996)
- 管理(32311)
- 企(24343)
- 企业(24343)
- 中国(23611)
- 方法(20629)
- 地方(20241)
- 贸(19838)
- 贸易(19822)
- 易(19313)
- 农(17924)
- 数学(17234)
- 数学方法(17138)
- 业经(14784)
- 融(13805)
- 金融(13804)
- 银(13782)
- 银行(13768)
- 制(13515)
- 行(13487)
- 财(12095)
- 农业(11671)
- 出(11509)
- 发(11254)
- 地方经济(11183)
- 学(9940)
- 环境(9649)
- 和(9586)
- 机构
- 学院(195113)
- 大学(193772)
- 济(89294)
- 经济(87496)
- 研究(74616)
- 管理(69881)
- 中国(59709)
- 理学(57520)
- 理学院(56813)
- 管理学(56163)
- 管理学院(55777)
- 京(43094)
- 财(42519)
- 科学(41155)
- 所(38624)
- 研究所(34234)
- 中心(32827)
- 财经(32139)
- 江(31063)
- 农(29872)
- 经(28983)
- 北京(28744)
- 经济学(27846)
- 范(27265)
- 师范(27043)
- 院(26790)
- 州(25433)
- 经济学院(25122)
- 业大(23666)
- 财经大学(23548)
- 基金
- 项目(113616)
- 科学(88752)
- 研究(88517)
- 基金(79613)
- 家(67923)
- 国家(67296)
- 科学基金(56211)
- 社会(56007)
- 社会科(53309)
- 社会科学(53302)
- 省(44312)
- 基金项目(40994)
- 教育(39611)
- 划(37404)
- 编号(36701)
- 资助(33444)
- 自然(32416)
- 成果(31637)
- 自然科(31585)
- 自然科学(31576)
- 发(31496)
- 自然科学基金(30979)
- 课题(26863)
- 发展(26159)
- 重点(26010)
- 展(25732)
- 部(25595)
- 创(23406)
- 国家社会(22909)
- 性(22716)
- 期刊
- 济(110289)
- 经济(110289)
- 研究(69092)
- 中国(44742)
- 财(29157)
- 管理(29064)
- 农(28850)
- 融(26965)
- 金融(26965)
- 学报(24825)
- 教育(24466)
- 科学(24319)
- 农业(20108)
- 大学(19339)
- 业经(18863)
- 经济研究(18474)
- 学学(17837)
- 技术(17134)
- 贸(17132)
- 国际(16872)
- 财经(15879)
- 问题(15838)
- 经(13816)
- 世界(11661)
- 业(10895)
- 商业(10762)
- 理论(10473)
- 技术经济(9895)
- 经济管理(9564)
- 现代(9561)
共检索到329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一鹤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航运港口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航运港口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总体来看大而不强,如何将我国航运港口打造为世界一流强港,是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航运港口发展趋势发现,国际航运港口业态逐步升级,功能不断完善。我国应借鉴国际航运港口发展经验,从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伟凯
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态势日益激烈,我国航运产业和港口建设面临巨大压力。文章根据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趋势、功能形态和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天津航运产业发展实际现状,剖析了影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各种因素,把握其发展现状及不足,探讨适合天津港口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以充分发挥其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优势。
关键词:
国际航运中心 天津 竞争力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孙开钊 荆林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规模、数量到吞吐量均排在全球港口的前列。然而在港口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港口之间的竞争也从国外蔓延到国内。从宏观的视角对我国港口做出全面分析,有助于把握国内各港口之间竞争所处的状态,更好地打造我国的国际航运中心,推动我国港口物流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港口物流 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传旭
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海运需求稳定增长的基础,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显示出一些令人关注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孕育着步入一个新发展时期的鲜明兆头。当今世界经济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知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永燊 蒋恵园
对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法结合,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通过比较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四个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进行评价,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航运中心竞争力、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瞿群臻 王明新
人才集聚产生的正向效应能够使集聚区域或集聚产业获得先行发展的优势,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航运人才集聚水平关系到航运中心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文章基于对航运人才"引进——开发——留用"过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套评判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的三级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水平评价模型,并对上海的航运人才集聚竞争力做出评判,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航运人才 人才集聚 竞争力 评价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汉君
目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由运输中转、加工制造向资源配置不断拓展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城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上海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上海“四个中心”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分析世界主要航运中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和经验;最后,在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挑战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航运中心 世界经验 城市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雁
文章从港口与区位、腹地的关系、绿色港口与生态港口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绿色港口评价与港口对城市绿色贡献度、国际航运中心的诠释、国际航运中心的构成要素、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析,并就上海建设绿色生态港口与国际航运中心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港口 绿色生态 国际航运中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波 潘朝顺
近年来 ,由于国际结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出口企业受到一定的冲击。文章分析了国际结算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国际结算的现状 ,并就出口企业如何灵活运用国际结算方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降低收汇风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结算 出口企业 市场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列辉 宁越敏
当前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上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一些世界级大港纷纷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分析了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国际航运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但高端航运服务中心仍然在欧洲,特别是在伦敦,而新加坡、挪威等开始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大力推动海洋研发,以知识经济带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点就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非常有必要。文章考察了宁波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
高端航运服务业 发展趋势 宁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元华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谋划和实施竞争性战略,促进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在世界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世界竞争力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一文,对世界竞争力的发展和变化,挑战与机遇以及竞争的手段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就此提出了中国在这一竞争中应采取的一些具体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炳良
上海港口功能在空间上的正确定位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和航运技术的阶段性发展与港口城市功能转换和 拓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港口装卸、储存和转运等作业区向城市外围梯度迁移不是 仅仅出于诸如水深条件等技术因素的考虑,而更重要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结果。同时,对目前上海港口网络带雏形的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明 韩秀申 周海燕
一、中国高科技产品贸易现状(一)我国高科技产品贸易发展概况目前在我国使用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中,将高科技产品分为9大类: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其他技术。2001年以来(除2009年外),我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到2013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小麟 欧阳秋珍
近年来广州市外贸出口总额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是收益率的增加,属于以量取胜型发展模式。本文的实证结论是:近几年广州市外贸竞争力逐步下降,有导致出口贸易硬着陆的风险,并有导致外贸出口周期性持续下降的可能。加大研发投入,促进高新技术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能力,加快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的步伐,是广州市外贸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外贸竞争力 出口价格指标 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