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7)
2023(6640)
2022(5580)
2021(5278)
2020(4290)
2019(10285)
2018(9813)
2017(18807)
2016(9940)
2015(11522)
2014(11113)
2013(11432)
2012(10708)
2011(9944)
2010(9629)
2009(8927)
2008(8598)
2007(7326)
2006(6418)
2005(5893)
作者
(28015)
(23549)
(23233)
(22239)
(14735)
(11365)
(10580)
(9271)
(8949)
(8098)
(8060)
(7787)
(7611)
(7381)
(7227)
(7178)
(6883)
(6777)
(6683)
(6546)
(6007)
(5559)
(5498)
(5386)
(5329)
(5206)
(5114)
(4841)
(4723)
(4662)
学科
(50226)
经济(50185)
管理(25370)
方法(24758)
数学(22835)
数学方法(22683)
(22109)
(16360)
企业(16360)
中国(15137)
(13647)
贸易(13642)
(13443)
(12359)
(9591)
(8515)
金融(8515)
环境(8286)
业经(8087)
(7749)
(7533)
(7520)
银行(7518)
(7342)
关系(7284)
农业(7070)
(7065)
地方(6467)
(6390)
(6315)
机构
大学(149113)
学院(144921)
(77468)
经济(76556)
研究(57357)
管理(56268)
理学(48807)
理学院(48318)
管理学(47834)
管理学院(47573)
中国(45989)
(31914)
(31585)
科学(30801)
(28424)
研究所(26112)
经济学(26107)
财经(26045)
中心(24942)
(24301)
经济学院(23722)
(23229)
北京(20847)
(20540)
财经大学(19894)
业大(19405)
农业(18423)
(18353)
科学院(17851)
(17242)
基金
项目(99110)
科学(79664)
基金(76436)
研究(72108)
(67346)
国家(66933)
科学基金(56835)
社会(50164)
社会科(48090)
社会科学(48078)
基金项目(39340)
自然(34527)
自然科(33791)
自然科学(33780)
(33603)
自然科学基金(33189)
资助(32422)
教育(31746)
(30093)
编号(25893)
(24615)
中国(23250)
国家社会(23193)
重点(22526)
(21618)
教育部(21340)
成果(20225)
(20088)
人文(19983)
创新(19133)
期刊
(75694)
经济(75694)
研究(46768)
中国(26587)
(21391)
科学(20447)
学报(19881)
管理(19494)
(19466)
大学(15635)
学学(14769)
农业(14537)
经济研究(14292)
(14071)
金融(14071)
国际(13307)
(13208)
财经(13015)
世界(11483)
(11429)
技术(11310)
问题(10848)
(9883)
教育(9786)
业经(9149)
统计(8816)
理论(8581)
技术经济(8442)
(7591)
价格(7493)
共检索到21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靖烨  李娜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与原油进口国,从宏观视角探究国际能源市场与中国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已经成为时代命题。采用ARDL-ECM模型,考察了1978—2021年粮食价格、能源价格、汇率、通货膨胀率及农业部门就业率等5个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动态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且国内粮价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更大。在所有联动效应中,各变量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均较强。其中,农业部门就业率对国际油价的正向冲击最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凯  潘焕学  
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内能源价格与粮食价格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能源价格与粮食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意义上能源价格变动都要领先于粮食价格变动,即能源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粮食价格;能源价格对粮食价格的长期影响要远远大于其短期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小勇  李崇光  李剑  
基于2002~2012年玉米、大豆、小麦和大米四类粮食代表品种的月度价格数据,本文运用VEC-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发观,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大豆国内外价格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干预是大米、小麦和玉米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帆  龚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本文以1997年4月至2012年3月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数据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和VEC模型得知国际国内粮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向波动关系,相对于国际整体粮价、大米、大豆、玉米和小麦波动1%,国内对应品种的粮价分别波动0.614%、0.413%、0.849%、0.576%和0.362%。整体上国际国内粮价存在1~5个月的传导时滞。贸易传导和信息诱发是国际粮价影响国内粮价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国际价格首先借助贸易或汇率渠道的直接传导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其后国内大豆价格借助替代效应等信息诱发渠道影响其他品种和整体粮价波动。从上述结论出发可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蒙红  
根据FAO的数据,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据此分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等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昌  余炳文  
明晰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基于1979—2020年中国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分析,对粮食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远大于粮食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与粮食价格变动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长期看,两者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粮食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监测、稳定粮食价格水平、加大市场调控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善淦  卢新海  葛堃  李慧芳  
本文采用20002016年国内和国际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的月平均价格和海外耕地规模数据,分别建立一致门槛自回归模型、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以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及其非对称性,并分析海外耕地投资对该联动效应的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大豆、稻谷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各类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反应更灵敏;在引入海外耕地投资的背景下,海外耕地规模对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因此,充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颖  谢锐  赖明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实证分析在粮食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下,中国的合成粮食价格以及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四类粮食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通过贸易途径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国内粮食价格倾向于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时的波动产生过度反应,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时的波动反应不足。大豆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最为显著,其正向影响作用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阶段大于下跌阶段;小麦、大米、玉米受到的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建玲  钱馨蕾  
本文采用相关系数分析、长期协整检验、ECM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国内外粮食价格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稻谷和小麦的国内外价格没有联动性,我国玉米和大豆由于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国内外价格长期和短期都有稳定的价格联动关系;从价格传递方向来看,大豆国内价格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影响,而玉米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靖华  
分析国际能源对粮食价格传导的生产成本渠道,并采取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能源价格波动通过生产成本渠道导致粮食价格发生同向变化,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影响能源对粮食的价格传导;国际能源价格通过柴油和汽油渠道向国内大米和玉米价格的传导畅通,通过化肥渠道向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不畅通,可能是由于我国农机化进程加快、粮食生产能源要素结构变化、政府补贴等因素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上升,通过柴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汽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可能是乙醇市场的分割性所导致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柳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给我国粮食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从粮食支持政策角度出发,通过阐述国内外粮食价格现状,分析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递效应,提出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靖  
目前世界范围内粮食供求基本面相对脆弱,诸多粮食种类产需紧张,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粮食价格一直相对偏高。此外,由于供需错配、区域性冲突、货币价格波动、能源价格变化等,致使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较大。近些年来,中国粮食供给稳定、库存丰盈,国际粮食价格变动对国内粮食安全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市场化程度高的粮食往往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供应安全等易受影响。针对国际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中国应从国内供应入手,着力提高粮食保供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防止国外的输入性风险,提升粮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扩大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面,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苗珊珊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珊珊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失衡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利用1978~2011年粮食价格、产量、消费量等方面数据,在对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价格和相关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麦诺特粮食价格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作用下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福利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978~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为0.513%,大于主销区总福利年均变化值-0.008%;主产区总福利改善了16.923%,主销区总福利恶化了-0.262%。粮食价格波动促使主产区的总福利得到改善,主销区的总福利恶化。最后提出在粮食价格波动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产销区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加强产销区的利益协调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