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2)
2023(6360)
2022(5323)
2021(5305)
2020(4392)
2019(10292)
2018(10006)
2017(19194)
2016(10380)
2015(11988)
2014(11486)
2013(11409)
2012(11167)
2011(10399)
2010(10394)
2009(9870)
2008(9723)
2007(8262)
2006(7375)
2005(6878)
作者
(28760)
(24115)
(24079)
(22948)
(15834)
(11556)
(10850)
(9340)
(9250)
(8528)
(8442)
(8229)
(7821)
(7796)
(7782)
(7325)
(7129)
(7124)
(7094)
(6594)
(6286)
(5920)
(5804)
(5585)
(5540)
(5377)
(5351)
(5064)
(4917)
(4859)
学科
(45615)
经济(45553)
管理(24921)
(24556)
方法(21003)
(19094)
企业(19094)
数学(18708)
数学方法(18561)
中国(14886)
(13202)
贸易(13196)
(13012)
(11325)
(10645)
(9680)
金融(9679)
(9193)
(9000)
(8455)
银行(8440)
(8235)
业经(7767)
(7260)
关系(7186)
农业(6859)
环境(6729)
(6565)
(6420)
财务(6412)
机构
大学(157231)
学院(150530)
(73780)
经济(72775)
研究(61221)
管理(54126)
中国(48604)
理学(46420)
理学院(45825)
管理学(45213)
管理学院(44923)
(34146)
科学(33435)
(33161)
(31238)
研究所(28520)
财经(26853)
中心(25780)
经济学(25080)
(24925)
(23407)
经济学院(22661)
北京(22562)
(21536)
(20527)
财经大学(20475)
师范(20377)
(19899)
业大(18709)
科学院(18476)
基金
项目(97714)
科学(78403)
基金(75845)
研究(71775)
(67131)
国家(66686)
科学基金(55839)
社会(48846)
社会科(46494)
社会科学(46483)
基金项目(38614)
自然(34284)
自然科(33552)
自然科学(33537)
自然科学基金(33031)
教育(32613)
资助(32182)
(31678)
(29558)
编号(26284)
(24784)
成果(23450)
中国(23350)
重点(22711)
国家社会(22329)
教育部(21608)
(20876)
(19745)
人文(19645)
大学(19291)
期刊
(76374)
经济(76374)
研究(50273)
中国(29338)
(23792)
学报(23464)
科学(23015)
(21689)
管理(19750)
大学(18299)
学学(17073)
(17049)
金融(17049)
农业(15307)
国际(14464)
教育(14324)
财经(13961)
(13877)
经济研究(13682)
世界(12615)
(12161)
问题(10906)
技术(9634)
(9509)
业经(8745)
(6819)
技术经济(6805)
统计(6549)
理论(6497)
(6331)
共检索到23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炜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稀土供应国,长期以来却无法取得稀土的国际定价权,这不仅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文章首先指出中国稀土国际定价权缺失的现状及其紧迫性。然后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在争夺金属、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定价权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中国争取稀土国际定价权提出了对策建议,即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稀土"卡特尔"体系、形成稀土国际定价中心和建立稀土国家储备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月菊  
2012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在白皮书发布仅一周的时间,6月27日,美欧日就诉中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限制争端案正式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为什么给世界稀土市场贡献最大的中国会遭致发达国家的围攻?而某些拥有丰富稀土资源却未与世界共享的国家不仅未受到舆论攻击,甚至还加入到对中国发难国的阵营?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中许  
定价权作为对外市场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标志,承载着相关利益战略的引导和保证功能。因而,稀土定价权攸关"中国元素"稀土的资源利益、国家创新战略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稀土定价权与稀土治理存在"的"和"矢"的关系,所以只有深刻把握定价权规律,才能科学推动中国稀土深化治理,从而实现稀土定价权真正获取。为此,面对中国稀土治理维艰和其定价权改善不稳、定价权依然缺失,亟需系统汲取和借鉴定价权国际经验理论。本文运用立体透视方法对三大国际定价权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揭示,发现协同应变能力、适宜的持续创新能力及对资源与环境特殊性的正确把握是其以不同风格获得与保持定价权的关键。由此提出中国稀土下一步以定价权为导向的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独特促进与科学战略、全面获取的选择之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大威  郑江淮  
多年来,由于需求增长缓慢、供给无序扩张、产业结构过于松散等多方面因素,我国稀土产业一直缺乏国际定价权。该文从供需两个方面对稀土产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卡特尔模型,阐释了稀土国际定价的内在机理,即在全球稀土剩余需求缓慢增长的形势下,增强稀土国际定价权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卡特尔组织,或在更优的情况下,建立带有垄断特征的产业组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大型稀土集团、组建出口卡特尔以及扩大稀土市场需求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刚  
目前,中国因素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铁矿石和稀土的国际交易中,我国作为主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市场份额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势力和商品定价优势。本文针对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拉长和拓展产业价值链等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活力  杨霖  
2014年8月7日,WTO公布上诉机构报告,2012年美国、日本和欧盟起诉中国稀土、钨矿及钼矿的出口限制措施案,中国败诉。以此案件为基础,分析WTO对GATT1994第20条(G)项的解释方法以及中国对该条款的援引和应诉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国如何修改国内立法,调整产业政策,更好地构建完备的政策法律体系,以维护本国自然资源利益,保护环境,有效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正明  余为琴  
综合考虑稀土生产与储备地位、价格贸易条件、权商指数的实证解析表明,中国稀土出口价格的上升并不能说明其国际定价地位的提高。对稀土价格影响的定量分析进一步发现,稀土产量和出口量是负面影响因素,稀土市场集中度是贡献最大的正向因素,其次是稀土新材料消费占比和稀土产业结构指数,资源税也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因此,应当改变稀土市场非对称寡头结构、严格资源与环境保护、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和重视国家财税政策支持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国平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使控制权之争在现代社会频繁出现,而这些控制权之争的最后结果大多是以股东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本文以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战为例,分析了其控制权博弈的过程,并将其与国美控制权之争作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晟  
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供给垄断优势,但却不具备价格话语权。众多原因导致出现这一困境。本文在分析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价格低价销售的现象,研究了我国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定价权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洁  王志亮  战冬梅  
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离开国美电器董事会之后,为避免控制权失落而与职业经理人陈晓展开激烈的股权争夺。针对这场争夺凸显出的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诸多缺陷及问题,文章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探讨内部权力制衡和内外部综合治理制度等机制的设计,以期实现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风平  张璞  刘大成  薛霞  
本文重点围绕中国稀土产业外部环境问题及自身发展战略展开。依据权威文献、法律和案例解读及对西方稀土企业股权和战略性长协合约、关联交易情报等的追踪分析,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采用完全稀土矿加工进口替代,是基于其国际规则优势地位,以"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增加本国"社会福利"为考量。然而,国际稀土新格局已超出"经济收益"范畴,西方国家协同推进替代生产加工国多元化,是降低"中间冶炼环节"对中国依存度的政治考虑;针对全球稀土整条产业链进行布局,全面加强其稀土"上游"资源战略整合和"下游"技术应用控制,形成从稀土资源直接投资到下游技术限制节节围堵局面。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稀土生产、出口和产业链布局的战略选择。关于中美贸易冲突中中国是否应该使用"稀土牌"问题,文章在讨论部分作了回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左  易福欢  
本文提出政府政绩考核目标错位,稀土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与安全规制不足,生产和出口市场分散,六重机制叠加导致了稀土定价权缺失,尤其是实施出口配额管制后,中国稀土出口市场呈现出特有的"向日葵盘籽式"市场结构加剧了稀土出口价格竞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稀土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经验,提出了增强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思路与建议,包括运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置换缺乏效率、备受指责的出口配额政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魏龙  潘安  
日本稀土政策具有向多元化供给保障的演变趋势,且其对于稀土政策渐进式调整与补充的主要动因在于中国稀土政策的转变。日本稀土政策演变对我国调整相关政策及促进国内稀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应充分考虑未来稀土资源短缺对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同时,稀土政策应该在整体发展规划框架下有计划地制定实施,以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国家战略利益为根本,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国际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与保障措施,进而反制日本相关资源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溥  陈少克  
稀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我国稀土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第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稀土定价权旁落,宝贵资源以极低的价格流失到国外。本文研究认为,争夺稀土定价权符合我国的长期利益,我国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对稀土定价权的控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中国虽然拥有稀土资源储量优势,但却没有定价权。本文在对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现实根源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稀土定价权缺失的理论机理,指出稀土定价权缺失问题的关键原因是稀土出口市场呈买方垄断市场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对解决稀土定价权缺失的渠道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环境税、提高稀土企业进入标准、规制稀土价格的措施提高稀土定价权;提出形成稀土出口市场"双寡头"结构的对策,获取金融定价权及加大稀土产品技术创新力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